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县林业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12-28 15:12:35 | 来源:网友投稿
一、前四年工作总结
  2003—2006年我们在省、市林业部门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细致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彻落实了《关于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以及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林业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
  (一)林业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1、认真执行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企业改革相关文件的精神,使那些失去作用,又无经营发展前景的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从而减轻了林业的负担,也减少的国有资产流失。原二轻工业的代管企业职工已全部办理下岗手续,临江、松江河两处贮木场已经关闭,该企业的职工全部买断工龄。
  2、职工社会养老待遇日见完善。预计截止到2006年末,林业系统共有在册职工总数1200人,其中已参加一次性安置137人,占职工总数的11.4%。参加“五险”(五险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中前“三险”的人数占90.4%,前“四险”全部参加的占职工总数的54.3%;全系统157名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全额领取养老金。职工年人均收入达7500元。
林业系统的社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在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并发放救济金近百万元,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已达200余户, 598人,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保证了社会稳定,职工安居乐业。
  3、职工教育、专业技术培训进展顺利。“十五”期间,全局各类技术职称人数达860人,占职工总数的72%。其中:工程、经济、政工等系列的213人,占职称人数的25%;中级以上级别的有78 人,占213人的37%。工人有技术职称的647人,其中,中级以上的有370人,初级的有243人。专业培训率达95%以上,做到了特殊岗位持证上岗。
  4、前几年安置退转军人32人,完成了安置工作任务。
  5、2003年—2006年期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3—2006年完成全口径林业产值43,325万元;实现税金191万元;实现育林基金1,291万元;实现木材营业收入8,529万元,销售木材188,565立方米;实现人参营业收入3,175万元,销售水参1,412吨。前四年亏损总额达147万元。
经济工作从宏观上看,一是对生产单位改变过去的成本控制为效益控制,充分发挥林业局和生产单位两方面的积极性,注重效益指标。二是严格控制生产单位的产品销售,杜绝产品赊销,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投资,保障生产性流动资金,坚持生产单位固定资产购制的申报审批制度。四是严格控制应收款的产生,当期产生,当期收回,不准跨年度,防止资金沉淀。五是加强对创收项目的管理,坚持项目负责制度,搞好论证、立项,创收项目严紧亏损,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 六是密切配合国家审计、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加强对我单位的监督检查,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管理减少违法违纪。
  (二)林地资源增长较慢,森林覆盖率有所下降。
  2006年有林地面积达到124,915公顷,苗圃稳定在10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78.52%。。
  (三)森林分类经营工作进展顺利,加大了重点公益林管护力度。
  为了切实保护好重点公益林, 保证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安全运行,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建章建制,保障补偿工作规范运作。三是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按照国家林业总局和省林业厅的布置进行了森林分类经营工作,为保护和恢复长白山区天然原始生态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完成了重点公益林的设计工作,增加了管护面积。全县2004-2005年区划界定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172.5万亩,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第一批资金432.9万元,已投入使用。
  (四)各类重点林建设有增无减。
  1、重点林木良种采育面积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著名的长白落叶松采种基地稳定在3821公顷,而且采育种质量都有所提高,东北红松种子基地已形成梯次接续发展模式,人工培育后续红松树种可望在“十一五”期间发展成重点林木种子林。
  2、重点森林防火区面积增速较快,防火基础建设略有改善。“十五”期间共完成防火设施投资106.85万元;其中:设施建设52.95万元,设备投资9.5万元,队伍建设17.5万元,现代化的设备配置16.9万元。极大地改善了长白森林防火工作的被动局面,重点森林防火区面积也大大增加。防火区面积由原来的1410平方公里提高到1610平方公里,增长了14.2%。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连续5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连续26年无一般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3、重点病虫害防治工程,重点动物保护区工程逐步完善。“十五”期间投资10万元,使检疫站标准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较完备的配置。森林病虫鼠害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重点防治面积占全县应防治面积的56%以上。重点动物保护区工程初步起动。该项工作无论是队伍建设,还是调查动植物分布,颁布《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宣传工作均已全面展开。“十五”期间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指标防治率和重要病虫害防控指标,落实“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新“四率”指标考核办法,目标考核指标为: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率达到75%以上;监测覆盖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经考核都达到了标准要求,2001-2005年一直被上级评为目标考核良好及优胜单位。
