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作为村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总结十六篇

发布时间:2022-04-19 14:12:02 |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对党的新考验

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首要是要解决好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工作方式亦需契合现代民主法制,制度平台仍有待创新

面临21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诸多考验,群众工作仍是执政党极为重视且力图加强的政治优势。

日前,中央再次重点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站稳群众立场,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联系近期颇有回潮的强拆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干部中颇有市场的“强拆为了现代化”心态,这一重申和相关要求透射出高层的忧虑和紧迫感。

多位党建领域资深专家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解读道,对于党的群众工作,既要高度强调其重要性,也要清醒认识其复杂性。在新形势下,直面新的挑战,关键作为:一是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工作方式需契合现代民主法制,三是亟需创新制度平台。

群众工作越来越难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今时今日,近至“十二五”目标任务,远至中国社会发展转型,也都必须紧紧依靠群众以及群众工作。

然而,从党内外的反映来看,普遍认为群众工作越来越难了。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传统依赖的群众工作方式逐渐失灵,部分群众“不顾大局”给改革发展稳定添乱,社会情绪极不稳定一点就着。江西省宜黄县某官员甚而称之“人们不愿相信政府一方的说法,哪怕是这种说法合情合理”。

在一些群众眼里,相反看见的是自身利益受到不当侵害,部分基层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只做表面文章,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甚至动辄打压,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进而见利忘义、以权谋私。党群距离由此拉开。

“应该讲,我们今天做群众工作,比过去具有更好的条件、更高的技术手段。但究竟„难‟在哪里?”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分析,首先难在宏观制度方面,主要是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分配制度还存在一定问题,某些群众把怨气撒到基层干部头上,导致基层具体工作难做。

其次,宏观上党和政府控制的资源很多,但具体到每一单位、每一地方,可利用资源并不平衡,有的地方乡镇政府负债率较高,很难为群众办实事;
而今天的群众如果看不到“实事”就很难认同基层干部。

其三,权力来自上级,很多事情是做给上面看的,导致了群众观念冷漠,作风漂浮。

再有,工作方式缺少创新,群众心里不能认同。

还有,缺少干事的心态,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难得接近群众,等等。

面临诸多困难,群众工作从理论到实务都有待创新。2009年以来,中央党校为参加培训的部分领导干部准备了“党的群众工作”研究专题,高新民即是主讲人之一。

在中央党校党建部另一位教授张希贤看来,有的地方和部门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已有制度贯彻落实不力,一些工作领域和环节缺乏制度安排,工作系统性、协调性、持续性不强,都是现实困难。

“华北某县的一把手曾经私下跟我说,现在是解放了农民,也解散了农民。农村大量的群众失去了组织平台,分化严重,对话困难,传统的群众工作也就力有不逮。”张希贤说。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体制上理顺党政官员的授权问题。张希贤认为,一方面近年来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不断创新完善,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仍有待真正落实。虽然绝大多数党政干部有群众立场,但乌纱帽是“上面”给的,必然首先考虑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考核,因此在树政绩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忽视与人民群众的协商,出现了“代民作主”、越俎代庖、强拆强迁种种行为。

而少数干部经由群体性事件免职之后,重能平调甚至升迁,更是树立了一种错误导向:只要不捅大娄子,只要能及时“摆平”,领导干部可以在谋划当地发展时不惜违背群众的意愿。

“对党负责要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张希贤说,“不能总认为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更要看到保住这样一个干部,对执政党的威信损伤有多大。”

背后是利益问题

在与基层党政干部接触中,高新民发现其普遍反映现在思想工作难做,“因为所有思想问题的背后都是个利益问题”。如果利益问题不解决,思想工作收效甚少,“这是最大的问题”。

高新民认为,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十分丰富,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群众基础发生了多方面变化,主要特征包括:代际更迭,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
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
社会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碎片化。

另一方面,作为群众工作的施行者——执政党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来自多少利益群体;
二是党的干部队伍发生重大变化,经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

两个方面的变化相互交织,又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结合在一起,对党形成了重大考验与挑战。“首先考验了党能否公正协调利益关系,”高新民说,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指社会分配格局能否公正协调,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基层各种利益矛盾能否得到公正、及时化解。

对此,来自高层的新要求十分明晰:确定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决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同时,要坚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

“当务之急是解决底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县域以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拆迁群众的利益补偿问题,”张希贤说,“相对而言,富人、权贵的利益,已经有了更多保障。”

高新民指出,利益协调的含义,还包括如何使群众利益诉求以制度化的渠道合法地表现出来。这又考验了党如何应对民主政治。

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诉求日渐强烈。群众首先关注的是利益,但利益能否得到公正协调,需要特定的制度、法律保障,这与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权力制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而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能够与这种变化相适应,有的则明显不能适应,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对待群众。少数地方甚至出现过领导一句话就决定一条街道、一个村庄是否拆迁的行为;
出现过仅因上访就把群众抓起来的行为;
出现过仅因在互联网发表批评政绩工程就导致牢狱之灾的现象,等等。这与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有很大差距。”高新民说。

同时,还有党风廉政问题能否最大限度解决的考验。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其深层次原因之一与党风廉政问题有关。就干部队伍总体而言,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属于作风层面,如对群众冷漠,方式简单粗暴,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导致群众难以接受。就其价值取向而言,本质上还是没有把群众当做国家权力和权利的主体。

“所有的考验,汇集到一点,就是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合法性问题。”高新民说。

工作平台亟待创新

从中央的要求看,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传统有效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改进群众工作方式。高新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

一是转变理念,树立“四观”——“大群工”观,即群众工作是一个蕴含在整个政治体系运作之中的过程,党群关系是整个政治体系运转的结果;
服务观,即以服务作为党政机关、基层组织的主要功能和业绩考核内容;
民主与依法执政观,即群众基础变了,民主与依法执政是群众工作应有的基本观念,也是基本的工作方式;
民众利益本位观,即公权力不得与民争利。

二是进一步改进决策方式,通过民主决策,给利益相关方以平等的机会介入到决策过程中来,防止少数人控制话语权。以民主与法制的途径确保公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人民放心。

三是把服务融入到社会控制中,以服务的良好形象获得群众认可与社会的稳定。

四是进一步在基层实行选举制度改革,以授权方式的改革,迫使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迫使各级组织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五是进一步改革、完善人大代表制度,使其真正反映选民意志。

此外,还需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以民主、法制的手段为主解决群众问题,同时充分运用高科技时代提供的一切手段、渠道,如互联网留言版等,热线电话等,及时了解群众意见,排查矛盾,解决群众困难。

“但一切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最终还得依赖各级领导机构的重视,因此,关键在领导。”高新民说。

正确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是做不好的,必须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张希贤认为,改革与创新党的群众工作,首先需要构建开展党群工作的新平台。现今党群工作中的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平台的“老化”与缺失。

比如,农村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专业协会,城镇可以街道和社区为基础,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社会组织,把人民群众按市场化要求重新组织起来,使党群工作在新的平台上推进。

与此同时,创新基层党的领导体制。张希贤认为,今天的城市城镇,居委会和城中村、近郊村的党组织,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需要,应当创新城市基层社会党的领导体制。农村的青壮年主力走了,年轻党员和积极分子队伍进城了,许多农村党支部已经无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因此也可依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用农村社区党工委逐步取代村党支部。

比如,一些地方探索创建了社区“大党委制”,在城市拆迁和城中村、近郊村的改造过程中,避免了群众的震荡;
一些地方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力图满足农村群众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实践证明,党群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是党在基层的领导体制问题。因此,新时期党群工作,必须有体制创新作保证。”张希贤说。(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也是靠群众工作发家的。实践证明,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背离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违反群众路线,放弃群众工作,改革就会失去支持,发展就会失去动力,稳定就会失去基础,社会就会失去活力。

胡锦涛同志提出,既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又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这为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一,通过发扬民主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要全面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扩大群众对政务、财务和其他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第二,通过办实事好事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具体行动中,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

第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沟通情况,增进了解,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通过示范引导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要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响群众、示范群众、教育群众。要注重发现和总结先进典型,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根据安排,今天我和大家起学习的一起交流的题目是《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这个题目比较大,内容也比较广,我觉得今天 我在这里交流这个话题好像点不妥,因在坐和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事都比我更有经验,我在这谈一些肤浅内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我觉得先是要做好村干部的工作(为什么这

