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课程的多元激活
内容摘要:武汉七所211高校联合办学整合教育优势资源,倡导学科互动创新,发掘人才潜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武汉高校七校班的核心目的所在。作为联合办学框架中的一个具体环节,课程教学微观而重要。笔者以担任联合办学的民间文学课程为切入点,提出以多元激活的方法推进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关键词:武汉七校联合办学 多元激活 民间文学课程 互动创新
根据笔者担任武汉七所211高校联合办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民间文学课程的实践,对选课的七校学生展开深入调查。
一.调查目的
自2001年武汉七所211高校实施联合办学计划以来,多学科互动、跨学校交流、优秀生源孵化、办学目标监测等,基本处在良性发展的轨迹上。2011年教育部为这一实施计划颁发了教学改革一等奖,从国家层面予以充分肯定。
1、七校班的办学实践需要微观个案研究
基于联合办学计划尚处在实验期,加之具有大跨校、跨专业、非常规教学模式等特点,七校班的诸多目标在课程教学环节遇到实质性难题,就民间文学课程而言,笔者在两个周期的教学环节中发现:
首要的问题是,多专业多校源的选修生对课程的需求差异太大,教学活动如何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有效整合?作为一门知识系统,尊重它的内在规律与教学规律,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前提。而七校班的教学目的显然要求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有所创新。这种创新,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巨大的难题,绝不是知识的简单调整与授受所能解决。因为单一的课程要与整体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规划相谐调,反过来,专业设置与专业规划是一个理想的设计的状态,又需要多门单一的课程在具体教学实验中提供现实的客观的依据。更高一个层次,专业体系上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基础的教学实验环节,它必须对七校联合办学的总体思想有一个“先验-实验”再到“实验-证验”的互动过程。只有当这两个办学“互动循环过程”有了较为充分的恰切作用,我们才可能真正去解决上述难题。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七校班的整体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的难题。宏观规划与改革愿景,在七校班的开创与推进中,我们可以信心满怀,也可以充分的赋予其历史担当与社会意义。然而,在整体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方面,所需要的宏观协调与微观实施之间,其实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教学管理层面,七所大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的深度互动如何?教学服务方面,七所大学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效果的协调性、配套性如何?由于大家面临着不是一个单一的教学对象,传统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已与之格格不入。联合办学设计规划的理论机制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实现了创新的、开放的、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七校班的创新成果才是可能被实现的。
最后,作为实验对象的七校班学生,在这场带有当代教育改革与实验的先锋特色的科学运动中,也面临着巨大考验。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与探索的勇气和智慧,也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与适应能力,但是,如何在一个传统的课堂内去发挥自己的改革作用、去实现真正的自我提升,短期内仍然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
2、推进民间文学教学的多课型改革与实验
在民间文学课程的大学教育系统中,七校班是新型办学形式的实验班,通过民间文学课程在这个实验班的观察与实践,探索民间文学课程适应多课型的教学模式,为完备的课程建设服务,调整和改进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增强文学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教育功能。
另一方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编的民间文学教材有很好的教学传统,曾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作出修订,是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民间文学同类教材使用数量最多的教材之一,连续被列入“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但是,教材主要以大学中文专业学生为主,未曾考虑学生的多专业情况。
基于此,七校班的教学实践,对于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的多课型改革与实验,不仅具有丰富课型的意义,而且也能够从多校多专业背景的学生反馈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
3、为提升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实验数据源
通过“七校班”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观察与讨论,探索和总结“七校班”人才培养的经验,思考和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跨专业、跨学校联合办学平台上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人才培养的传统思路,是在一个相对确定、相对单一、相对封闭的专业领域里展开。生源专业基础有限定,专业选择有限定,专业目标也相对固定。这样的培养模式,必须是相对稳定而深入的结果。但是也有创新动力不足的局限。以此为参照,跨校、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显然有较大的补充作用。
民间文学课程作为七校班改革与实验的基础细胞之一,它的教学观察与实验,正是七校联合办学最需要的实验数据源之一。借助每门课程所建立的实验数据,建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验课程之间的源流关系,对于实现整体的办学目标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调查反馈
2011年8月12-16、11月5日-19日,民间文学课程分两个阶段为“七校班”2008级、2009级学生联合开课,2008级选报辅修的学生为38人,实际参加结业考核的为26人;2009级选报辅修的学生为46人,实际参加结业考核的为41人。接受教学反馈调查学生为67人,占选报辅修总人数的79.7%。
教学反馈调查于2011年11月19日,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办公楼2201教室完成。调查主要涉及选修动机、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务管理等5个大项的内容。根据调查结果,在5个大项的基础上增列了带有反馈效果的17个小项,得出了37个关于调查大项的具体意见。
整体上观察,参与调查的七校班学生都非常认真、主动的接受调查,积极要求从教学调查中获得联合办学的七校方的回应,对调查的五个方面内容都提出了明确而补充性的意见。调查反馈中,正向意见有:
课程的选修动机方面:
普遍具备自觉的积极学习取向,基于鲜明的个人兴趣,外在影响主要是选修学校和选修专业的社会声誉。
课程的学习目标方面:
主要是文学兴趣与理论追求,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借助跨学科的专业学习来创新知识,增强民间文学理论知识和欣赏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
主要对重点问题、学科经典、方法论等有较高期待。理论知识的传授中,要求以基础知识为主,重点突出、以点带面,研究方法丰富而深入;文学作品赏析是一个重点,既需要作出文学性的审美赏析,也要求对作品的价值与内涵予以深度分析;材料与案例是课程的基石与亮点,是点燃跨专业学生的智慧之火,因此尤其强调要做到文学作品的丰富性、趣味性、经典性。作业与考核方式是一个教学内容的强化手段,也是教学的检测与监督环节。希望继承传统的课后作业之时,更要灵活创新,以课堂讨论与学生演示的方式将课后带到课程的教学现场。
课程的教学形式方面:
