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忍不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他的名著《晁错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这篇史论,讲的是汉朝汉景帝年間爆发七国之乱始末和晁错被诛的事情,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作为一个大臣,在面临危难之时,要勇于担当责任,要具有敢于担当的大丈夫胸襟。这是一个有作为的大丈夫应该有的品行,身为朝廷重臣,除了应有“超世之才”,还得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之志,犹如铁之成钢、刀之成刃,这包括智慧、胆识、气度和节义,临难不避、临危不惧、见危授命等忠义品质。告诫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想有非常之功,就要做非常之事。要有所作为,而不能只想自我保全、逃避责任、畏缩不前,越是想自保越是难以自全。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人生哲理。
自刘邦建立汉朝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时期,应该说是最精彩的。这一段历史,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名人辈出。遗憾的是,这些风流人物却少有一个好的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死于非命,这个故事里所说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他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就在其政治理想将要实现时,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政治悲剧!
晁错不仅有学问,而且口才还特别好,能言善辩。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在太子府期间就时常向汉文帝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他曾给汉景帝上了几道疏文,谈到守边和劝农,著名的如《论贵粟疏》。他虽然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又不甘寂寞的人,但他身上却有很多问题。
首先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中的大臣关系大都不好,好多大臣都不喜欢他。汉文帝驾崩后,汉景帝任命他为内史。内史是负责京城地区所有行政的官职,地位很高,权力也很大,许多法令制度都经由他奏请皇帝变更。同时还讨论如何用贬谪处罚的方式来削弱诸侯的权力。仗着汉景帝的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变法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对于他的建议汉景帝是言听计从,这一下子得罪了很多朝中的大臣。这些大臣当年是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他们当中要么是贵族、要么是功臣,虽然能力差点儿,但是有资历,他们看不上晁错,一个靠能言善辩、夸夸其谈青云直上的人物。当时实行的是道家的治国理念,主张无为而治,不喜欢折腾。今天遇到晁错,他不是夹起尾巴做人,而是很高调,闹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大家对他也就忍无可忍了,总想找个茬子干掉他。这其中就有丞相申屠嘉、后来联名上书要杀他的廷尉张欧。
申屠嘉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清官,为人秉直清廉,为了不受私人关系的影响,他坚持不在家中接待客人。“门不受私谒”,就是在家里不接受私事拜访,官员不要到他家里来谈事,有事上朝说。有人曾经找过申屠嘉,申屠嘉说:“公事明天找办事的人去谈,如果是私事就免了,本丞相没有私事。”汉景帝继位前连年歉收,而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并未因此减少。汉景帝即位后下诏:凡到地方后接受公款招待的官员,一旦被发现立即免职。后来下面人反映这种处罚太重,汉景帝接受申屠嘉等人的建议,重新下诏:凡接受吃请的官员,餐费自理,吃多少赔多少,不再免职。由此可见申屠嘉在朝廷中是很有威望的,得罪了申屠嘉,意味着得罪了一大批正人君子。
汉文帝的时候,张欧凭借着研究刑名学说出众被朝廷安排在太子身边,教化、辅佐太子,为东宫侍臣。他虽然研究刑名学说,为人却是十分的忠厚。从他做官的第一天起,便一心对待自己的事业,从不以惩办他人为目的,他属下的官员认为他是一位忠厚的长者,无不心悦诚服。他办案很有原则,极为爱惜人的性命,史书给他的评价是:素性朴诚、不尚苛刻、持平听讼,狱无冤滞,所以海内闻风,讴歌不息。
像张欧这样的人都主张杀晁错,可以想见,晁错得罪人都得罪到什么程度了。
其次是性格有缺陷,性情过于耿直。《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峭,严厉;直,刚直;刻,苛刻;深,心狠。就是说,晁错是一个“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的人,这样性格的人怎么得人心呢?怎么会有一个好的人缘呢?谁会喜欢这样一个人呢?谁又会跟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呢?没有一个好人缘,又怎么能团结大多数人一起治理国家呢?
