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间艺术视野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以西北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6-19 15:36:01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城市公共艺术的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文化传统,民族环境等特征的影响,西北是多民族组合而成的区域,文化和民族特征非常丰厚,这些丰厚的资源给西北城市和公共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

城市公共艺术以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美学及功能属性和含义为研究对象,以发展当代社会审美文化和市民公益服务为目标。因此,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创造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和公众参与的艺术探讨与批评的存在,有没有适量的供人们进行文化与审美交流和娱乐休闲的公共场所,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品位之优劣的显著标志。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传统文化;创新

公共艺术来自传统和民间,根据共有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建立一个共同认知的指标,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艺术的普及而产生的。公共艺术的发展是城市文化和市民人格素养的具体体现及形象化的标志。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开始起步,各类型的公共艺术开始兴起,各类壁画、浮雕、雕塑、纪念碑充斥人们视野。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的增设成为环境空间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大体上经历了壁画热、城雕热、环境艺术等几个发展时期。现阶段我国各个省份由于其所处地域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

西北资源丰富,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历来是多民族杂居、多种宗教信仰共存——即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多种教派在;丝绸之路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和交流,汇聚成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融合的场景,各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石窟布局以及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多样式的文化资源,为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创作源泉。著名的马家窑彩陶文化,为西北地区城市公共艺术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文化符号,是西北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建设共同认识和共同的文化观念。

很多地区的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的旅游胜地,这些遗迹成为公众共同享用的地方。公共艺术设计汲取的宗教文化、石窟以及宝贵的马家窑文化艺术,这些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还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们延展了创作思想与视野,设计的作品不但为大众所接受,而且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和作品品位。有公共艺术特质的传统文化遗迹和旅游胜地是公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景观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敦煌石窟壁画对城市公共艺术影响巨大,不管在广场、院校、公园还是风景区,都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的因素,甚至直接用飞天形象。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已经用到公共艺术的创作上,不论是浮雕,圆雕还是绘制,敦煌宗教人物和色彩元素在壁画和雕塑中已成为装饰的重要视觉内容。

一座城市的公共艺术会凝聚公众的集体信念,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形成独有的文化符号,例如甘肃的马踏飞燕,敦煌的飞天,庆阳的皮影等,已经成为象征城市的文化符号, 城市公共艺术的魅力能把城市地点和特点元素融合起来,形成一座城市的线性灵魂,给城市良好的视觉形象,體现城市的精神面貌的文化特征。公共艺术凝聚市民集体记忆,城市建设离不开公共艺术,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居民们在悠长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情节。

文化风俗是公共艺术的设计创造离不开的依靠,这决定民众的文化习俗和审美观,也是一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化的过程。民俗文化、地域特征、历史底蕴孕育着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造也就离不开这个灵魂的范围,是一个民族和城市文化载体的综合体现,用文化承载一座城市的个性和气质,也反映了特定区域民众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深层结体现了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

比如兰州,黄河穿城而过,形成 “两山夹一河”的特点,黄河沿岸有各种特色的码头成为黄河风情线,在码头可以看到城市建设理念“绿色兰州”、“中国西部有,出发的兰州”、“人文兰州”等思路;按照“促进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的要求,黄河成了兰州市的纽带,在黄河风情线设立公园等绿色活动场所,将丝绸之路和黄河文化呈一脉相连的局面,公共艺术作品就设立在这些空间,丰富滨河两岸的园林景观与人文气质,其中有《黄河母亲》、《丝绸古道》、《生命之源》等一系列公共雕塑与壁画。《黄河母亲》别具特色,既有黄河文化也有丝绸之路的文化创达,在地域和文化方面烘托兰州城市的面貌。《热冬果》雕塑作品位于兰州市西关十字商业街最繁华地段,作品以静态的雕塑与匆匆过往的行人形成对比,通过一个老兰州民俗生活的形象,表达了对渐渐远去的文化缩影的思念。这些富有城市历史、区域特色的形象符号、标志、色彩等,以巧妙的形式通过公共艺术来呈现出来。成为公众理解和认可的地域文化语言。

市公共艺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立足于本土,西北地区的公共艺术从传统的历史、文化、民间中发掘和创作,西北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给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提供营养,整个来说没有完整的理论支配,公共艺术作品显得单薄;所以西北的公共艺术还需要在文化传统和民间中获得理论基础,这样才能在原来的文化元素上找到突破口,才能创作行的作品,才能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脉络,创作出符合城市或民族特点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西北公共艺术呈现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雕塑、浮雕、壁画等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拓展思维,力求公共艺术在城市和时代中呈现独特的灵魂,需要艺术家创作出不同面貌而又符合这座城市特点的公共艺术作品。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所谓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就是城市中所有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城市的居民对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传奇故事、历史档案都寄托着感情,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追索其蕴涵着的城市的文化之根,而倍感到弥足珍贵。

总体来说,西北的公共艺术已成为社会之中包括个人与个人、社区与社区、城市与城市、乃至民族与民族之间进行旨在精神情感及思想文化之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西北各个民族之间传递文化和民族特点的重要标志,体现一座城市的灵魂,集合一代人的共同的记忆,这种无形的力量为发展民族城市起到一定的作用,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公共艺术的存在,大到公共建筑艺术、城市公共环境与景观艺术的营造、社区或街道形态的美学体现;小到对公共场所的每件设施和一草一木的艺术意匠,无不反映着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历史与文化态度,缔造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

推荐访问:北区 民间艺术 为例 视野 创新

本文标题:民间艺术视野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以西北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gongwenfanwen/2022/0619/14728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民间艺术视野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以西北区为例》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