  2003-2006年检疫各类木材14.7万立方米,检疫苗木2155万株,药材4.8万公斤,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森林检疫工作,严密监视全县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对各年发生的病虫害做了防治计划及设计任务书,全县森林病虫鼠害2003-2006年规定调查种类为落叶松毛虫、落叶松球蚜、云杉八齿小蠹虫、落叶松落叶病、鼠害,应施监测面积共为221,187.22公顷,平均调查覆盖率为88%。各类病虫鼠发生面积共为4297.09公顷。及时向上级森防站进行了报告,采取了生物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五)森林资源储备有所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起动。
  “十五”期间长白林业局严格执行了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加强了后备森林资源培育,抑制了森林资源的人为消耗,使长白林业局森林资源的储备有了较大的补充。据统计,到“十五”末森林活立木蓄积达到11,558.590立方米,每年平均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在“十五”期间溶入了新的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人工速生丰产林的培育措施,使森林植被快速增长。
  (六)生态效益林的建立,为社会提供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五”期间,全县开发生态林37,461亩,开发项目主要有林下参、人工红松林保护地、蓝莓保护地等。这些项目的开发,也为分流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此项工程给我县提供了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营林工作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1、完成全民义务植树38.37万株;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8795.9亩,配套造林11035.7亩;完成“三北”防护林造林15000亩;完成迹地更新面积266.9公顷;完成红松果林面积35062.8亩;完成公路绿化191公里;完成江河绿化34.1公里;村屯绿化7个;县城新增绿地10.8万平方米。
  2、营林工作的主要作法: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贯彻实施“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则”,坚持以营林为基础,不但将造林绿化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中心,而且还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并纳入了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加强了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所以在全县形成了一级带领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良好局面,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5年我县圆满地完成了“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前五年的各项责任目标。
  (2)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的意识。
  “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是继“十年绿化吉林大地工程”之后,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又一项我省的绿化重点工程,它不仅与各行各业密切相关,也需要各行各业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画廊、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对“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利用有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把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积极调动县直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县城的绿化工作,增强了广大群众造林绿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3)落实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各项绿化的责任目标按年度进行了分解落实,并每年与各乡镇签定了责任状,落实了奖罚责任制,责任状中明确提出了,造林绿化与批复采伐指标和参业用地指标挂钩,即对造林绿化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的才可优先安排采伐和参地指标,否则将延缓批复,这一点极大地调动了各级领导抓造林绿化工作的自觉性,增强了完成“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信心,保证了“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的顺利实施。
  (4)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学造林。
  多年来,我们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一直坚持在造林绿化中注意加强科学技术措施,从造林绿化的每个技术环节狠抓造林绿化的质量,首先,从种苗抓起,用优质种子育苗,选优质壮苗造林,严把苗木质量关,实行苗木标签制度,对全县的各个苗圃都纳入质量管理,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苗木坚决不准上山;其次,是加大造林绿化中的科技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林业新技术、新成果,每年都派专人门购进高质量的高效吸水生根剂,全县100%的造林面积都得到了应用,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再次,就是加强了管护工作,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这说明管护工作在整个造林绿化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村屯绿化,都是在居民房前屋后、地旁,人畜毁坏树木的机会多,树木的管护难度也大,以往,树栽了一茬又一茬,都是因为栽后管护跟不上,所以我们既注重栽树,也注重管护,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采取工程措施与专人管护相结合的办法,村民委员会与居民签定“门前绿化三包合同”,同时进行全民护林教育,制定乡规民约,对无故毁坏花草树木的行为,给予经济制裁,从而巩固了绿化成果。