样讲呢)因为村干部他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的政策需要村干部去宣传去落实,下面群众的所思所想需要他们带上来,如果一个基层村部的思想没通,下面群众的工作就难以开展,难以沟通,更谈不上群众工作怎么样的做的更好。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计划生育工作,有些村上村干部的家属或本人违反了的都不去征收社抚费和落实节育措施的话,那么村民怎么会先行呢,说明他本人的思想就和政策相低触。又比如说现在的这农村低保的评议,有些村干部给自已家属评低保,那么村民会不会有意见呢,如果确实困难的,或是天灾人祸的,本村的村民都可以接受的,除此之外,群众就想不通,他自己当村干部,还给他爸,他妈评这个低保,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啊,这一点高陂村林村长是做的比较好的,在开代表会时村民代都评里给他父亲,因当时他父亲得了重病,花了好多钱根据我们低保政策看了3万元以上可以吃低保的,但他还是把指标让给了其他贫困人员,还有我们南溪村的李村长也是做的很好的,评议团的成员评到了他父亲,但当时在会上他就表态自已家父亲不要,让给其他人。但有些村干部就不同了,他不但爸妈要吃,还有什么叔,大伯都要吃,前年我们搞整治活动去他们村上户,调查情况后他怕取消他家属低保,找到我讲,有点带命令式的口气对我说兰所长,我看他们二户

的低保今年也只剩下二个用季度了,我觉得这个通过了大家评议的,又没有什么意见就发给他们,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据我了解,大家也是评给他们家属和亲属,因为村小本来代表和党员就不多,怕得罪他,没有办法,但是他自己应该对家属和亲属讲不要写申请,或评到后也做个解释让出来,这样村上的工作也更好做了,前年我们搞整治取消了,据说他就换种方式享受。我觉得如果这个村干部的私心太重太不公平,不公正的话很多矛盾纠纷也会随之而来,所以说要做好这个群众工作的前提关健要先做好村干部的工作。思想思路一定要通,与国家政策要同步。

二、做好群众工作要有一种意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我们要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我们对老百姓的感情深不深,关键看我们的服务意识强不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较为集中,尤其是贫富分化问题较为突出,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存在着许多社会矛盾。(就象首先讲到的低保问题,有些生活条件好的享受倒了,相比之下生活困稍微困难因在当地不会做人所以评不到低保),也就会存在着许多社会矛盾。我们与群众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发自内心地体会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对象,质问我们,我们的钱怎么又少了,你又扣倒哪子去了啊,湖南的标准都比我们高多了我们怎么敢少的钱?你们政府的人真坏。在接过他的折子仔细的一看,钱早就到了折子上取到用完了啊,只慢慢地给他解释,说老人家钱几月几号就到了你账上,你记得么,几月几号又取了多少钱,所以折子上现在没有钱了,下个季度的钱要几月几才到。哦,他又接着说:你们发钱标准的文件我要复印,

叫我儿子到网(芒)上去查。听到他讲老人家讲这个芒上是又气又好笑,只好耐着性子,慢慢的解释。以一张笑脸,一张凳子,一杯热接待好来所办事的每一位对象,你不耐着性子,不服务好,让他满意而归的话,搞不好他老人家就昂昂当当跑到这跑到那乱反映情况去了,关键是讲又讲不清,这样影响又不好,上次有一个永庆村优抚对象不分清红皂白,走到民政局,信访局搞得我们和财政所够解释了。所以说我们做群众工作要有一种好服务的意识和好的服务态度。

三、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精通政策 对待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减少随意性。讲到政策我们村干部他不是不懂政策,好多事他就怕得罪人好多时候遇到难做点的点事他们就一指,你到镇上去,就象现在的民政工作,以前的救灾资金不要通过“一卡通”有困难的群众来申请要求救助时,通过审核后可以给批

二、三百元,那么现在有困难的群众找的来村上公章一盖,情况属实,那我们接到不管他是天灾人祸还是生活困难的都只能做好解释工作,其实我们早就和村上讲了,确实有困难要求申请救助的,镇上分配救灾资金后你们村帮他解决点,村上接到申请解释好,人情也做了,但是村上基本都不会那样做,都是你到镇上去找某某,这样我们工作量无形的增大了好多。就像前几个星期曾溪村一个精神病把自己的房子烧掉了,他妈妈找到我们所里哭哭啼啼要我们出钱帮他建房,反正自己是一分钱都没有的,我就只好做好政策的解释,等下次有救灾资金给你重点考虑,明年有低保户建房的优先考虑你,讲了大半天也没用,没钱就是不走,因他老公得重病也借了好多钱,又死掉了,也确实困难。最后我也没有办法,只好找到村上叫村上先垫钱帮他建简易的房

子。

四、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关心群众 一句话就是关心群众衣食住行问题,也是做好群众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
关注民生民利,确保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我们镇上在开人大代表会镇长在报告里面讲到的几件事,比如做广场啊,装路灯啊,说明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了,也就是关心群众。民主权利进一步保障;
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变化。我前年在民政局里开年终总结会李晓楚县讲到我们做民政者工作要充满热情,对群众要满怀真情,要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只有你真心去和群众交朋友,他们才会把你当做朋友,当亲人。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做群众工作的道理也是一样。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了解群众,善于和群众交朋友,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把群众当亲人看,是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体现。感情是装不出来的,而是长期、经常深入群众中摸爬滚打培育出来的结晶。有了亲近群众的感情,人和人之间就多了份坦诚,社会就多了份和谐。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既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确了方向。

一、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党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与群众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发展史。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须要明白不是群众离不开干部,是干部离不开群众,没有群众的支持,就等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心里一定要装着群众,做什么事、开展什么工作,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到亲民、爱民、敬民、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才能永葆党的坚强的生命力和执政基础。

二、具备必要的能力素质

做好群众工作,除了要具备主观上的思想认识以外,在客观上还要具备学习创新的精神、履职尽责的能力、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做好群众工作要永葆学习创新的状态。经常学习法律法规、学习部门业务、学习本职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明白学无止境,懂得自觉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做到每天多学一点,每天都有进步。做好群众工作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年轻干部要培养基本的能力素质,首先要有政治素质,其次要有职业素质。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不仅要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还要具备解决、分析、协调处理群众问题的能力。能力素质的提升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作为年轻干部要肯于付出,不断地磨炼自己,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要锤炼脚踏实地的作风。年轻干部要牢记“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稳健”。当前,有的干部好高骛远,好大喜功;
有的光说不练,摆花架子;
还有的不敢触及矛盾,遇事绕着走,不愿意亲临一线靠前指挥,这些都是作风不实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中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学会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好群众工作要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担当就是一事当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一项极为重要的素质,是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体现,是一种政治品质。一言一

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作为一名尽职的党员干部就要有“干事之心、为民之意、担当之气”。关键时刻要勇于担当,勇于“拍板”,这样周围人才会把你当作依靠,你才能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

三、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

解决群众问题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对象,从理念、制度、机制等多方面创新。从抓思想意识入手,统一思想、凝聚民心。作为基层干部要善于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让群众了解上级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工作动态,认清发展形势,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学会用群众的语言、群众思维进行平等对话,以群众关注的话题、容易理解的语句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让群众信服和认同,从而感染群众、凝聚群众。依靠强有力的组织,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一个坚强的组织做后盾,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作支撑。严格执行村内重大事项向片长报告、村级公章由镇统一代管、农村财务专项审计等制度,村务工作认真履行相关程序,做到依法依规行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我们广大干部在增强制度意识的同时,需要切实注重把制度规定转化为自觉行动,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强化法律约束,运用法律手段、坚持依法办事。束之以法、立之以信。解决群众

