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课程评价理论产生于美国,其发展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建构时代”等阶段。学术界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传统课程评价理论,而将之后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当代课程评价理论,21世纪以来的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
[关键词]国外 课程 评价理论
[作者简介]董兴(1962- ),男,云南楚雄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学。(云南昆明650031)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2-0032-03
课程评价是对学校课程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设计(背景)、课程条件、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结果进行定量测量和定性描述,进而做出的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途径的一种活动。课程评价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P.H.BOSIC、W.T.Popham和Werthen等人的研究,有系统的正式教育评价活动起源于中国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公元606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
一、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综述
近现代课程评价是伴随着教育测量学的诞生而产生发展的,课程评价理论产生于美国。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将课程评价的发展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评价的“测量时代”(1900~1930年)。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E.L.Thorndike),他被称为“教育测量之父”。这时期的评价本质上是以测验(testing)或测量(measurement)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并通过心理测量或测验对学生个体进行甄别。20世纪初,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各种统计、测量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一批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开始把这些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中,各种关于智力、学业成就、人格的测验工具也随之涌现。同时,“一战”后发展到顶点的工商业的“科学管理运动”,也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变革,学校被视为“工厂”,学生被视为“原料和产品”,教师成为“加工者”。这一时期教育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其主要职责就是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2.评价的“描述时代”(1931~1950年)。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这时期的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description)——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1933~1941年,以泰勒为首的教育评价委员会进行了著名的“八年研究”,提出了泰勒评价理论及行为目标模式,其出发点是注重教育效果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了从教育测量到教育评价的过渡。这一时期教育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与第一代评价相比,第二时期的努力使评价走上了科学化的历程。
3.评价的“判断时代”(1951~1970年)。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斯克瑞文(M.Scriven)、斯塔克(P.Stark)等。这一时期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判断”(judgment),“判断”成为这个时期评价理论的特色,尤其是价值判断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1966年,斯塔弗尔比姆创立了CIPP教育评价模式。它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20世纪70年代,斯克瑞文在“消费者导向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模式(Goal Free)。1967年,斯塔克发表了《教育评价的全貌》一文,提出了全貌评价的概念。1973年,在全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答式评价(Responsive evaluation)的概念。斯塔克把评价看做是既有描述又有判断的活动。第三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第三代评价对第二代评价的重要超越是,它走出了第二代评价“价值中立”的误区,确认了价值判断是评价的本质,确认了评价的过程性;许多新的评价理念如“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内在评价”等在这一阶段产生。
4.评价的“建构时代”(1970年以来)。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巴和林肯,建构时期的到来是与质性评价模式的应用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建立在对前三代评价模式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其中心思想是: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因此,评价应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对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刻反省,传统的评价方式受到猛烈冲击,人们渴望发展评价的新理论和新模式。1972年11月,在英国剑桥大学的邱吉尔学院(Churchill College),14位学者会聚一堂,讨论评价理论和模式的创新问题,以代替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目标模式。会议认为,传统的评价模式,源于教育研究中一直占优势的教育实验或心理测量,这种评价模式适用范围狭窄,不能解决评价中所碰到的复杂问题。因此,会议建议采用新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模式,即评价不是对预期的教育结果进行测量与判断,而是要对整个方案,包括前提假设、理论推演、方案设计、实施效果以及困难问题,等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质性研究模式便由此推广开来,开创了一代新的评价理念,即古巴和林肯所谓的第四代评价(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也称“构建时代”。
其特点是:第一,为了打破以往评价中“管理主义倾向”,采取了这种“回应模式”,即把评价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各种要求,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通过协商的方式形成共同的心理建构。第二,在具体方法上,第四代评价更强调在自然环境中,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使各方人士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达成共识。第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第四代评价突出了过去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者身份,从而使得评价中出现了被评价者的声音。第四,评价者在协商过程中没有特权,不应采取任何控制他人的态度,而应该是一个中介者、一个条件提供者、一个创造者,在达成各方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的共识,而评价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第五,古巴和林肯为评价的过程开出了这样一份程序单:第一步,在评价开始时。各有关方面订立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第二步,作好深入现场、获得信息的安排;第三步,确定优先协商的问题;第四步,协商;第五步,形成报告。第六,正如倡导者所说,“第四代评价也只是一种建构”,它本身并不完全排斥其他的评价模式,而应该视具体的评价任务,与其他的评价模式相互补充。事实上,第四代评价的提出,是古巴和林肯对当前评价领域发展趋势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可以涵盖许多新产生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如文斯纳的“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education connoisseurship and educational criticism)模式,产生于教育实践中的“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essment)及“苏格拉底式研讨法”(Socratic seminars)等,都与古巴和林肯所谓的第四代评价有着相同的理念和追求。目前,这种评价思想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且在评价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学术界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课程评价理论统称为传统课程评价理论,而将之后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当代课程评价理论。传统课程评价理论主要是结合学校教育实践、运用科学方法所归纳出的一套法则和程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它的缺陷是太过注重目标达成度,追求客观性和科学化,课程评价理论缺少理论特质,局限于经验,注重技术的可操作性,忽视了人的情感、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对于人的认知过程及人的情感、价值观、创造性等的评价无能为力。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当代课程评价理论,反对以某种普遍性的理论或方法研制课程,倡导通过“绝对回归实践”的途径建立一种体现实践理性的新模式,强调课程所具有的情境性和具体性,强调课程理论应该与实践保持一种理智的和文化的距离。进入21世纪以来,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新的趋势:
1.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数量能够用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统计工具加以处理,数量具有简明、精确的特点,它能够减少人的主观推论。借助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不断完善的质性研究方法,是对量化研究的一种反思、批判和革新。从根本上讲,质性评价包含了量化评价,质性评价能够更逼真地反映教育现象。质性评价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而是把它有机地融入自身的评价过程中,在适当的评价内容和场景下,有效地使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是十分有意义的。