  (5)加强检查指导,保证造林绿化质量。
  注重质量,加强检查指导,是抓好造林绿化工作的关键环节,没有检查就没有落实,几年来,我们普遍注重了质量管理,强化了质量意识,从苗木、整地、栽植、管护各个环节都严格了质量管理。造林开始后,主管局长巡回各乡镇检查造林绿化工作,每年都要在头年秋季检查造林预安排、苗木安排和资金落实情况,春季造林一开始就下到造林第一线,全县每个造林地块都要跑到,做到心中有数,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主管局长每个造林地块都心中有数,这在全市都是屈指可数的,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在全市的绿化战线上成为典范。由此,我们从各个环节、各种角度对全县的造林绿化质量进行了监督、检查、指导,造林成活率明显好于往年。
  (6)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国家生态工程的重点工程,几年来,我们积极争取这两项工程建设的任务,促进我县的生态建设,使农民从中也得到了实惠。2004年,我们利用退耕地的土壤条件较好,适合发展北五味子的特点,争取到省林业厅的支持,在退耕还林地上发展北五味子4823.4亩,做到了以短养长,避免了林业发展周期长的弊端,在林木抚育期到来之前,从北五味子发展上能收到一定的经济收益。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办事效率。
  1、“十五”期间,在林政执法工作方面按照相关要求,突出了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使执法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十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法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无忌惮地蚕蚀林地,破坏森林,毁林案件屡禁不止,对此林政执法部门以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了犯罪分子,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稽查大队自2004年长白县森林资源行政案件稽查大队成立以来,我们始终把森林的保护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使森林案件稽查工作逐步走上了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到2006年9月止,共查处林政案件199起,其中,滥伐林木案6起,非法侵占林地案82起,违规打烧柴110起。
  2、林政管理工作主要完成了2003-2004年12084.7亩退耕还林林地的林权发证工作。强化木材加工厂点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72家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检查监督,整顿优化全县木材加工经营秩序,认真落实木材加工厂的包保责任制、木炭生产合法经营,严格木材加工企业的审批手续,整顿和取缔了16家不合格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大型木材净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研发新产品,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推动县域木材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了木材运输的管理,规范木材运输证的发放手续,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签证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签证工作合理合法有效进行,实行木材运输证的微机化管理。完善了野生动物运输办证的签发,完成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的申报工作,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承办了各种工程占用林地的报批手续,依法行政,狠抓了对占用林地异地还林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使用林地相关补偿费用的收取工作的落实。严格伐区管理,抓好迹地更新造林林地的批复工作。对四个木材检查站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强检查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完善了案件查处程序,建立健全法律文书管理,严格依法程序办案。
  3、林业工作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担负乡镇集体林造林育苗、全民义务植树绿化、森林抚育采伐管理、林政管理、森林防火及森林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前五年累计完成集体造林 3337.08公顷。其中完成林参间作速生丰产林430.28公顷,完成红松果林23775.4公顷,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7.5万株,完成集体育苗79.9公顷,提供上山造林用苗2645万株;完成集体森林抚育采伐3229.18公顷,出材71218立方米。
2001年,经过县林业部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由县人大通过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集体林业管理条例》,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集体林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四年来,林业总站累计投入资金148.15万元进行林业站房屋建设改造;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电脑13台,GPS卫星测绘定位仪 12台,防火电台 11部,手持机39部,风力灭火机 44  台。2005年,根据改革方案和要求,全县乡镇林业工作站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逐级聘任责任制,一大批年轻有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生力量充实到林业站,为推进集体林业建设提供了人力保证。
  林业工作总站多次培训业务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加强了队伍建设。现有的十一个林业工作站64名工作人员全部接受了市、县林业部门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了自身素质,提升了办事效率。