问题,需要按原则办事,运用政策、法律手段,坚持依法办事。越是群众关心、事情重要、矛盾突出的问题,越要坚持依法办事。

如何做好驻村干部乡镇领导和机关干部主动与一些村结对帮扶,开展调研,进行分析,收集村民困难,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帮助里出点子,发展村级经济,帮助村民摆脱贫困。这样的干部我们称其为驻村干部。驻村干部是乡镇机关联系村的重要纽带。我乡八个村都有自己的驻村干部,他们都在努力的为所在驻村的老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这些驻村干部就是联系乡政府与村的重要纽带,把政府的政策、精神落实到每个村,把村里的实际情况也反映到乡政府,这样乡村的信息交流就顺畅的,从而能更顺利的完成各项工作,切实有效及时的为老百姓服务。作为一名驻村干部,除了乡镇上的本职工作要搞好外,也要搞好驻村工作,如果简单的以为仅仅当个上传下达的“传话筒”,那就简单。但是,如果真要把驻村干部的职责尽到位,协助村支两委、以及其他村组干部把一个村“治理”好,发展好,建设好,那就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了。一个好的驻村干部,能指导、协助、督促村上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使先进更先进。即使原本是个班子懒散、工作抓不起来的后进村落后村,只要有一个好的驻村干部帮助,也可能很快扭转工作局面,后进变先进。反之,一个工作方法不恰当,工作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驻村干部则可能使好村变“坏”村,先进变落后,落后变瘫痪。说起驻村干部就不得不提沈浩同志了,沈浩式的驻村干部是每一个驻村干部的学习榜样。无论我们从沈浩事迹报告会上还是新闻电视里,我们可以看到,沈浩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他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生命献给了小岗村,首先他是一名贴心的驻村干部,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完全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去。很快把自己转变为“村里人”。他是一名党忠诚的驻村干部,沈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他在小岗村修路,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办村级企业,为老百姓致富。如果每个驻村干部能像沈浩一样成为一名“村里人”,那么我相信他必然是受老百姓爱戴的驻村干部。我们需要千万个像沈浩那样与村民贴心、对党事业忠诚的驻村干部,我们更需要千万个像沈浩那样全心全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呕心沥血的驻村干部。怎么当好一名驻村干部,怎么当好一名沈浩式的驻村干部。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驻村干部要把心放到村里,沉下心,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下去不是做样子,而是要真心实意地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村发展经济。如果我们不心沉到底,浮在表面,就不能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就不可能针对村里实际,为村里的经济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常到老百姓中走。这一点是当好驻村干部最重要,最起码的环节。驻村干部不要怕走路,不要怕流汗水,尤其是像我们乡这样的山区乡镇,道路曲折难走,我们要舍得用肉脚板走路,要经常步行“走村入户”。虽然身份是乡镇干部,是拿国家工资的公务员或事业干部,但是,只要组织上安排驻某个村、当某个村的驻村干部,那就应该放下“国家干部”的架子,实实在在为全村人民跑路,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一些驻村干部晴天怕太阳晒,雨天怕路滑,天热怕热,天冷怕冷,不主动去辖区内村民家常跑跑,不积极去农民的田地里常跑跑,而是“没有人安排工作”时就待在村办公室或乡镇办公室里“磨时间”。事实上,常钻老百姓家,常和农民拉家常,你才能体验农民的生活,切身、真实地感受到农民的疾苦、农民的需要和农民的呼声,发现问题,学到知识,快速融入所驻的村,对所驻村的大事小事了然于胸。不常走村入户的驻村干部,老百姓是不欢迎的。有的驻村干部,名义上驻某村干了一年两年,但实际上对所驻村的农民认识不了几个。你不认识老百姓,老百姓也不认识你。彼此都不认识,驻村工作肯定做好的不好。二是要主动走到村民当中去,成为一名“村里人”。一个好的驻村干部,是村民接受的,喜欢的,欢迎的。驻村干部,就应该放下“国家干部”的架子,说农家话,吃农家饭,做农家事。别嫌村民的茶水看起不干净,嫌弃村民的板凳脏,村民的铺盖可能有虱子。如果一个驻村干部当到这个份上,村民有话,第一个想到的是给你说;
村民有事,第一个想到的是找你帮忙;
走到任意村民家,给你赶忙端板凳,留你喝杯酒吃顿饭,那么,这个驻村干部就算当好了。与村民的关系怎样才能达到这么融洽呢?这酒需要驻村干部真心对村民好,真心对村民热情。下到村里,要热情主动和每个与你相遇的村民打招呼,递支烟,唠嗑两句家常,看见农民在扯草就帮忙扯一会,看见农民在背东西就扶扶背篼,村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力去帮忙,从一点一滴做起。总之,惟有你把村民当朋友,村民才会把你当朋友。惟有你和村民是朋友了,你这个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才“耳聪目明”。三是和村组干部关系处融洽。驻村干部不能把村上的大小事情都包办了,就会招致村社干部的反感、排斥。所驻村的干部都反感,不配合,那驻村工作肯定做不好因此,驻村干部必须摆正自己和村干部的位置。村支两委干部、组干部、全体村民才是治村真正的“主人”。驻村干部起到建议督促的作用,对村里的重大事务要建议、引导,要监督村社干部结合实际落实好党和政府的政策、工作;
同事驻村干部要亲自与村干部一起处理村干部难以解决的“尖锐问题”。四是驻村干部常去主动参与解决村组、以及村民之间的矛盾、问题。一个村,一个组,基础设施建设、党建、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发展的过程中总有层出不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驻村干部怕矛盾、怕解决问题、患上了“农村矛盾问题惧怕症”。确实,农村的矛盾和问题,有时很复杂,有时很尖锐,不是想象那么容易解决。复杂时,感觉如同乱糟糟一团麻,千头万绪仿佛理一万年也理不清;
尖锐时,感觉剑拔弩张,脏话、拳头似乎一触即发。当驻村干部,不仅不要怕“矛盾、问题”,而且还要把参与解决矛盾和问题看作是锻炼自己,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的好机会。我们不要回避矛盾和问题,一定要迎难而上。在一次次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学到知识,锻炼和提高能力。如果不去解决所驻村的矛盾和问题,那么驻村工作时不成功的。五是努力加强党的建设。驻村工作队应主要抓好村党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的政治学习,强调先锋模范作用、强调先进性建设、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注重把那些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发展为共产党员,多听取村里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真正有能力带领本村农民致富奔小康,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为老百姓致富的动力。最后,驻村干部还要特别注意向村组干部虚心请教。农村中,很多村社干部是很有工作经验和方法的。可能他们没有什么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说话做事不文雅,甚至可能有些不文明,土里土气的,但人家解决问题的土办法却能够办成事。可能他们讲话,抓工作,有时话语虽然粗鲁一些,但老百姓能够信服这些话。而如果一个驻村干部老打官腔、老说书面语,老百姓不一定能够接受。我们要勇于向可能不认识字的农民学习,要向穿着朴素的村组干部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向我们身边的每个干部学习,每个农民学习。驻村干部要有一颗对党对人民感恩的心,与群众打成一片,讲村民想讲的话,想村民想的事,做村民想做的事,与他们一起喝粥,一起下田,坐在一条板凳上聊天,挤在一个炕上唠嗑,这样我们才会收集到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到村民真正需要什么,在政策上我们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让我们的“驻村干部”真正地成为“助村干部”,那样,既是群众的幸事,也是党的幸事。也相信我们**乡的每一位驻村干部一定能够切实的从平时的工作中,一点一滴中,为所驻村的村民们排忧解难。

乡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总结讲话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乡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乡镇是接触基层群众,沟通群众,了解群众生活的最直接的渠道。乡镇干部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乡镇干部如果能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就能从基础上,自下而上逐步改善与群众的关系,积极探索出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乡镇干部做好群众工作,领导干部要放下身段,擅于与百姓拉家常。

作为基层党组织,乡镇干部有更多与老百姓接触的机会。农村工作有着其鲜明的特色,农民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新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乡镇干部走近农村,与农民交谈,就会知道村里发生的新鲜事,知道农民现在生活又有哪些新的要求,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很多有经验的乡镇干部都愿意与农民打交道,将村民的想法记下来,能够促进工作有更大的进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矗

乡镇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要充分利用群众工作站等途径密切干群关系,工作总结《乡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各地的乡镇因地域的不同,有点乡镇所辖村子较多,分布范围广,想要经常到每一个村子了解群众生活状况,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了群众工作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乡镇干部在这方面的困扰。群众工作站将领导干部分派到各个村,该村的日常工作和党建方面的工作一般都由包村干部负责。通过包村,领导干部每个月在群众工作日都能够到村里坐班,一来省却了群众跑乡政府的麻烦,二来也提高了乡镇干部的办事效率。乡镇干部利用每个群众工作日到村里了解村里当下发生的事情,知道村民最想解决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这都体现了乡镇干部关心群众的一份真心。在给村民把事情办好的同时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

乡镇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要在接访上面下大气力。

都说“民无难处不上访”。因此,乡镇干部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在接访方面下一番大气力。信访工作其实对每一位乡镇干部而言都是一件“苦差事”。群众来访,有些是因为政策不清,有些是政策清楚但是村干部没有将政策落实到位。乡镇干部在接访时,首先要热情礼貌,群众来访是因为信任政府信任干部才来到,就是为了能够解决切实困扰他们的问题。其次是要耐心讲解。群众来访问题有的比较严重,比如城乡建设中涉及到拆迁改造,有的可能只是因为群众对于相关的政策不熟悉造成误解的事情。群众来访,无论事情大小,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乡镇干部接访时,都应该尽己所能,耐心细致地稳定好群众的情绪,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将政策性的东西给村民讲清楚,将群众的困难竭尽全力解决到群众最满意的水平。