2.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激励发展。传统课程评价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学习优秀,大多数学生都属中等。因此,评价只能把优异的成绩给予极少数学生,大多数只能获得较低的成绩,也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失败者,这使评价成为一种甄别的手段。课程评价的新趋势把评价看做是课程、教学本身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将其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3.评价价值取向正逐步实现统一。传统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在关注和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当代西方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实行“以人的需要”为本的价值取向,即重视根据每个学生的进步状况来判断所取得的教育成果,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负责,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等。同时,越来越重视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越来越重视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市场的需求,并在评价体系中设置了“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等内容。可以看出,课程评价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课程评价正逐步实现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的统一。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在评价中需要充分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为此,课程评价主体在国家原有主管机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了一个以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中介机构、专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各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体系。它强调在评价中由评价者不断协调各种价值标准间的分歧、缩短不同意见间的距离、最后形成公认的一致评价结果。其中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及时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有关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了解、关心社会经济部门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保证高等教育沿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同时,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是当代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特点,在美国的整个课程评价尤其是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几乎全部依赖学生这个评价渠道,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5.在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强调学生学会合作。传统评价为了达到甄别的目的,往往把学生置于严格的个人环境中,不允许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面对试题孤军奋战。当代课程评价在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强调并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倡导学生在评价中的小组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对问题解决所做的贡献,都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6.强调课程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传统评价中那种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测验中所得的分数对他们在未来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代课程评价越来越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景性,评价问题的设计要求更具有真实性、情景性,以便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7.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传统课程评价中的客观性测验,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无任何要求。课程评价发展的新趋势要求评价作业的设计要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表现出搜集资料、推理、判断并做出结论的全过程。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更加关注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思考性质、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与素质。并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探究知识过程中形成一种严谨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对思维乐趣进行体验,进而培养、开发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8.评价类型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从相对性评价转向绝对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方案、计划和教育活动完成后,或进行到一个阶段时进行的评价,又称总结性评价。其功能主要有:给评价对象作鉴定、分优劣。其方法是把评价对象和评价对象所在团体平均值比较,从而判定评价对象在团体中的位置,并根据所处位置作出优劣鉴定。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进程中进行的评价,从内部进行的评价,又称进行性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及时修改,以获得更理想的成果,而不是为了作结论,分等级,作鉴定;是以提出目标为基础,以实现目标为目的,以教育活动为手段,及时检查活动的效果,测量达到目标的程度,对方案、计划、目标及活动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信息反馈、调控活动、完善方案、调整计划目标,改进活动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效果。这一过程往复循环,推动着教育工作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新高度。这种评价方式强调把评价与教学指导结合起来,利用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机制,使评价不仅成为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形成性评价具有及时发现问题、便于自我调控、不断改进工作、形成适合于预定目标实现的条件等功能,因而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教育评价也出现了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发展的趋势。
诊断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发现问题之后,需要查明问题的性质及原因时进行的一种评价方式。其目的在于查明问题的性质及原因,从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在问题尚未进一步扩大、产生影响时,就能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防止问题进一步发展,并为组织教学活动提出警示。
相对性评价又称相互参照评价,就是把对个体的结果与一个集团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评价对象在集团中的位置,并对它作出评价。其特点是:不设客观标准,而是把一个团体评价的实际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标准,这个标准随着团体评价结果的水平高低不同而变化;它以正态分布的理论为依据,要求评价结果呈正态分布,评价阶梯比率(每个等分所占百分比)是预先设定的;相对评价的结果用标准分(偏差值)表示。例如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常把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同全班所有的同学成绩作比较,并按分数高低排列名次。其优点是客观性强,有一套完整的测量、统计方法,清晰、严密的数据,来区分等级、鉴别优劣。其缺点是不与教育目标直接联系,评价阶梯比率事先设定,一个团体内的个体不管怎么努力,都突破不了阶梯比率,因此易使一部分人丧失信心。
绝对评价又称到达度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目标(标准)为准则,对评价对象达到预定的程度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类型。按专业设置条件和办学条件评价的预定标准,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按教职工工作职责,评定教职工完成职责的程度;按学生质量的评定标准评定学生质量达到标准的程度;按体育达标标准评定学生体育达标程度等,都属于绝对评价。其优点是它与评价目标(标准)直接联系,能随时了解达到目标的程度,可随时调节行动,使之逼近目标,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引导性。进行绝对评价要注意的问题是:评价标准要清楚、明确;要把评价与促使评价对象达到标准结合起来,及时反馈信息,促使评价对象调节行动,弥补漏缺,努力达到标准;不断完善评价标准,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雁冰,钟启泉.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3.
[3]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刘志军.走向理解的课程评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陈玉锟,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安珑山.课程评价研究:反思与展望[J].常州师专学报,2002(2).
[10]严权.新课程评价主体应体现多元性[J].上海教育,2004(17)
[11]和学新.课程评价与改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
[12]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J].上海教育,2001(11).
[13]李雁冰.国外三种课程目标模式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1999(3).
[14]刘义兵.当代国外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1992(2).
[15]何振海.论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5(35).
[16]钟锦文,张晓盈.美国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