  4、林地经济开发。
  全面搞好林地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各地优势。通过努力,现已发展人参175公顷,林下参58.57公顷,沙参62.4亩,细辛7亩,成包红松果林面积13279亩,安排就业人数336人。
  5、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1)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是林木采伐的最基本依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限额计划,是林木采伐上限禁界线,是法律规定的,绝不允许超越一丝一毫。所以“十五“期间,我们一直严格执行采伐限额计划,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对年度木材生产指标统一分配,合理使用。同时,对所采林木全部实行采伐蓄积和出材双量控制,并将征、占用林地所伐林木均纳入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管理。没有超限额、超计划和无证采伐现象,并全部实行伐区拨交验收制度,没有跨年度采伐或未批先拨的现象。
   (2)严格执行林木采伐技术规程和有关规定。一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吉林省森林采伐更新造林调查设计细则》(试行);二是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对重点公益林实行了限伐;三是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四是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各采伐类型;五是严格执行凭证采伐制度;六是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批复。
    (3)认真实行林木采伐设计责任追究制。全县组建了森林调查设计队,每位设计员都具有省厅授予的设计资格。林木和采伐设计由县局统一安排,做到没有资格不设计。同时严禁设计人员搞人情设计、虚假设计,对超误差的采伐设计,视其情节取消设计人员设计资格或追究法律责任。
  (4)加强伐区作业质量管理,确保伐区作业按设计进行。做好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工作,加强伐区生产作业期间的管理非常重要。生产单位在拿到采伐许可证后,把伐区分别拨交到作业施工队,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和山场员跟随施工队对采伐作业小班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实行山原检尺制度,对采作业小班的采伐株数、采伐量、出材量进行检尺并统计,发现有一项达到了采伐证批准的数量指标时,视为达到了采伐证批准数量,即终止采伐。在各生产单位采伐作业过程中,资源管理部门会同资源监督部门、生产部门深入现场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不合格伐区坚决停采整改,并且不得拨交新伐区,使伐区作业能够按照调查设计及采伐证批准的数量进行,避免了超量采伐、超强度采伐、串树种采伐和超界采伐现象的发生。
  (5)加强伐区质量的检查难收。严格按照《吉林省森林采伐伐区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要求,每年都会同资源监督部门、生产部门共同进行伐区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伐区限期进行整改,违规单位不拨交新的伐区。
  (6)强化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新增成林的验收工作,及时调整小班档案卡片,并绘制森林资源变化图,认真完成森林资源消耗和森林资源档案年报表的统计汇总工作,并及时、准确上报上级部门。森林资源档案做到了专人、专柜管理,并做到数据准确,图表清楚,整齐规范,把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向制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7)认真做好幼龄林透光抚育工作。根据县政府的要求,每年年初认真落实人工幼龄林透光抚育计划,并积极督促各单位及时完成任务,这对促进我县人工幼龄林的生长,加强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3—2006期间长白林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林业建设导向的变化,林业生态发展的需求,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例如:
  一是现在长白林业局机构设置还不够合理,职能重叠设置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二是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营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科技手段不够,很不适应现代化森林后备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需要;
  三是森林资源还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还缺乏科技的投入,规模小,品牌少,难以实现强有力的生态效益。
  四是木材加工企业科技含量低,需要在精深加工上下大力气,提高产出功能,增加收入。
  五是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力度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队伍建设还有待于加强,搞好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六是林业局对生产单位实行效益指标控制后,部分生产单位对落实的经济指标,没有进行认真的二次分解细化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把指标落到实处。
  七是县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已开始运作,有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完善,特别是重点公益林的抚育和补植部分资金,还没有运作,引起注意。
  八是职工代表大会的部分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九是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过大,影响企业效益,会产生亏损的主要原因;森林资源越来越差,材质一年不如一年,影响了企业的营业收入;人参生产不稳定,参业用地和人参价格都对企业的营业收入产生很大影响。
上述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二、2007年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
  1、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