做好群众工作,乡镇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如果乡镇干部不能够做好群众工作,就有可能使工作处于被动,对推进今后的各项工作就有可能形成障碍。习近平同志强调“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旨在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断加强和改进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以期更好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做好乡镇一级的群众工作,有其实施的客观困难,但是只要能够发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将群众工作做实做好。群众工作无小事,作为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乡镇一级政府,干部的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得见,我们常说“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体现在乡镇就是要深入群众,擅于同群众拉家常,擅于解决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擅于给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就是“水”,为群众做实事、办实事、解难事,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干部就能顺风顺水地开展好工作,开拓工作的新彼岸。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对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我们要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探索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因此,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农村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个人认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抓观念教育,思想上适应。要强化思想观念教育,磨刀不误砍柴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从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创先意识,提高党员的党性认识,在做好群众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做群众的尾巴,争做党委、政府的眼睛,从思想上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其中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树立大局意识,讲原则。所谓“大局意识”,说白了就是坚定小局无条件服从大局,在关键时刻,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强化以村为主的思想主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严厉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发生。要珍惜目前为之奋斗的大好形势,珍惜好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树立服从意识,讲党性。作为一名党员,服从是天职,在任何条件下要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党委的各项决议。基层干部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献给组织”,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干部是应该被肯定、被学习和被推崇的榜样。

(3)树立责任意识,讲纪律。“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一位同志都有自己职责所在,在其工作岗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位一天,就应该尽一天的责,做出一天的成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发扬螺丝钉精神,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4)树立团队意识,讲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形象体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

(5)树立创先意识,讲效率。

“脸是自己的,面子是别人给的”,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也没有绝对的公平,你要想这个世界对你公平,就要靠自己的能力,逼着这个社会对你不得不公平,正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基层干部要树立创先意识,要有拿得出手的“核武器”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说话、服众。

2、抓坦荡做人,品性上适应。古人云,任人唯贤。十个手指有长短,人的能力有大小,这个不能强求,但是做好基层群众工作要始终把坦荡做人摆在显要位置,从品性上着手逐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具体为:

(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它的意义在于,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人要始终经得起长时间的反复检验。毛主席提出过“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至今日,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它仍然具有思想指导意义,它始终告诫着我们忌在鲜花、掌声中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要时刻清醒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才能始终密切的联系群众,始终保持稳步前进的步伐。

(2)坦荡做人,不搞阴谋。做好群众的当家人,不当背后的阴谋家。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分歧和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凡是有益于更好的开展工作的异样声音,我们都应该欣然接受,并加以讨论,将之更好地践行于工作中,推动工作的开展。当然,我们始终拒绝阳奉阴违的歪风邪气,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当好群众的当家人不指望你有多大的本事和能耐,最起码要有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风度与气量,要懂得善待和理解他人。

(3)真诚待人,不拘一时。人要懂得善于发现并挖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始终把握真诚、真情、真心的待人原则,无论是对待群众,还是共事的同事,切勿因为一时的错误,而否认所有的努力,人无完人,允许犯错误,重在改正的态度和行动。在开展群众工作中也是如此,不能因为某位群众对你有过负面想法,就对其处处针对、处处为难,这样只是进一步将干群联系越推越远,误解不断加深,留下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而已,身为基层干部,得罪人的事多,

发生冲突的事件不少,但要有容人容事的肚量和气魄,有以德报怨的宽容和诚意。

(4)廉洁从政,不越雷池。基层干部要争当经济上过得硬,作风上站得住的实在人。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更好的加强自我约束,手脚不净,形象不好,缺乏正气,在做群众工作时,抓不住人心,服不得众,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底气不足。所以,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长期严格自律,廉洁从政,不得不该得的利益,不交不该交的朋友,清醒的认识到“嘴稳、手稳、身稳,处处好安身”的道理,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面对面地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5)服务群众,全心全意。“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谁都会喊,但真正能做到实处的却不那么容易了。当前的形势,自上而下各级党委、政府都在转变行政职能,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作为我们最直接和广大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更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
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
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人都是有感情的,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
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相处就会融洽,办群众的事情就会自觉,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
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
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
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这样才会真正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3、抓模范带头,能力上适应。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7月1日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提到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1)工作作风严肃认真,雷厉风行。我镇始终坚持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时以思想育人,以作风建设为重,正所谓“成也作风,败也作风”,要有效保证工作执行力,就必然要求工作作风严肃认真,消除带队伍失之于宽、失之于疲、失之于软的现象,坚持作风建设常抓常硬,打造一支讲忠诚、乐奉献、创业绩的坚实团队。

(2)建章建制发扬民主,严格执行。“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始终严格坚持以制度管人,

按制度执行。行政工作其实就是社会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出效率、出水平。要依法依规办事群众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度。

(3)工作方法科学严谨,突出核心。在工作过程中,始终突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在党的领导和指导下,切实有效的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针对不同工作的特性,求同存异,制定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

(4)重大问题认真把握,科学决策。基层工作是盘大杂烩,什么都要管,什么都涉及,但在繁、杂、细的工作中,要注意对重大问题认真有效的把握,始终突出“稳定工作高于一切,计生工作不打折扣,国土工作不容有失”的工作重点,“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事关民生问题,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科学做好决策。

总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常常是发生在身边的诸如住房问题、吃水问题、子女就学、市场物价、看病就医等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他们判断干部的标准,也是看谁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具体实际问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对群众来说则都是大的不能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则不但直接影响到群众情绪,解决不当还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所以,切不可漠然视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重要的是要怀着对人民众无比深厚的感情。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我们的一切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成功。因此,要像尊重父母那样尊重人民群众,像爱护父母那样爱护人民群众,高度珍惜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财富,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做人民群众之所求。要看到,有时候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干部的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不起眼的举动,都会让人民群众从内心中感到温暖,甚至终生不忘。

如何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胡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讲话,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首先,要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重要性。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全面建设中国特色新农村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一切工作的顺利离不开全党、全社会的努力,而群众工作是这其中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做好,才能调度群众积极性,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刻不容缓。

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要不断学习,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民自身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形势下,掌握好党和国家制定的对于农村的帮扶优惠政策,熟悉涉及土地/计生/选举的法律法规,还有经济、农业和规划知识。二是强化责任心,要善于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为群众着想、为群众造福,办“顺民意、解民忧、慧民生”的实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要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工作。落实习近平关于“三实”、“三深入”要求,即“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将党的优惠政策深入宣讲,将群众利益诉求向上反映,搭建连心桥。

总之,作为基层领导干部,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做好群众工

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针对性和实绩。

做好当前群众工作——调研报告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关系着改革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是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风云变化的世情和日益复杂的国情,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按照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组织的“素质提升班”社会调研活动的要求,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群众工作现状

近年来,**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战略,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趋势的工作方法,推动全市群众工作良性向好发展。**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开展“争创创新工作、真抓实干的标兵;
争创严守纪律、服务大局的标兵;
争创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的标兵”活动。不断强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把群众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批民生问题得到了集中解决,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许多工作离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有不小差距。要把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当前群众工作的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社会矛盾急剧增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给当前群众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群众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居住条件、生产条件、生活环境、

政府服务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群众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追求幸福生活的要求日益强烈。二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深化,群众的参与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监督意识和综合素质明显增强,群众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益越来越重视,群众民主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政府工作的意识逐步增强。三是由于对群众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不够,出现层层上访,越级上访的现象。四是政府对与群众的沟通还不够,对群众诉求的反馈不及时、互动还不够,特别是对关系民生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向群众宣传解释说明不够,引起群众的误解。五是当前群众工作还不完全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需要,个别干部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愿意也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引起群众积怨和不满,伤害了党与群众之间的朴素感情。一些群众反映的利益问题,一时还得不到解决。

三、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对目前群众工作的调查研究,结合新时期的实际,可以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从不断探索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方式和途径、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出发,在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内容范围、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使群众工作的内容更加广泛、方法更加新颖、途径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

1、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推动群众工作上新台阶,为实现“**”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把满足群众需要作为第一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二是要切实关心群众疾苦,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作为第一任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三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群众工作的实质,说

到底就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党和政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

