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
【摘 要】教育本质是指“教育之为教育”的存在特质。这是一个古老而严肃的哲学话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由于对效率的过度追求,人们逐渐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本文从这个背景出发,从教育目的、师生关系、 教育评价、课程选择四个方面来探讨教育本质是什么。
【关键词】教育本质 教育目的 师生关系 教育评价 课程选择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旨在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从而能动地改造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变人自身。我国教育改革中长期规划纲要在其指导方针中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一、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主体性和个性的人
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一种反映人类社会价值核心观念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想标准。教育目的的确立反映了整个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反映了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历经修改,但是大致上都是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围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主要任务来确定的。
二、“对话 ”——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认为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就体现了一种师生之间的人格上的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作为老师的苏格拉底并没有从外部施加压力,而是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苏格拉底式的教师一贯反对作学生的最大供求者,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自己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的关系。这正是今天我们所需要倡导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主要角色在于引导学生,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师生之间能够真诚的沟通对话,教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和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教师和学生在互相平等、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坦诚交流,彼此间互相包容,互相信任,共同参与,共同设计。在对话过程中,相互认识与了解、信任与关照,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融合,情感的相互交流使师生双方能够坦诚地沟通,能够相互理解。
三、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从传统的教育评价观念及其操作来看,测验的目的在于“证明”,而不是“促进”。考试本来是一个检测的手段,结果被异化为目的,学生的学习也就是为了考分,这样教育评价势必偏离了教育评价的本来目的。
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而不是束缚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使命促使我们应持有一种新的评价观念,使评价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动机和学习潜力。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评价,通过帮助学生看到他们的成功而激发其学习动机的,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四、多样性的课程选择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忽视个性培养, 甚至忌谈个性, 所设课程由国家统一规定, 强调社会需求、经验传递, 追求培养精英人才, 以实现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以社会为指向、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占绝对优势, 因而教育过多地注重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实践活动和能力的培养, 过多地注重学科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学生只有惰性知识没有了兴趣爱好, 只有被动接受没有了主动创造, 只有统一共性没有了独特个性, 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和僵化。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满足学生个性需要,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是课程改革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当增大选修课、精简分科课程、开设综合课程等, 目的是挖掘人的潜力, 发展人的个性。设置新颖、符合实际、能反映科学文化成果的内容, 不仅要有自然科学知识, 还要适当渗入人文科学的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讲,追求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乃是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同时,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而且必须有创造的激情、动力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只具备一种文化素养的“单面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的。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会深入人心,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将会逐渐深入,教育目标、 师生关系、 教育评价、 课程选择等有关教育本质的内容会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雅思贝尔斯. 邹进译. 什么是教育. 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出版社.
[2]金忠明. 反思新中国的教育目标,教育刍议.
[3]刘继平. 走向多元教育个性化的课程选择.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29).
[4]纪明泽.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评价改革. 基础教育,2006(11).
[5]王海英. 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高教高职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