  力争实现全口径经济产值19,600元;实现营业收入2,000万元;实现育林基金300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
  2、营林工作打算。
  2007年造林绿化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抓好“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工程”后五年的实施工作,按照规划的任务扎实地完成每个项目的任务,保证整个工程顺利完成,并继续做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退耕还林和“三北”防护林的补植和兑现工作,巩固造林成果,并在绿化项目上上档次、达标准,为建设绿色长白做贡献。
  三、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7—2011年期间林业局工作指导思想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县林业发展实际,积极推进林业改革的进程,在努力发展私有林业的基础上,拓展林地经济的快速增长,真正做到林业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并举。“以人为本”坚持林业的转向发展要适应人的生存的工作宗旨,为下一代人在森林资源储备上积蓄足量的资本。
  (二)要做好“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了解和掌握当地的自然资源储备和地理风貌是十分必要的。现就长白县域的自然资源及地理风貌简析如下:
     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主峰南麓,鸭绿江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7°12′至128°17′,北纬41°21′至41°47′。东、北部和南部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一市五郡隔江相望。
  全县处于长白山火山地貌区域,属典型的高山台地地貌;地貌由东向西南呈扇形倾斜;最高海拔为205 1m,最低处海拔为430 m3。境内共有67条河流,总长400余公里,超过10km的河流就有6条,水资源总量为11.1亿立方米。土壤种类为白浆土、灰棕土、冲积土、石灰岩土、石质土等;全年平均气温30℃,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32℃;年平均降水量为678mm,年平均蒸发量为10951mm,平均湿度为70%,全年无霜期为109天左右。
  2、森林资源现状。
  林业局总经营面积140699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11429公顷,其中国有有林地面积68426公顷,集体有林地面积4300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1878739立方米,其中国有活立木总蓄积7484930立方米,集体活立木总蓄积439380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2%。2001-2005年木材生产计划是:采伐蓄积469,960立方米,出材303,380立方米,五年共批复林木采伐蓄积 394,094立方米,出材量276,867 立方米 ,实际采伐蓄积387,790立方米,出材270,345立方米。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2465公顷,疏林地141公顷,灌丛地面积766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9.14%。
  我县的植物区系属“长白植物区系”中心分布区,森林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主要有云杉、冷杉、红松、落叶松花江、枫桦、榆树、椴树、色树、山杨、白桦等,望天鹅、红头山一带还分布少量的偃松群落。常见的下木有毛榛、青花秸子、胡枝子、忍冬、绣线菊、刺五加等;地被植物以沙草、轮叶王孙、木贼、午鹤草、小叶樟、蕨类、藓类等。
  (三)“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十一五”期间深化机构改革,使林业机构的设置、人员结构的分布更有利于建设和保护生态林业的发展要求。要按照我县机构改革方案合理设置岗位, 定编, 定员。
  2、2006年是“十一五”期间的第一年,计划实现全口径林业产值95,500万元;实现木材营林收入10,100万元,销售木材39,000立方米,人参收入460万元,销售水参230吨,合计营林收入2,020万元;实现育林基金1,640万元;实现利润80万元。
“十一五”期间,在人员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发挥其科技手段,使生态林业的产业效益提高,职工年人均工资要达到8000元。
  3、林地资源发展规划。
  一是重点公益林、商品林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重点公益林要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完成56,959公顷,鸭绿江为界向内10公里纵深处和重点林区保护地都要完成重点公益林建设,同时选择地理条件好,土层在中层以上,坡度在25℃以下,交通方便,林权清楚,面积相对集中并以生产木材、药材、果品、油料、燃料及其它工业原料等,并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的森林、林木为商品林经营区,并使其面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二是根据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结果要达到生态保护区总面积为82,679.7公顷,总蓄积达到7,954,012m3;其中重点公益林保护区56,959公顷,总蓄积为5,434,095 m3。
  三是重点林木种子基地建设。在“十五”期间已完成建设规模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采取科技投入,优胜劣汰持续发展培育的手段,发展重点林木种子基地建设。诸如长白落叶松种子基地要在五年间增长15%(原为3800公顷),红松种子基地要在五年间增长18%(原为860公顷)。使长白特有的优质树种出产的种子量必须适应后续资源发展的需要。
  四是营林工作工作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根据我县“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2007-2010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每年完成造林面积100公顷,全民义务植树2万株。主要工作除了完成每年的工作目标以外,还要加强已有造林绿化成果的管护工作,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完成人工造林500公顷,全民义务植树完成50万株。总投资894.7万元,其中需中央基本建设投入536.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投入357.9万元。通过人工造林工程的实施,可新增森林面积1988公顷,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新造林植被增加森林总蓄积达80万立方米,不仅可以控制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庇护和保护农田5000公顷,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4、森林生态建设工程规划