2、切实保障群众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利。一是要切实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权利。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进行酝酿协商,对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增进决策的透明度,使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意愿。二是要充分保障群众对决策执行环节的监督权。采取政务公开以及电视、报纸等传媒形式,定期向群众公布决策执行情况,让群众充分知晓执行进度、存在的问题。三是要充分保障群众对决策执行效果的评议权。进一步发挥群众评议的作用,采取定期、不定期、第三方评议等方式对机关效能、规范化服务、部门工作以及重大事项执行效果进行群众测评。

3、进一步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一是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信息系统。坚持村民代表恳谈制度,充分发挥民情信息员的作用,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有关群众思想、工作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二是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反映的民意。各级干部要着力培养新闻意识,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在民意反映、参政议政上的积极作用,对新闻媒体刊登的群众来信和短信平台反映的重要信息进行梳理,做好正确引导和管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健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坚持和完善区、镇街党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领导接待日具体安排要向群众公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4、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问题。 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政府工作的责任所在,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一是要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创

业就业工作,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努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要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每个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现实问题。关心群众的生活,既要解决那些关系全局的大事,也要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琐事、难事、小事,将问题做细做实。三是要更加关注困难弱势群体。关心群众,关心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众;
为群众谋利益,首先要为困难弱势群体谋好基本生活。如果他们的困难解决不好,不仅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还会诱发一些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因此,一定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基层、投向困难群体,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帮贫扶弱、救难济困上,其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向普惠型转变。

公安群众工作

作为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个社区民警,最主要的就是和老百姓打交道。如果没有群众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恐怕群众工作做起来会很难,往往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老百姓长可能还会埋怨你。因此就迫切需要提高民警处理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方法,这样才能创造和谐警民关系,推动公安群众工作的顺利发展。

为此,我们特别进行了3次实训。实训中,通过我们亲自模拟表演设定的情形,我们对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如何为群众办实事有了一定的体会

第一次我们实训的内容是敲门。在这次实训中,我们全班分成7个组分别进行模拟。模拟的内容是民警为了工作而去走访群众,应对各种反应,沉着应对,敲开群众的大门,当然更要敲开群众的心门。实训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或是劝说,或是引导,我们逐步做好开门人的工作,成功的敲开群众的门。第二次实训的内容是接待。在这次实训中,我们给出了好几个场景,如鱼塘断电了要求民警解决,小孩丢了钱包来派出所报案等等。民警面对不同群众提出的不同问题和要求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应对。第三次则是调解纠纷。演习中,民警采用了各种方法使原本有矛盾的两个人解除矛盾,平息事态。通过三次实训,我收获良多。实训中,我不仅体验到了群众工作的艰难,也掌握了一些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结合实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做好群众工作,耐心是第一位。在现实中,很多民警对待群众的态度是冷漠的,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毫无一点亲和力,让群从有一种陌生和遥远的感觉。有的甚至态度十分恶劣,这也是为什么群众对公安有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导致警民关系越来越紧张,民警在做工作时也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困难重重。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拉近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要让群众信任你,亲和你,理解你,就必须要做到耐心。俗话说,微笑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把利器。不管群众是什么事,什么态度,一个微笑往往能让他们的火气消了大半。火气消了就会冷静下来,工作也更好做,群众也会更容易接受。反之,不但会让群众质疑,更可能火上浇油,给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的调解纠纷实训中,出现了双方各执已见,争论得很激烈。这时民警应当耐心地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意见,反复调解,直到他们解开心节,而不应当嫌麻烦,打断他们,或者直接对一方进行处罚,生硬地制作一个调解书就完了。有的组经过调解,当事人虽然当面同意和解,但是却说回来再算帐,这样,其实民警的工作并没有作好,调解也名存实亡了。

二,做好群众工作,尊重也很重要。一个请字,一声您好,一句您放心都会给群众打上一针宽心剂。群众感觉得到了尊重和理解,自然就会配合民警的工作。全国民警模范李国安第一次来到他的小区义达里的时候,一个年长的人都不让他进门。但是他借“请教这的文化”的名义,让那个大爷感到了民警对他的尊重,主动请他进门。就这样,在对老百姓的尊重中,李国安敲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门。在我们敲门和接待的实训中,有些群众态度生硬,一副不配合的样子,几句您放心,麻烦您,谢谢您就让他们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民警对群众客气,群众自然会以同样的态度回应你,警务工作在这种相互尊重的关系下则更容易进行。

三,做好群众工作,要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群众的角度为群众思考,会让群众有一种安全感,会觉得民警理解他的处境,会为他从心里解决。比如在接待实训中,民警表示自己理解鱼塘断电对鱼塘造成的损失,并表示会尽力帮其解决,这样就让其在心里上平静很多,会对增加对民警的信任感。

最后就是要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说的再好,态度再诚恳,不能为群众办事群众也不会相信你,依赖你。久而久之,群众对这种现状产生了麻木,甚至抵触的情绪,便不利于民警做好群众工作。影片《民警王法金》中,盗窃现象时常发生。王法金面对群众的怀疑,却还是真心想着为群众办事,发明了“黄手帕工程”,防止车辆被盗的“落地生根法”等利民点子,最后终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群众工作的确难做,正所谓众口难调。一个人一个脾气,民警做好一个人的工作已经不容易,更何况一个社区有几百上千人。但是群众工作也好做,只要民警真心想和群众沟通,真心想为群众办事,那就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可以说,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要做好当前群众工作,首先要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理念。在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把富民作为第一导向,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为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做到真懂、真信、真用。

二是要做到充分尊重群众。既要尊重群众的现实利益,又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着重从制度层面入手,进一步改革完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做到“三个在前”:把群众要求想在决策之前,把群众工作做在执行之前,把群众利益落实在实施之前。要真诚服务群众。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既要着眼长远,使社会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又要立足当前,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和自身生活的幸福感。要重点办好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关心帮扶困难群众生活,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三是要学会引导教育群众。不断提高引导教育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经常研究社情民意,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学会用法律、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理顺群众情绪,善于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人的思想特点开展群众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法律宣传教育,严格贯彻《信访条例》,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四是增强自身形象感召带动群众。坚决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群众相信的,自己首先要信;
要求群众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感召和带动群众。

如何做好群众信访工作

群众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经常性的工作。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在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一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的观念。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广大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和对党委、政府解决问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往往以信访形式反映利益诉求。这就需要我们把信访工作放到群众工作中去思考和把握。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的观念,做到与群众身近、心近、情近。带着深厚感情,深入基层群众,与群众交朋友,了解群众企盼,掌握群众诉求,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二是要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解决群众利益诉求时,坚持换位思考,从群众乐于接受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要用心帮助群众分析问题,找准症结,分析反映问题的合理成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解决了水务系统退休职工工资问题、双墩镇拆迁安置等一批遗留问题。坚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不拖、不等,不搞“缓兵之计”,不回避矛盾。对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折不扣立即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对家庭困难的上访群众,给予热情关心和积极帮扶;对存在合理成分但政策法律没有依据的,在不引起攀比、不产生新矛盾的前提下,积极制定出台政策。

三是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要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做到群众乐于接受,问题易于解决。同时,切实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尤其要坚持县乡领导干部定期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完善绿色邮政、热线电话、书记(县长)信箱等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要根据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带头“上线”和“触网”,搭建联系群众的新平台。要整合民政、司法、公安、国土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部门的力量,实行联合办公,现场解决问题,把接待大厅变为“群众之家”。

四是要切实加强领导。要坚持把群众工作放在第一位。定期听取群众工作汇报,收集梳理群众反映的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研判,做到见微知著。要坚持科学决策。对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在决策前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要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坚持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办理流程、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具体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公开透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做到言而有信、取信于民。

1.浅谈基层公安派出所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公安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做好群众的工作,群众工作做好了,可以及时发现违法犯罪活动,减少案件和事故的发生,搞好安全防范工作。因此基层民警要学会做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是基层派出所民警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那么,派出所民警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呢?下面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民警明确责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自己看成是群众的一员,以干当小学生的姿态向群众学习,要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尊重群众,使群众有话愿意向我们说,有事愿意同我们商量。在工作中实现“人民警察爱人民、人民警察人民爱”的新型警民关系。所以,基层民警一是把群众工作的指导思想定位于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高度。二是把做群众工作的支点定位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上。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要把做群众工作的责任定位在保一方平安、举一方经济、倡一方文明、促一方繁荣上,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体察民情、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及切身利益开展工作。基层派出所工作内容多,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各个环节密不可分。所以,每个民警一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好引导化解工作。重点作好调查研究。明确热点;
针对热点落实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公关突破工作。重点要落实责任制。需要派出所解决的问题,要无条件的完成;
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取得领导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努力解决好。三是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作好服务工作。重点要立足岗位,切实兑现公安机关服务承诺,深入开展创满意活动。