再次是过于执拗。晁错主张削藩,其他人不同意这个主张,因政见不和,他便认为“道不同,不相与谋”。他执着地认为削藩就是对的,就是要做。他一再给汉文帝上书,汉文帝不采纳,后来晁错给汉文帝上书的时候写了这样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意思是说“一个狂妄的人说了一些狂话,请英明的皇上来做出决断”。汉文帝给他的回复说:“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意思是说“提建议的人不狂,做决策的人糊涂,这是治国的弊病,所以,国家的灾难就是这样发生的”。汉文帝很清楚,建议归建议,决策归决策,建议没有狂不狂的问题,什么建议都可以提,但是决策有英明与昏聩的问题,作为皇上,决策一定要英明。景帝没有像文帝那样,采纳了晁错的削藩策,而且让晁错来主持削藩,一下子引来了大麻烦。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并不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当初刘邦为巩固刘氏天下,分封了自己十二个兄弟子侄为诸侯王,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弊端在后来显露无遗。汉文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觉察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一些行动。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彻底解决诸王的威胁问题,就驾鹤西去了,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汉景帝的身上。到了汉景帝时,汉朝四分五裂,各个亲王根本不受朝廷的约束,当时最大的诸侯国,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少的诸侯也有四十多座城池,这种情况为汉景帝的统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景帝的心里有事,但他不能说出来。他怕各个亲王联合起来造反。晁错知道有些话皇帝不能说,需要有人站出来说。于是,在一天的朝堂上,晁错发表了他生平最为著名的《削藩策》,洋洋洒洒高谈阔论,一时语惊四座,震惊朝堂。他十分担心国家的未来,他说,各诸侯国早已暗藏祸心,拥兵自重,根本不把汉王朝看在眼里,应该立即把他们逮捕诛杀。特别是当时的吴王刘濞很是飞扬跋扈,窦太后还在的时候都不来进京朝贡,因为皇上宽宏大量,于是就没有怎么办他,更严重的是吴王刘濞竟然招兵买马,私办起官盐了。平时汉景帝就比较喜欢晁错,这时候他提出“削藩策”,更让景帝对他另眼相看,于是汉景帝开始筹备实施“削藩”。
晁错的父亲听说儿子为汉景帝献削藩策的事情后,连忙赶到京城找晁错,对他说疏不间亲,你这样的举动只会为自己的家族带来灾祸。他劝晁错,一定要安分守己,皇家的事情我們不能多管。晁错听不进父亲的话,父亲回到家中,总是忧郁不安,不久便服毒自杀了。晁错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心,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实施削藩。在晁错的谏言下,汉景帝把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领地都削了,最后开始着手削吴王刘濞的领地。《削藩策》提出了削藩的必要性,试图改变汉初各刘姓王割据、威胁中央朝廷的局面。然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晁错却过于激进,一不懂得分化瓦解对手,二没有找到诸侯王足够分量的罪行,以惩罚诸侯王犯下的小错为名,在短时间内大量削减各主要诸侯王的封地,致使矛盾迅速激化,局势迅速恶化。
对于削藩这件事情,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一个国家最困难、最难办的事情是什么呢?是看起来天下太平,实际上却埋藏着隐患,为什么说这个事情是最难办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有那些杰出优秀的人才可以担当这样的重任,而晁错不是这样一个人。也就是说,削藩没有错,这件事情是该做的,但让晁错来做削藩这件事就不对了。苏东坡认为,做这件事情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知其当然,就是事先要把做的事情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利害关系,如果做的话可能会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全部都要想清楚了再做。晁错却没想清楚,他提出削藩的理由是“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只有这八个字,却未论及可行性,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并没有提出具体怎么做。“徐为之图”就是到了最后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办法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来处理问题,他也不具备这个条件。更重要的他不能做到“事至不惧”,“事至不惧”就是事情来了以后不害怕。削藩是国家大事,是当初大臣们都不同意的事情,硬着头皮去做,做起来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麻烦,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有很大的风险,是非常难做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神闲气定才行。
削藩刚一执行,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爆发了七国之乱。他们联合起来,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借口开始起兵了。听到藩王率大军朝长安杀来,汉景帝一下就慌了神,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商议的结果是派大将军周亚夫前去平叛,可是叛军的势力非常大,再加上当时的军队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于是朝廷上下非常的恐慌。周亚夫的兵马刚刚派出去,汉景帝在未央宫就坐卧不安了。这时候,晁错跑过来,汉景帝忙问他,你提出削藩,藩没削成,反而让叛军快杀到京城了,你说该怎么收场啊?晁错倒是很冷静,“陛下,没有别的办法,当务之急,只有出兵平叛了。”汉景帝一想对呀,可该派的早就派出去了,眼下朝廷该派谁出征好啊?晁错说:“陛下,当年高祖皇帝在世之时,天下也发生过不少叛乱,都是高祖皇帝御驾亲征。兵锋所致,战无不胜,现在陛下应该向高祖学习,亲自操刀上阵去平叛,这样也可以借助陛下的威望鼓舞军心,震慑叛军。至于京城大本营,就由我来镇守好了!”
关键时刻把皇上推到前线,他自己却躲到京城,景帝一听就不高兴了,心想,好哇,我按你的建议做了,你捅的娄子,出了事,却不想办法摆平,现在倒把我推出去了,撺掇我去冒险,我又不是高祖,哪打得了仗啊。真是岂有此理!
因为谁都知道,带兵打仗是最危险的;留守京城,则是最安全的。你怎么能在这个紧急关头,把最危险的事情派给皇帝,最安全的事情留给自己呢?晁错竟然想出这么一个馊主意,不敢负起责任来,这不但惹怒皇上,也让群臣愤愤不平,说你晁错这样做简直是奸臣嘛,你把皇帝推向前线,你自己躲在家里,是不是等皇帝打败了以后,你当皇帝?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试想一下,如果此时晁错能勇于担当,挺身而出,“削藩是我提出来的,这个祸是我闯的,我负责任,请皇上任命我大将军,带兵去打,然后冲上前线,我身先士卒”,或者积极出谋划策,或者自告奋勇去前线效力,让皇帝觉得很安全,即使有人挑拨离间,又岂能奈何得了他昵?可是,晁错却选择了把安全和舒适留给自己,把危险和辛苦留给皇上。哪个皇上能容忍得了这个呢?危难之际,不敢负责,未能做到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给他人留下了口实。
这时候,朝中就有人谏言,说诸王造反皆因皇上身边出现了奸臣,这位奸臣就是晁错,只要把晁错杀掉就没事了,乱党就可以平叛。就这样,晁错死了,腰斩于市,死时还穿着朝服。晁错死后,七国之兵并没有退,最后是周亚夫平了七国之乱。关于晁错的死有很多的争议,历史本多兴衰,死有各得其所,争议也会存在下去。
推荐访问:坚忍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