  今后五年为从根本上转变以林木生产、销售为主的经营理念,脚踏实地的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以人为本、以恢复长白山天然原始生态为宗旨的经营工程。针对长白山林区的独有特点,广泛开展生态沟建设和多种林中经营项目,广开就业门路,增加职工就业途径。“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121万元完善生态沟基础建设,投入375万元,发展200公顷林下参;投入1316元,保护和发展北五味子900公顷;投入450万元,发展封沟养蛙89.7万元,保护发展蓝莓100公顷;森林景点保护建设2处,投入5353万元;配套建设加工厂点2处,投入3000万元;总计投入12715万元。以上的需资金的来源计划,申请国家扶持30%,3814.5万元;银行贷款40%,5086万元;自筹30%,3814.5万元。
  5、我们要严格按照省市县对林参间作的管理规定抓好林参间作造林质量,按照《长白县关于林参间作造林地二次利用的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单位用地的审批程序和相关林地补偿费用的收取工作。
  6、林地经济开发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林地经济综合开发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因地制宜的确定林地经济发展思路。确定切实可行的林地经济体制。培育典型、搞好示范、全局计划建立四个基地、辽荒地林场建立阴阳霍(三支九叶)药材基地,以冷林建立林下参示范基地、龙林建立老参地再利用示范基地、母树林场建立蓝莓,蓝淀果、保护基地。
  7、我们要抓住机遇,开动脑筋,多立项目,多跑资金。依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05]104号)、吉林省财政厅林业厅《关于编报吉林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开发规划的通知》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促进生态林业建设步伐,改善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走上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道路。我们要每年争取国家对贫困国有林场的扶贫资金150元;国家重点公益森林生态中央补偿金500万元。其它招商引资200万元。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开发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经济效益,还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稳定的社会效益。为子孙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性的天然绿色宝库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8、森林防火、林政工作发展规划。
森林防火工作是常抓不懈的工程性工作,它对保护森林的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今后五年计划投入1368.5万元(国家投资682万元,地方配套681.5万元),完善各项防火设施和队伍建设,使“十一五”期间森林防火走向信息畅通、运动快捷、监测到位、扑救及时的科学的防火网络。
森林防火工作要建立以下六大系统:
  (1)建立通讯系统。
  由于我县通讯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全县森林防火三级网通讯,准备分阶段逐步更新通讯设备,2006年投资6万元购置基地台10部、中转机1部、手持机10部,其中地方配套3万元;2008年投资6万元购置基地台10部、中转机1部、手持机10部,其中地方配套3万元;2010年投资6万元购置基地台10部、中转机1部、手持机10部,其中地方配套3万元。
  (2)建立了望系统。为加强森林防火了望监测工作,彻底消灭了望盲区,我县准备在2006年在龙泉镇林场施业区投资15万元新建1座了望台,其中地方配套6万元;2010年在母树林场施业区(二终点)投资18万元新建1座了望台,其中地方配套8万元。
  (3)建立扑救系统。
     为加强扑火队伍建设,2006年投资6万元在撩荒地林场新建1支半专业扑火队,其中地方配套3万元;2008年投资6万元在冷沟子林场新建1支半专业扑火队,其中地方配套3万元;各乡镇9支兼职扑火队自2006年到2010年共投资20万元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其中地方配套8万元;2007年购置1辆运兵车需投资15万元,其中地方配套6万元;2008年投资6万元建2处直升机降点,其中地方配套3万元。
  (4)建立宣传教育系统。
  为加强大型宣传设施建设,2006年投资6万元新建1座高标准大型宣传设施,其中地方配套3万元;2007—2010年投资48万元新建8座大型宣传设施,其中地方配套20万元,2006年购置宣传车1辆,需投资16万元,其中地方配套7万元。
  (5)建立调度指挥系统。
  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要增加科技含量,2006年至2007年购置地理回报系统和指挥中心与火场之间的可视通讯系统,需投资6万元,其中地方配套3万元,2006年全县各乡镇、林场、参场全部更新指挥中心的内业建设,需投资5万元,其中地方配套2万元。
  (6)建立防火阻隔系统。
  为加强中朝边境重点火险欧的森防工作,2008年投资60万元建设23道沟至八号闸的50公里防火隔离带,其中地方配套25万元,2009年投资230万元建设我县中腹地带老红旗车间至向阳川林场的防火公路,其中地方配套110万元,2010年在我县参后还林重点火险区建设从北到南的防火隔离带,需投资80万元,其中地方配套40万元
9、今后五年,林业执法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完善林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增强林政执法力度,让《森林法》及各项林业法规真正能为保护森林的健康发展,当好保护神。
  森林稽查大队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大对《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相关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形式,针对我县林区的特点,开展对《森林法》的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保护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第二,继续深入开展林地清查,组织各乡镇、林场对辖区内非法侵占林地、滥砍盗伐等情况进行清查,对已非法占用的林地要按具体情况给予处罚,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及时移交林业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第三,强化林政稽查的职能作用,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林政业务的学习,特别是要对《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行政处罚法》进行深入学习,进一步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和业务素质,树立一种认真、务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建立一支思想品德过硬,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特别能战斗的林政稽查队伍。