(三)树好形象,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基层派出所民警民警形象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形象,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基层派出所民警一是防止“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潜在影响。人民群众对我们公安民警上饭店、下歌舞厅,看在眼里、疑在心里。基层派出所民警一定严格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决不能小看自己的一言一行。二是防止亲大款富户、疏普通群众的倾向。要严肃纪律,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三是防止只将索取不将奉献的现象。要自觉自愿的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广泛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整改,真正作到取信于民;
要经常深入到千家万户,融入到平民百姓中,使群众有困难能及时与基层民警联系。

(四)讲究方法,经常接触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人民群众是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深厚基础和力量源泉;
因为人民群众是治安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主要把群众发动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在派出所控制的社会阵地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更好的维护社会治安。所以每个基层民警一是下责任区广泛接触群众,要在村里多走、多路面,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身边,既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又震慑犯罪。二是经常到群众家串门。要在村干部家中,老干部家中、特困户家走访,要加强与辖区治保主任的交流,知其冷暖疾苦,排其困难忧愁。三是经常上门主动做轻微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引导他们走正道,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而言之,做群众工作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问题的,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认识,做群众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基层派出所民警,只要认真去做、用心去做、勤问、勤记、勤于积累、勤于总结,对问题要多动脑,养成勤于思考和积极探索的好习惯,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做群众的水平和能力,从而使我们基层派出所更有利于开展工作,更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2.浅谈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发布日期:[2011.10.10] 编辑:宣传处 点击浏览93次

作为基层公安派出所,每天都处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前沿,社区民警每天接触辖区中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与社区群众打交道。许多年轻同志尤其是刚刚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的民警,缺少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无法融入群众之中。作为社区民警该如何开展群众工作,又该如何进一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呢,笔者借此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望大家斧正。

首先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打牢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民警的思想认识决定着工作态度和标准。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社区民警要有一颗爱民之心,要始终怀有一颗对党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感情的爱心,要经常深入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围绕群众工作。人民警察来自人民,派出所民警尤其刚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的年轻同志,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在夯实思想基础、树立宗旨意识上下功夫,要自觉端正从警意识,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把社区警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为人民服务上,把做好社区群众工作标准,定位在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是否有利于维护公安良好形象,为民保平安上,只有宗旨意识树牢了、群众观念明确了、做群众工作的态度端正了,才能把握好做群众工作的正确方向,纠正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认识偏差,为做好群众工作注入不竭的动力,才能筑牢公安工作的群众根基。

其次树立积极进取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夯实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社区民警在责任区承担着组织发动群众、宣传教育群众、服务帮助群众和警民团结协作的重要使命。社区工作是一项需要具备懂政策、擅谋略、察民意、会组织、能交流、办实事等多种才能的复合型和综合性工作。因此,基层民警尤其是新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的民警,要树立积极进取意识,主动查找自身素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战略建设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快掌握做好群众工作基本功,在本职岗位上夯实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

一是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的学习,练好“硬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安业务工作的规定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政策法规意识、政治理论素养、法律业务技能。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解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在责任区开展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能熟练掌握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看问题准、讲事理透、定措施实,在为群众提供政策及法律咨询、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中让群众信服。

二是要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练好“内功”。社区民警在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为群众服务释疑解答,处理矛盾纠纷等活动中,均离不开“脑”和“嘴”。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民警准确捕捉群众诉求,迅速作出应对反应的基本功。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最根本的途径不外乎学习和实践。要认真学习哲学和唯物辩证法,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此外,还要博览群书,如管理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等知识,丰富和充实自己头脑,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
要学习和练习语言表达能力,经常朗读书刊和杂志,提高自身驾驭语言、正确表达思想的实际能力。要在学会耐心听取当事人双方陈述、辩解、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通俗的语言、典故、谚语、歇后语或俏皮话等与群众交流,运用风俗习惯、乡规民约、道德伦理、典故实例等易于群众接受的道理说服感化当事人,通过自身通畅得体、深入浅出的说教让当事群众心服口服,并且赢得群众的信服。

三是要塑造好人民警察形象和锤炼一身正气,练好“外功”。社区民警的外在形象气质,折射出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一个被群众信赖、说话群众爱听、办事群众放心的社区民警,必然是言行举止、行为得体、爱民亲民、廉洁奉公的好民警。因此,派出所民警尤其是新从事责任区警务工作的民警,要把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贯穿于日常的执法执勤和开展服务群众工作的点滴之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警容仪表是否符合人民警察的形象要求,检点自身行为是否存在“冷、横、硬、推” 或“吃、拿、卡、要”的问题;
要时刻铭记工作纪律和原则,常怀律已之心,常修为警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用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形象,秉公办案和热情服务群众的行为,以及沉着稳健的气度,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感染群众信服。

同时树立勇于创新意识,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具备了良好的愿望和素质,还不能算会做工作,只能算具备了一定基础和条件,还必须在勇于探索实践中创新,努力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砺炼和检验。我初为民警时,也曾向老同志讨教过做群众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老同志告诉我到社区干中学、学中干,实践是试金石,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具体问题时,运用的方法正确,采取的措施得力,取得的效果就好,由此可见实践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认为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应注意在实践中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社区民警要突出一个“勤”字。首先,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和脚勤。在广泛接触群众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尊重群众,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顺民意,做群众的知心朋友。经常深入社区与群众谈心交心,从中了解辖区的治安情况,听取群众的心声与诉求,学习群众的智慧,改进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要勤到群众家中串门走访,尤其要勤到社区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和居(村)委会干部、治保干部、调解干部,以及治安积极分子家中串门,知其冷暖疾苦,解其苦难忧愁,只有充分调动起他们参与社区治安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和提供情报信息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工作的合力。要勤上门做轻微违法青少年的帮育转化工作,在掌握违法青少年心理状态和违法根源基础上,落实行之有效的矫治措施,开展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消除社会治安的隐患苗头,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勤记。要对辖区治安管理情况、工作对象的思想动态、民间矛盾纠纷以及辖区群体访和个体访等不安定因素勤记在心、勤记在册,及时采集上传各种信息,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为妥善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准确鲜活的资料与数据。同时,要充分发挥网上办公优势,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再次,要勤思。要善于总结开展服务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得失,通过反思从中归纳找出带有倾向性、规律性的东西,不断改进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

二是社区民警要克服一个“懒”字。就是要求责任区民警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克服懒惰思想,对待群众的诉求、陈述和辩解要有耐心、细心,对待群众反应的情况要热心、留心,对待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要关心、用心。对待每个问题都不能漠不关心或者粗心大意,甚至敷衍了事。任何懒惰的思想都会给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酿成大的失误或无法挽回的损失。只有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主动回应人民群众交办的事情,才能真正践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的要求,赢得社区群众的支持与信赖。

三是社区民警要克服一个“怕”字。服务群众工作是一项细致、艰苦、繁琐的具体工作,需要付出许许多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在遇到棘手问题时,不仅会耗费难计其数的时间和精力,更有甚者还会遭遇到群众的质疑或投诉。这也是当前一部分社区民警不愿意多做群众工作、甚至怕做群众工作的原因之一。但是,“怕”不是人民警察的应有本色。有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练就成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克服“怕”字思想,迎难而上,在实践中磨炼;
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改进工作中不合时宜的方法和作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不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3.浅谈派出所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发布时间:2009-07-31 文章来源:赫山区公安分局 投稿部门:益阳市公安局

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公安机关的政治优势,对于派出所民警来说,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派出所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要体察民情,做到“三个围绕”

派出所民警工作内容多,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环节密不可分。因此,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围绕”。一要围绕对农民工返乡问题、金融海啸影响对企业发展等问题,要重点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化解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二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扎扎实实地立足辖区治安实际,组织精干力量及时予以整治,打出声威,打出成效;
三要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做好服务工作。要立足岗位,将“大走访”工作经常化,切实兑现公安机关服务承诺,深入开展创满意活动。

二要树好形象,做到“三个防止”

派出所民警形象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形象,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基层派出所民警要做到“三个防止”:一是要防止“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潜在影响;二是要防止亲大款富户、疏普通群众的倾向。要严肃纪律,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三是要防止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现象。要自觉自愿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广泛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整改,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要经常深入到千家万户,融入到平民百姓中,使群众有困难能及时与基层民警联系;
要心里装着群众,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要讲究方法,做到“三个经常”

