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考试 >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12 10:4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从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了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构建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教学质量

0 引言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特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研究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对更好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特色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断的更新换代,这就要求特色专业教师的教学、学习能力不断更新。仅凭教师个人独自学习和探索己经远远不能适应目前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这就需要组建教学团队,通过在团队中实现教学经验的交流、知识共享、共同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发挥团队中老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团队内跟层次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1.2 有助于各类教学资源整合

伴随专业特色的打造及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学科、各专业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形成了较强的联系,联系性和交叉性使原本处于两个专业的领域,由于某种原因结合在了一起,它们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这对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顺应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而出现的,与系部、教研室为单位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教学团队是依托于教学任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群体,它可以克服行政系部及教研室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促进特色专业各类教学资源整合,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使之含有相同或者相近专业领域的教师融为一体,对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3 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能有效推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彼此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学团队,教师个人的能力就成为影响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建立高效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补充和激励,不仅可以直接形成更高的个人工作效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间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及教学水平提高。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强调教学团队成员在知识共享、合作、交流等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和成长。另一方面在特色专业及学科构建教学团队,不但能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团队的持续性特征能长期促进这些特色专业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及高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4 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促进各项教学改革工作!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解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体制的不相适应问题。经过团队活动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指导,各层次的教师成员素质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本学科、本专业积聚了优质的师资力量,这些优质的师资力量必将促进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使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更上一个水平,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也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形成团队的教学特色。

2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合理的团队规模和结构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应该拥有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的成员队伍,才能达到成员之間的有效沟通和信息整合,便于团队管理和成员知识技能的互补,取得教学团队发展的最大合力。许多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团队规模。一些团队为了获取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论证就将教学团队建设列入发展规划,但是很多教学团队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只要团队成员是优秀的,就多多益善,而没有考虑到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团队规模,并非优秀人才越多,教学团队就发展地越好。同时一些特色专业在团队成员选择上忽视知识、能力上的互补,不考虑共同合作的业绩能否会有明显的提高,只是为了教学团队的称号和相应的经费而进行人员拼凑。这样,有些团队带头人身兼数职,既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又是另外团队的成员,造成时间和精力难以分配而对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事务疲于应付。另外,对成员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差异性要求考虑不足,导致成员结构不科学,对于教学团队预期效果的实现有很大影响。

2.2 教学团队内重科研轻教学

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不仅仅只是在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成员身上体现,在高校众多教师中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个人科研绩效为基础的考评制度,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在这种制度导向下,教师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个人的课题研究上,不愿把精力用在教学上。教学团队建设对教师无太多吸引力。对于教学任务、教学工作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不认真备课,上课和学生缺乏交流等等。科研好,声誉就好,知名度就上去。自然而然会获得社会上大众认可,并可以获得国家经费资助,各种优势都会迎面而来。甚至教学和科研相比,科研更像是一条帮助教师成长的“捷径”,教学虽然也占比重,但是教学成果的体现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质量的好坏“显性”不是很强,通常只需要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就可以,教学水平高低也很难去评估。

2.3 教学团队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团队中成员机会主义行为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教学团队中每个团队成员都会有希望减少自己的付出而去坐享他人劳动成果,“搭便车”的行为就出现,这样使得成员间都不努力工作,导致团队效率低,合作少、合作效率低。这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教学团队成员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团队成员在合作沟通方面有一半左右的成员会进行沟通交流的,还有一半左右的基本上很少合作交流,甚至不交流合作,这写与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2.4 教学团队激励机制不健全

特色专业在绩效考核制度上,因团队内部没有专门的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的绩效考核还是依据学校的来执行。那些教学业绩一般,但是科研成果比较出众的教师往往在绩效考评中可以获得好评,而那些花大量精力和时间在教学上的教师,虽然科研成果较少,但是在绩效考评中却不被认可。这也导致了教学团队的组建对于教师而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学校绩效评价中,评价的主要指标是教师的科研成果数量和教学工作量,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教師切身利益,教师的工资待遇、晋升、提供更好的学习发展机会等等。而在评价体系中,科研成果的评价比教学工作量的权重要大,教师内在需要肯定是先要提高工资待遇、晋升等,这就导致了教师把自己的精力转向科研,而在教学方面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显然这样的评价机制是不合理的。

3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

3.1 依托已有的教研室组织进行改造

特色专业教师专业上的成长,除个人的努力外,更需要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特色专业教师通常同时要兼职几个专业的课程,每个教师的专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研室在此刻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研室便为各个教师提供了互助的平台。基于团队模式的教研室建设,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教研室由行政化向教学科研型发展,管理形态由控制型向自发研究型发展。目前,很多特色专业教研室建设仍然未能明确教学团队运作的意义和作用,没能很好地引导教师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学,但教研室的建设的确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了契机。

3.2 跨专业教学团队及组织的再造

时代的发展,导致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日渐明显,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团队大多因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组建,单学科课程由本专业的教师组建。这种教学团队的目标任务较差,人员组成简单。它的优势是团队容易开展活动,相对来说跨学科组建教学团队就困难得多。缺点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教学问题,一个院系甚至是一所院校的教师都无法完成。只有通过跨专业、跨院校组建教学团队来解决复杂问题。有时教学任务不是完成一门课程,而是一个课程模块。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需要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专任教师,借助远距离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可组建跨空间的教学团队,将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教师组织起来,共同完成某一项课题研究或教学任务。已有的教研室组织结构的成员来源于行政安排。根据课程的安排,学科专业的不同进行划分组合。属于学校的正式组织。由于成员都是行政安排,许多教师都不自愿,所以教研组工作很难展开,教学活动仍然是教师个体唱主角。各自完成份内工作,不管他人在干什么,各自为阵。现有的教研室必须运用团队运作模式进行改造,把这种行政化的,为教学而教学的组织转化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合作共享组织,对教研室的组织结构重新设计,打造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团队。

3.3 团队建设与课程组建设相融合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建设内容,也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首要内容。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以课程体系、专业体系为建设核心,发挥其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中作用。将相似课程组的老师作为团队成员,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中,注重团队成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共同完成专业教学任务。一方面,可以按课程归属原则组成教学团队,每个教师可根据其所开设的课程参与到不同的教学团队中,一门课程归属一个团队,每个教师至少参加一个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可以按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分类组建教学团队,专业课程以专业方向分类组建教学团队,同一个教学团队中的各门课程具有相关性。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有计划主持开展的团队活动,内容实在,也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Z].2007-01-261.

[2]解玉鹏.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13.

[3]李漫.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和运行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10.

[4]刘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能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

[5]齐巍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依据与策略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0.

[责任编辑:陈双芹]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239)、2010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省级特色专业项目(20100459)、安徽财经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笑梅(1966—),女,四川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

推荐访问:团队建设 特色 教学 研究 专业

本文标题: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jiaoxuekaoshi/2022/0312/10357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