强调多素材、多媒体、多调查、多讨论,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手法,推进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语言应生动幽默,延伸阅读及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络教学的应用,自主探究学习的引导,分组交流、讨论与合作的开展,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课堂表演等其他课堂活动,组织田野调查与参观(至少一次)和手工技艺的学习,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
负向意见: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意见大多为积极的正向的,满意度较高,那么教学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则大多为积极的负向的,满意度较低。教学时间安排太集中、易疲劳,与专业课程或毕业生就业冲突太多;教室安排以传统教室为主,多媒体教室运用不多;课程安排方面,课时太少,知识系统性不强;出勤管理依赖点名太多。针对七校班的主要教学管理现状提出的改进意见,从时间的安排到教室的分配,都体现出当前七校班教学管理存在诸多具体难题。
三.多元激活的教学理念
在民间文学课程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初步结论:
其一,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七校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这既与许多大学生对文学本身的兴趣与理想有关,更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办学水平有关。
其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得到了充分肯定,但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教学内容方面,希望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有所区分,以经典个案与重点内容为主;文学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期待,教学中老师应以价值观的引导与审美塑造为核心;教学形式方面,强调现代教学技术与师生之间的深层次互动。
其三,七校班的教学管理由于其特殊性而需要学校层面作出较大调整。主要是上课时间与上课地点的要求,最好放在寒暑假的两头而不在中间,最好都使用多媒体教室。
民间文学课程是直接受益于七校班的中文专业选修课程,这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中教学相长理论的很好实践。
那么,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质性地提升其质量呢?
通过两届学生的教学观察与总结,结合原有的教学经验与改革成果,笔者提出“多元激活”的教学理念,以此来讨论七校班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提升问题。
首先,多元激活是文化交互理论的概念,在文化交流的语境中,不同的文化形态,经由对话、碰撞、合作,相互参照,彼此推进,各自在内部的文化结构中发现自身的局限与优势,同时在文化的外部交汇中产生新的文化元素,如此,原有的被遮蔽的优势要素被激活,彼此融合产生的新的元素被创造,进而对文化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延伸提供了原动力。
基于此,在民间文学课程的七校班教学中,多元激活是一种教学理念,注重备课的多元材料的收集与消化,注重教学环节的多元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教学反馈的多元意见的辩证与汲纳。可以想见,这种教学理念适应了多专业多校源的学生实际,尽可能的搭建了教师与学生深度互动的教与学互动平台。
其次,多元激活是七校班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具体而言,是在现场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教学信息表来安排每一课时的多元问题,考虑专业的多元性,也考虑学校的多元性,而且还考虑教学内容的多向性。这是一个颇费思量的教学过程,难度较大,但教学碰撞会有很剧烈的效果。
如,就华中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学生而言,突出古代农业谚语的教学与互动,专门针对这位学生作问题设计,学生又结合自己的现代学科理论,作出必定是深度的互动,教学情景出来了,教学效果也就好多了。又如,针对武汉大学的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突出医药保健方面的故事与传说,尤其一些传世名医的行医传说,包括早期的医药神话,结合当代医药保健现实,自然也会有深度的互动。
这样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改变中文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大而全的教学方式,侧重以点带面,因材设问,突出特色,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多元激活是创新七校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点。
七校班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武汉高校优势教育资源深度整合的历史,同时也为教育界和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真正实现七校班人才培养模式的长远目标,如何建构其培养模式的重要支点?这些问题需要系统工程的合力,其中第一线的课程教学当是重中之重。
从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多元主要包括七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生;从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多元主要包括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务管理、大学生、社会评价主体。由此,可以见出大学生在七校联合办学中的核心地位。大学生自身的观念、参与、表达、推动以及实质性的跨专业智慧交流等,成为七校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传统人才培养把大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在当代新型教育技术与文化转型中知识系统的巨大变革,决定了七校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的主动性与新兴力量的地位。
也就是说,多元激活首先是基于对大学生这一主体元素的认可,其他元素都必须与这一元素发生深层次的互动,从而建立起激活的基础框架。
另一方面,多元激活是双层机制的激活,也就是宏观机制与微观机制、物理机制与主体机制的互动激活。目前的情况是,宏观机制已经联动,物理机制得到启用。但是,这二者本质上都是外围的元素,是体系设计元素。微观机制中,师资、课程、大学生实质进入等元素,主体机制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是真正的内部的元素,是实施过程中的决定性元素。由于七校学科丰富、完备、复杂,这种联合办学所能实质性展开的也就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而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又都是具体、特殊的,不可能建构一个普遍的教学模式,只能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逐步提炼出七校班教学的代表性法则,尤其是多元激活的方式方法,这正是七校班在实验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支点。
参考文献:
[1]徐敏.英语双学位学生之需求与满意度——关于武汉七校首轮联合办学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2.
[2]朱应;张翼; 郭德银.七校联合“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01.
[3]梁丽.刘好.七校联合培养双学位人才的探索及反思——以华中科技大学英语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个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7.
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徐金龙,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教研办主任。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民间文学课程的多元激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