俗话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是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深厚基础和力量源泉,是治安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要把群众发动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在派出所控制的社会阵地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以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所以,每个基层民警尤其是派出所民警要做到“三个经常”:一是要经常下责任区广泛接触群众,要在辖区内多走、多露面,提高见警率,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身边,既增强群众安全感,又震慑违法犯罪。二是要经常到群众家中串门。要到治保干部家中、老干部家中、特困户家走访,要加强与辖区治保干部的交流,知其冷暖疾苦,排其困难忧愁。三是要经常上门主动做轻微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引导他们走正道,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要摸清底数,建立“三个帐本”

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处在第一线的实战单位。基层派出所既要搞好群防群治,又要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所以,每个基层派出所民警要建立“三个帐本”:一是建立社情台帐。要对社区的重点部位、居民小区分布情况、行业场所、人员概况等一系列基础信息都要登记在册,做到心中有本帐,真正成为“活地图”、“活字典”。二是要建立帮教对象台帐。针对不同的性格特点、类别,落实帮教措施,切实掌握他们的新动向,以防重新危害社会和人民。三是建立矛盾纠纷台帐。要把纠纷当事人、纠纷原因、调解结果和不稳定信息记录清楚,从中总结出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经验教训,会同当地党委、政府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切实防范“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总而言之,做群众工作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问题的,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认识。做群众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基层派出所民警,只要认真去做、用心去做、勤问、勤记、勤积累、勤总结,对问题要多动脑,养成勤于思考和积极探索的好习惯,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开展工作,更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提高群众的满意率。

4.派出所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公安派出所是市、县公安机关直接领导的派出机构,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和纽带,公安派出所民警群众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关联到公安机关全面工作的开展。

目前,公安派出所民警在办理案件的工作中,由于管理松懈、监督不到位,导致办案行为不规范,执法不公正,随意行使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推诿扯皮、办关系案、人情案、刑讯逼供、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现象屡屡出现,导致公安派出所的群众工作难上一个新台阶。例如,老百姓有困难、有问题不愿意找公安派出所,能自己解决的尽可能自己解决,实在处理不了,就采取极端的方式,如地方宗族的械斗、集体性越级上访。

今年初,公安部提出了2006年是“基层基础建设年”。所谓“基层基础建设年”就是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真正增强基层实力,增强基层活力,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改变公安派出所民警不依法办案、不公平执法的现状,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现阶段,公安派出所民警在办理案件中怎样扭转这种局势,是我在调查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过程中,一直探索的问题。作为工作在公安派出所的我,针对这种不依法办案、公平执法的现状,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与同志们共勉:

一、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对公安派出所的各项工作要高度重视,确保民警执法工作的后勤补给,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趁着全国公安机关在开展“三基”工作,上级公安机关要向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同时,让群众积极参与派出所的“三基”建设,紧密警民关系。逐步解决乡镇派出所的“三无”(指无办公场所、无办案用车、无办案经费)状况。在落实过程中要注重特别困难的先解决的原则,从而彻底摆脱制约偏远乡镇派出所的发展瓶颈。让民警们安心的工作,不为后勤保障不足而费神,一门心思地做好群众工作,为辖区内的经济建设、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二、加强常用法律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民警的执法工作。上级公安机关每年在年度的工作计划中确保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来解决各公安派出所辖区内群众法律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一是购买一些常用的法律图书资料送到群众手中,图书资料选取时在内容要注重实用、通俗易懂,在形式上要图文并茂,事例要生动、典型、形象。二是责任区民警要定期到辖区给群众讲解法律的精神内涵,让群众自己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合法权益,处置邻里纠纷。三是让群众自己推选出在辖区内具有一定思想政治觉悟、文化程度的群众代表当执法评价员,对民警处理的案件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多种途径让群众参与到民警整个执法过程中,致使每一个案件都会得到一个公平、合理的处理结果,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公安派出所的领导、民警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自觉的履行依法、公平执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提高政治觉悟,积极的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提高业务水平。平时认真学习各种法律、规章知识,特别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刑事案件的程序规定、治安处罚法,注重实体与程序的统一运用,按照宪法的精神实质严格要求自己,在处理案件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把社会主义法制的精髓融入到脑海中。

三、转变工作作风。改变过去态度生硬,只靠压服不去说服,在工作中不断去学习去探索,总结办案经验,举一反三,领会法律的内涵,提高自身的办案能力,自觉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更好地为民服务。

四、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考核结果任用机制。首先,队伍建设以制度为保障,实行责任区民警首问负责制。对那些首次不依法办案的、对当事人不公平处理的民警要警告,两次以上的要给予办案民警和直接领导行政处分,结果严重的,一律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在平时办案执法工作中,群众反映好的民警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对结果作为晋级提升、评优先进、后辈干部考察的依据。再次,对那些在执法中不按法律要求,并屡次不改的民警进行系统内通报,通报后不改或不能胜任现职的,劝其辞职或予以辞退。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及考核的结果任用,进一步提高了公安派出所民警执法公正、公平的观念。

一个国家的发展要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法制文明同步进行,这样的发展才算真正意思上的发展。公安派出所民警依法办案、公平执法的工作做好了,一方面有效的预防、打击犯罪,另一方面更好地服务好群众。对于每一个在基层工作的公安民警来说,只有清醒的认识到依法办案、公平执法的重要性,才能在公安群众工作上拥有一片广袤的天空,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做出应有的贡献。

村干部如何当好群众领头人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干部素质,近期,青岛市委组织部举办了全市农村干部培训班,对全市后进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集中培训。根据安排,我带领我市10个镇的36名支部书记、村主任参加了第二期培训班。通过五天的学习,以及与支部书记、村主任的沟通交流,让我对当好农村干部有了全新的认识。

当前,村干部是全体村民推选出来的领头人,因此,村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富民、安民、育民。所谓富民,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生活;
所谓安民,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农村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所谓育民,就是正村风,提倡新农村道德风尚建设,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那么,村干部如何才能当好群众的领头人呢?笔者认为,村干部只有通过“四学”来提高四种能力,才能更

好的做好农村工作,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是学沟通,提高维护稳定能力。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如果一户村民常年没有村干部走访沟通,那么这户村民就可能在拆迁、征地等工作中成为钉子户。因此,村干部首先要学会与村民沟通,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及时了解村情民意,主动帮助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化解干群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在沟通中注意方式方法,抛弃官本位思想,学会尊重群众,谦虚谨慎,戒急戒躁。只有经常加强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了解,才能提高村干部的领导魅力,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理解和支持,村庄才能和谐稳定。

二是学管理,提高民主管理能力。当前,一些村干部虽然出力不少,也干了不少工作,但是村庄仍然比较混乱,甚至出现了群众埋怨干部不像话,干部埋怨群众不听话的现象,影响了村庄的发展。为此,村干部应学会管理,其中,主要学会用人管理和用制度管理。用人管理是指发挥农村党员在村级事务中的作用。因为农村

工作不可能光靠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一人干,要充分落实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等制度,调动起农村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协助党支部及村委会共同管理好村庄。同时,可以建立党员党性积分考评机制,用积分形式量化农村党员日常表现情况,从而激发党员参与活动、带头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用制度管理是指严格落实关于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如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发展党员制度以及民主日制度等。如果村干部在村级事务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扬民主,按照程序办事,那么村务工作就简单易行,同时也可以避免农村账目问题及村干部经济问题的发生。

三是学政策,提高执行政策能力。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有的村民掌握的政策法规比村干部甚至镇机关干部都熟练,一些惠农政策刚出台,不少群众就已经开始研究琢磨,而一些农村干部却后知后觉,在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因此,村干部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坚持学习政策,能够懂政

策,吃透政策,同时,还要注意政策的把握和运用,让政策为我所用,只有用政策处理问题,才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四是学经验,提高发展经济能力。这里的经验主要是指农村致富经验。当前,村民推选支部书记及村主任最终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过上富裕生活。因此,作为村干部尤其是落后村庄的村干部,不但要研究村庄实际情况,发掘本村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村庄经济,还应该走出去,通过学习富裕村庄的致富经验,确定好的致富项目,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只有村庄富了,村干部才能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关于如何做好群众安全监督工作的总结