  第四,转变观念,采取新措施,改变以罚款为主要目的的执法现状。综合分析近几年的各类非法占用林地案件,70%以上为私开、超开参地案。由于人参种植具有连续性、周期性,对私开参地者进行处罚后基本不能阻止其继续毁林私开参地的企图。大多数参农会按照自己的参地发展规划,对参地四周的林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砍伐,形成新的疏林地或灌木林,以减轻处罚的数额,从而导致私开、罚款、再私开、再罚款的恶性循环。因此,在此类案件的处理中,要采取新措施,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以大力发展林地经济为契机,对参农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参农发展林下经济,对林地实行管护承包。同时要加大对私开参地的处罚标准,建立健全林政管理档案,对已处理的林地四周边界要采用GPS 进行卫星定位,做详细的记录备案,严格按照“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克服以罚代利。
  第五,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要规范对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机制,认真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销售野生动物的集贸市场、饭店要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销售野生动物的行为。
  10、公路木材检查站是理顺林木及林木产品流通秩序的行政执法的前哨。“十一五”期间计划征得上级部门的支持,理顺检查站的资金投入渠道,规范检查站的管理体制,同时计划投入50万元,使长白县境内的四处检查站达到标准化检查站。
  11、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规划。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的健康而言是一种无烟的天灾,对于它的防治是体现人与自然斗争的一种没有硝烟的战斗,如何溶入科学的手段,有效地扼制住这一天敌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40万元人民币,购置专用车、笔记本电脑、卫星定位仪、软X光机和用于监测的其它器械,使长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步入高科技、标准化的管理轨道。
  继续搞好我县的森林病虫鼠的监测、防治、检疫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成灾率控制在2.0‰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达到100%。
  积极贯彻森防工作的新方针,实现防治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
继续宣传,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到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测报、检疫、生物防治等预防性工作,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的战略性转移,牢固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
  继续开展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监测、上报及网上信息传递。
强化检疫执法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调运案件。加强苗木、种子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的管理。
  认真做好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专项普查监测工作。
  12、林业人才发展战略及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规划。
  保护发展好长白林地资源,更快地恢复和治理长白山天然原始生态布局,离不开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林业职工队伍,要建设一个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林业建设队伍是一个长期的人才战略工程。对此,“十一五”期间计划在原有科技人员246人,占职工总数25.09%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使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都能在相应的岗位上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随机构改革的要求,使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上大专以上中青年知识分子数量要占80%以上,与此同时广泛开展科技练兵、科技交流、科技兴林的活动,让这些人在实践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让长白林业后备资源在高科技溶入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生态立县、科教兴县、特色富县,建设长白生态经济强县”
  是我县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森林是生态的象征,是母体。它孕育人类和动植物。没有森林人类无法生存生活。森林不仅决定着生物圈内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过程,调节流域水文经流过程,保持水土,抑制沙漠化,而且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主导作用。因此,开展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研究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1、我们要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林地经济。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加快中药材、山珍食品、干果、浆果等系列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各乡镇要重视五味子生产,要形成规模,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田间管理,增产增收,打造品牌效益。
