搭支架·择时机·设活动·创方式
“日积月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栏目,它虽然是教材中的一个“小模块”,但对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日积月累”教学却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如教师和学生简单地认为,词句的抄写背诵便是“日积月累”,因而使这个模块的教学存在着简单化、机械化、枯燥化等现象,以至于学生积累的语言得不到充分运用。本文从“四巧”入手,对“日积月累”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希望能最大效能地开发其教学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积累语言、主动地拓展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巧搭支架,理解“日积月累”
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步骤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即理解—积累—运用。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只有从学生自我对学习的理解出发,从而在内心确认自身对学习的理解,才可能使学习成为成长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日积月累”的教学同样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1.故事引导
“日积月累”终究是靠理解记忆的。教师要“巧搭支架”,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把“积累”变得轻松。如在学习对联时,穿插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育于故事情节中来引导,就能让学生在感受对联趣味性的同时,对对联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中的回文联,在导入环节,我给学生讲了“斗鸡山上山鸡斗”对“龙隐洞中洞隐龙”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位秀才去桂林斗鸡山游玩。不知不觉吟出一句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但他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绞尽脑汁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师生二人一番叙旧之后,秀才方说出内心之惑。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于是念道:“龙隐洞中洞隐龙。”当我讲完故事,学生还余兴未了,这时可趁势让学生练习:“脸映桃红_______,风摇柳绿___________。海上飞燕_________,江内行船______。”
学习对联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因为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为常见,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粗浅地认为只要会背、会默写就可以了。其实,五年级的对联学习是整个小学阶段对联学习的一个小结。要求除了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更要理解“回文联”“数字联”等对联的特点。在教学时,需要重点理解对联的“仄起平落”,并练习、判断对联的上下联以及找一找这些对联的规律。上述案例中,教师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联,效果不错。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学习其他对联。
2.音画辅助
“日积月累”中有很多优美的诗句,它们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对仗整齐。对这种“日积月累”的教学,我们不妨创设音画辅助情境来展开教学。如教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的诗句,我利用课件,为古诗句配上一幅赏心悦目的画,用画来诠释诗意,再加点轻柔的背景音乐。这样一来,学生一边伴着音乐欣赏画面,一边带着理解吟诵诗句,既感受到诗句的意境美,又将诗句深深地刻画在心里,真正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背景引入
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其实,了解作者及背景简介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对写作背景的介绍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中的《过故人庄》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孟浩然平生不得志,长时期在故乡闲居。这就使他的思想感情与农民有着相通的地方,写出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诗一开头,就很平淡自然,像是在聊家常一样。一天,这位农民朋友宰了只鸡,煮了锅小米饭,邀请诗人到乡下他的家里去做客……此时此刻,我们的学生也仿佛跟随诗人孟浩然来到了故人庄……
都说文章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较好地将作者和写作背景作一番介绍的话,就可以让学生把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这样理解性的积累轻松愉悦。
二、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栏目安排在回顾·拓展部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部就班,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教学。其实,“日积月累”是前面知识学习的提炼与补充,和文本起到了一种较好的互补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具有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意识,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
1.单元导读时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初识鲁迅”。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安排了鲁迅的五句名言。笔者发现其中的一句是:“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这正是学校图书馆墙上贴着的名言。上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这句话,并让学生朗读。细心的学生马上就说在图书馆见过。我适时导入:“这是鲁迅劝勉大家‘多读书,读好书’的名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认识鲁迅。”
这样自然而然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教学高潮,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文学习时
教师在单元备课时,要善于发现“日积月累”与课文之间的链接点,将它们巧妙链接。不但要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生活实践中积累鲜活的语言材料,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好习惯。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都是古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句,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与本单元的课文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窃读记》最后一节中的“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时,可让学生结合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进行交流。《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介绍了将一本书读精读透的方法,可拓展学习朱熹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如此巧妙地把“日积月累”的学习融入课文学习中,既能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名言,又在积累语言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3.课后延伸时
“日积月累”中的内容很多时候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完全可以“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到面,以此类推,让积累变得丰厚。如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可以把这一块内容放在教学《七律·长征》之后,从时间安排上提前了。这样安排教学有两个好处:第一,整合了教材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集中,教师操作方便;第二,这一单元主题是走近毛泽东,感受其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领略毛泽东才情的一面,丰富了诗词的积累,学生学得更省时、更有效。之后引导学生课后搜集毛泽东诗词,并开展毛泽东诗词朗诵会。这样的“日积月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积月累”。
三、巧设活动,运用“日积月累”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实践运用的过程。因此,“日积月累”的教学可以沟通课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书籍、电脑等收集相关内容,然后在课内为学生的交流搭建一个平台,运用“日积月累”。
1.小练笔活动
“日积月累”中大多数都是名言、诗句和词语等,对于这些语言的积累,如果仅仅只是简单机械式的记忆,那就失去了语言运用的价值。教师应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积累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的积累才有意义,这也是“日积月累”的终极目标。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习作要求是写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或是写一写关于自己的座右铭对你的启发或帮助。本次“日积月累”中有五句名言,都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因此,我把“日积月累”和习作相结合的教学指导点定为:(1)请学生读读“日积月累”的名言,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想到这些名言,然后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2)平时学生搜集了很多名言警句,你觉得哪句话对你的启发最大?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并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写一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理解了名言的深刻内涵,又让他们找到了习作的题材,更为习作语言增添了色彩,尤其把“日积月累”这种很容易造成死记硬背的练习形式,转化成了一种灵活多变、使学生思维活跃的练习形式。从而把消极的静态语言转化为积极的动态语言,并在运用中积累。
2.小创意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仅仅对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也只不过是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做这一类的积累。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日积月累”推荐了有关环保方面的宣传语。在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当一次“广告创意总监”,以这几条标语为主题,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对于这富有挑战性的建议,学生立马来了兴趣,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小短片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语言的积累,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这样的教学,把积累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学生学得活,记得牢,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巧创方式,拓展“日积月累”
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好积累的途径和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少课堂只是为读而读,为背而背,致使“日积月累”的教学显得乏味无趣。那么,如何拓展“日积月累”呢?
1.擂台式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歇后语教学。教学前,可先让学生了解、查阅这几个歇后语背后的典故,上课时再讲给同学们听听。不少学生本来就是“三国迷”“水浒迷”,对四大名著人物了如指掌,这样一来,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可组织开展“名著歇后语擂台赛”,让学生收集有关名著歇后语。没过多久,整整一黑板的歇后语让全班同学在比赛中享受了学习的快乐、积累的乐趣。班里更是兴起了一股“读名著”热潮。
不难看出,这种擂台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还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浸润在文化之旅中。
2.展览式
“日积月累”中很多都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名句、成语、歇后语等。因此,可以让学生将语言材料做成书签、书法作品进行展示,或是将资料编成小报在全班交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向课外积累,使学生的积累“立体”起来。
3.“藏宝式”
我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本子,并自己制作封面,将他们平时的“日积月累”资料收录其中,还可以放入相关的查找资料。不少学生的“藏宝袋”中不仅“宝物”多,而且含金量高,常常受到教师和同学的青睐。
总之,语文作为母语,学习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学习资源丰富多彩。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每个“日积月累”的内容、方法和要点,循着“日积月累”这条线索,有针对性地加以充分运用,合理挖掘,适度拓展,促使学生养成平时学习和积累的良好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理解、鉴赏、感悟、内化,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中心小学 311121)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搭支架·择时机·设活动·创方式》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