安全工作是煤矿生产的永恒主题,而安全生产的重点在井下,井下生产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防不胜防。加之井下作业人员多,员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他们长期在脏累苦险、点多面广、比较分散的环境下作业,造成安全管理难度较大。根据集团公司近期四十多天发生七起工亡事故案例的学习和三矿放大滑事故分析,原因多是违章所致。领导安排工作的随意性、职工工作的随意性造成人的不安全因素尤为突出,。因此,让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在实处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公司所有基层工会虽然都在认真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的一系列文件及指示精神,在各生产单位广泛开展了群众安全监督工作,并在此项工作上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从抓此项工作的思想观念、工作力度、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三矿放大滑事故而言,未安排熟练工在作业地点,临时班长雷登建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管理经验,工人违章作业,事故发生归根到底都是人为因素。经长期观察结合工作实际,我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抓好群众安全监督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见解。

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过程中,群监员在 安全监督工作中的维权作用,因种种原因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不足使维权作用难以发挥。从工会群安全监督工作维权方面来看,有些煤矿企业把安全工作的重点和职责基本上是落在企业的安全部门和专职的安全员这些“正规 军”肩上,对于工会劳动保 1

护工作和群监员这些“保安团”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所不足,认为群众监督工作的作用不大,或可有可无,群监员队伍的作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认可,在维护职工自身的合法权利的基本条件和机制不够健 全,造成了群监员在劳动保护方面的维权作用难以发挥。

2、群监员“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思想使监督无从谈起。不愿监督的根本原因是部分群监员自身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着事不关己和不愿“得罪人”的思想干扰;不会监督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素养还不够硬,技不如人 说话办事自然就不敢大声,监督也就无从谈起;不敢监督的根本原因是机制问题,纵观当前煤矿企业班组的编制情况,群监员在编制上都属于班长管理的班员之一,切身利益与班组息息相关,尽管在职能上赋予了群监员监督管理的职责, 但现实工作中群监员的身身份依然很尴尬,造成了部分群监 员不敢监督的现象就在所难免。

我认为,在职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职工素质层次不齐,加之长期安全管理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差。公司对群监工作重视不足,群监员对自身职责不明确,甚至“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诸多因素下要想真正抓好群众安全监督工作,基层工会及团组织还得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从完善制度建设入手 过去我们抓群监工作,往往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的心理,也就是说,上级部门要求有总结,我们就写一个总结,要求有记录,我们就填写一些记录,要求定制度,于是定几个制度往墙上一挂就完事。其实不然,我们抓群众安全监督工作还要从观念上彻底改变,要真正把群监工作当作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坚固防线来抓,把群监制度真正当作安全措施来完善和执行。其实群监制度无外乎就包括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奖罚制度等方面。

我们制定的工作制度一定要细要严且可操作性要强,如工作制度必须要求群监员每班坚持在生产开工前、生产过程中、生产结束时汇报排查隐患活动、现场填写隐患处理记录等。坚持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每组织部分群监员、青冈员集中上岗进行安全巡查活动等。这样的制度既简单又便于操作,而在执行过程中又往往能体现出很好的效果。

二、目前煤矿专职安全 员的设置很难做到一个工作面安排一名安全员,他们基本上都是兼管一个片盘或几个工作面,而且工作面生产环境也随着生产的进度不断地变化,随时都可能出现安全隐患,除非每个工作面设置一个专职安全员跟班。而群监员则是8 小时 自始至终在一个工作面生产,对现场安全生产状况最了解, 哪里有隐患,哪里有不安全因素,他们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 让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管理必将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改变作风,充分发挥群监员履职能力。在开展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中,基层工会组织一定要严肃工作作风,要通过有力的制度执行,使群监员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履职能力。必须要求每名群监员,在井下生产过程中始终要以 预防 事故,严查“三违”和隐患为己任,认真填写每日履职记录,使查隐患,堵漏洞不流于形式,让安全生产真真正正落在实处。在井下开展安全预防工作,要突出群监员的井下安全预防作用,即做好对井下员工的查“三违”活动,如查出“三违”,工会组织要做好帮教工作。当然,基层工会还需要组织好、调动好群监员的工作和热情,让他们在工作中坚持严把安全关,干标准活,上标准岗,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还要能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观念,确实发挥好群监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第二道防线作用。

三、形式多样,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公司,虽然群监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年时间,各单位也为此项工作把该出的钱出了,该成立的机构也成立了,但由于种种原因,群监工作在职工中的影响力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用有些职工的话来说:“群监员无职无权,凭什么来监督我”。其实群监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状,跟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作为群监组织的主管部门,工会有责任利用与职工群众紧密联系这一有利条件,采用多种形式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开展好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突出群监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教育引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告诉大家群监工作是需要大家共同自觉来做的,如果通过大力的安全宣传教育,使大家都能做到互相监督,群防群治,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从多方面、多角度使安全生产在员工中入脑、入心、体现在行动中。那么,我们的群监工作发挥的作用一定会越来越大,安全生产局面一定会越来越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也一定会越来越实。

总之,只有尽心尽力将上述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才能使群众安全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化,才能赢得广大职工的认可,才能使其在保证矿井长治久安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谈乡镇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王秀红

乡镇干部作为农村基层工作的骨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担负着上传下达、服务群众、维稳带富的重担。乡镇干部愿不愿做群众工作、善不善做群众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和建设大局。当前我国农村建设进入改革攻坚期和发展瓶颈阶段,各种不稳定因素凸显,对乡镇管理者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出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在新形势新背景中,乡镇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以德服众,精于引导,将表率作在高处。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德者,国之基也。”乡镇干部作为党委政府的具体代表,长期工作在农村基层群众中,其道德品行、素质修养如何,关系着自身在群众中的地位威信和党委政府的形象,对群众具有重要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影响一方风尚。因此,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要以德服众,做好“养德”“扬德”和“立德”:“养德”是牢固树立节俭意识、公仆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从思想上打造道德高地;
“扬德”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良风尚,引导做到“精”字,树立道德典型,宣传道德模范,营造健康的民风氛围;
“立德”是立廉政之德业、亲民之德业、自律之德业,对于人人从而颂之的品德,要身体力行,主动站在道德高地作表率,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考验。

二要问需于民,勤于调研,将步子迈在深处。胡锦涛曾经说过:“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农民群众作为乡镇行政工作的直接作用人,对于政策的好坏、工作的优劣和执行力度的强弱,了解的最清,感受的最深,因此也最有发言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乡镇干部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必须多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见、掌握群众动态。一方面,乡镇干部要广开进言之路,主动敞开言路之门,让群众能进来、愿进来,通过营造平等、互信的氛围,使群众对乡镇干部愿意诉真情、敢于讲真话,将实际中的困难说于乡镇干部听;
另一方面,乡镇干部要主动走下去调研,做到“勤”字,变上访为下访,深入考察、综合分析群众实际状况,不仅“身入”,更要“心入”,将步子迈在基层最深处,获得群众现状和意见的第一手资料,为做决策找思路提供现实依据。

三要知性合一,专于执行,将政策落在实处。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好的政策而不执行,或者落实不到位,政策就形同虚设,会严重损害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乡镇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乡镇干部应当认真学习政策内容,领会内涵要旨,做好执行落实,使各项惠民的政策真正“惠”到民众。纵观当下,个别乡镇干部面对上级制定的政策时断章取义、阴奉阳违,执行过程中偷工减料、虎头蛇尾,统计结果时欺上瞒下、谎报瞒报,违背了制定政策的初衷,损害了好政策的实际效用。

乡镇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知行合一,执行政策做到“专”字,杜绝言行不

一、朝令夕改的现象;
要将上级制定的好政策执行落到实处,坚持原则不动摇、履行程序不变通、执行标准不走样,用实际行动捍卫政策的权威、生命力和公信力。

四要与势同行,勇于探索,将路子走在新处。创新是做好基层工作的灵魂。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工作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以往千篇1律的老路子老方法不再适应于农村新形势,这就要求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时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具体来说,应落实“全、新、勇、稳”四个字:“全”是前提,是指做工作要有全局意识和高境界,能够全面观察、综合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漏细节、不留死角;
“新”是核心,是指做工作要有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不固守传统,依据新形势,寻找新思路、新对策,破解新难题;
“勇”是关键,是指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气魄和勇气,对于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要顺势而变、积极应对;
“稳”是保障,是指创新方式方法时要依据客观规律和实际现状,不折腾,妥善协调好创造革新与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

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总结(共7篇)

驻村干部如何做好驻村工作总结(共10篇)

干部如何做好稳定工作总结(共8篇)

村干部如何做好基础工作总结(共3篇)

驻村干部怎么样做好群众工作总结(共6篇)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村干部 如何做好 群众 十六篇

本文标题:作为村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总结十六篇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gongzuozongjie/2022/0419/12586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作为村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总结十六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