  2、我们要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森林景观和环境效益,搞好配套项目的开发,把森林旅游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要组织专业人员编制我县《开发森林旅游业的可行性报告》,确立项目,争取资金,打造我县特色旅游风景区,建立整合国家级森林公园。
  3、营造管护红松果林,将在我县建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红松果仁产业基地。今后十五年内,我们要大力发展红松林,以每年营造红松林占造林总面积的1/3。计划到2020年之后,我县将会实现红松果仁生产基地的宏伟目标。
  4、调整产业格局,提高职工就业率。通过开发新的产业带动劳动力转移,分流安置职工就业,促进社会稳定。
  一是全面支持林业改革,基本达到职工素质大幅度提高,职工队伍精干实用,机构设置更加趋于合理。
  二是林业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全面实施并逐步完善各项措施。
  三是借助“重点公益林”加大管护力度的有利契机和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搞好职工再就业工作,要使职工上岗率保持在95%以上。
  四是依托林业上级部门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搞好系统富裕职工一次性安置工作。
  五是社会养老、社会救济、民生福利等项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在林业局经济形势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要做的更好,在林业经济相对困难的情况下经过努力工作也要为林业的稳定作出努力。
  5、林参间作,是参后还林的重要途径。日前,我县林参间作质量不尽人意,从树种到造林质量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树种的单一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的蔓延;造林质量的低劣,影响着森林资源的正常更替。经了解有些乡镇、参场间作造林质量远远达不到标准,三年保存率竟低于40%。因此,政府将出台一套《林参间作管理条例》,有林业部门起草并加以实施,对那些参后还林未达标的部门和单位一律停拨参地。同时,我们也要表彰和奖励那些林参间作好的部门和单位,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保证参后还林达标,营造一个绿色家园。
   6、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坚决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及各项法规、政策,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二是加大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实施依法治林战略。首先要在领导干部中普及法律、法规,把学习执行林业法律、法规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主要内容,从根本上解决法人滥伐的的问题。其次,要在广大林区大张旗鼓地宣传林业法律、法规,不仅使广大林业职工和林区群众知法懂法、依法办事,还要使社会群众了解、遵守林业法律、法规。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违规超采,乱砍盗伐行为是违法犯罪,在思想上先打好预防针,彻底消除犯罪根源。
  三是进一步加强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要想搞好森林资源管理,必须要有一支业务上熟、技术上精、思想上硬、作风上正、高素质的资源管理队伍。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人员、执法人员的素质,是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要不断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要完善森林资源稽查制度。
  四是推行全面系统的源头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设计、审批、拨交、检查验收等各项规章制度,把源头管理体现在各个环节中。加强调查设计队伍,提高调查设计质量,是把住源头、控制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因此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调查设计队伍建设,对现有的调查设计队伍进行考核、整顿,合格的发给设计资格证书,不合格的要进行整顿,限期达标,对那些不能胜任调查设计任务的人员要及时调离设计队伍,以确保调查设计质量。
  五是建立完备的法规规章体系和目标责任制。根据《森林法》及有关法规,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林业的要求,结合长白林业的特点,制定关于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办法,以提高林业部门执法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加强森林资管理提供有力的法规保障。
   六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伐区作业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
   七是加强森林资源档案和新增成林验收工作。
  八是继续做好人工幼龄林的透光抚育工作。同时抓好迹地更新工作。
  7、林业工作站根据林业局林业发展计划,紧紧围绕全县林业中心工作,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管理和建设,不断提升林业站建设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林业站干部职工伍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林业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严厉打击毁林犯罪,确保集体森林资源的安全。
  总之,更多的任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以饱满的精神和十足的干劲,继续深入贯彻《决定》,在上级林业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完成 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任务,为推进我县林业经济的大发展而不懈地努力。

推荐访问:林业局 工作总结

本文标题:县林业局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gongzuozongjie/2021/1228/6982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县林业局工作总结》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