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小学期制
[摘 要] 实践教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把传统一学年两个学期改为三个学期,增加一个实践教学小学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新措施。根据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情况,在实践教学小学期制背景下探索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实施形式、保障机制,以期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小学期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8-065-03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以培养具有扎实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各个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一直在探索既切实可行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345”实践教学模式,即“三大实践教学目标、四大实践教学内容、五大实践教学环节”;广西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程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包含导入型、操作型、服务型和研究型四个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随着近几年来海南省部分高校推行冬季小学期,将实践教学和小学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尝试构建一种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模式,有利于开拓本省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渠道。
一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海南省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发现,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停留在表面化阶段
目前,各高校实践教学主要体现为实验教学、课程实践、实习、见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这几个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不够具体和深入,停留在走形式、完成任务的表面化阶段。如课程实践,在有些学校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每一门课程都设有实践学时,一般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等原因,全部上成了理论课;又如实习、见习,有些高校对学生是放羊式的模式,缺乏专门训练和深入指导;由于整合社会资源相对较复杂,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则更少。
(二)实践教学的保障条件不足
一般来说,校内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校外实践基地是保障实践教学三個最基本条件,而在高校中,这三个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实验室功能不齐全,只具备基础心理实验室,缺乏技能模拟实验室,学生训练实践技能的场地受限;教师多倾向于理论知识教学和研究,缺乏实践经验以及指导实践的能力,学生只能得到一种思维的训练,缺少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校外实践基地良莠不齐,学生在实习中充当临时工的角色,难以得到系统的培训和专业指导。
(三)质量监控及评价机制不完善
为了使实习形式更加灵活,也为了减轻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的压力,很多学校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并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管理,分散实习则由学生自由联系单位且自行管理。集中实习由于有专门的校内指导老师定期下到实习单位指导实习工作,相对来说能更好地监控实习质量。但是,分散实习就很难做到及时的监控和指导,有些学生甚至弄虚作假,打着实习的幌子做其他的事,质量难以保障。而对于实习成绩的评价,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很难做到公正、公平,同时也缺乏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往往通过实践基地评价和指导老师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二 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形成及发展
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 14 所成员高校在 2011 年启动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把传统一学年两个学期改为三个学期,每年暑期7-8月增加一个实践教学小学期,让学生深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专业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培训、产学研合作、辅修专业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要内容。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各高校形式多样的小学期实践教学活动逐步形成,小学期实践教学平台初步搭建,学生参与面逐年增加,并在小学期实践教学的目标、形式、内容、实施、考核、质量保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滁州学院与联盟内其他高校合作,形成了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更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节约了成本。校内一些专业利用小学期这个平台,探索出了本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英语专业的口译实践教学体系,网络工程专业构建了以“集成、开放、创新、管理”为基本思路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及学术研究于一体。
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使教学安排更加灵活、多样、科学合理,增加了学生对实训实习投入的时间,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然而,联盟内的各高校在推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些专业的小学期活动临时设计,在培养方案中没有配套的教学计划和执行标准;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专业学生参加小学期是走过场、混学分,减弱了小学期目标的实效性;质量标准缺失,从学校层面上,缺少质量标准的指导性意见,部分学院也未积极思考本学院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质量成效”,致使小学期制的实施质量在教学目标考核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失去了有效的“指挥棒”;师生不重视,对于有些教师来说,小学期加大了工作量,造成疲劳感和不适应,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两学期上,认为小学期不在正式的教学计划内而不重视,再加上小学期时间接近暑假,心思已经不在学校和学习上。
小学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从哈佛大学1871 开设暑假学校开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部分高校开始实行短学期制,2004年北京大学推出小学期制,再次掀起了全国高校学期制改革的热潮。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推出的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探索出的一种有特色的小学期实践教学模式,它的形成时间比较短,其效果及生命力需我们用实践效果进一步检验和推动。
三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模式构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地处于三亚的一所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充分利用三亚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与滨海地理环境优势,引进候鸟人才资源促进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于2016-2017学年度开始试行冬季小学期,在原来秋季学期结束后,延长2~3周作为小学期教学,并将实践教学列为重要内容。如何利用小学期这个平台,进行集中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推出的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探索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具体操作方式。
(一)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根据专业实践能力的不同类型,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社会服务能力、科研创新与综合设计能力四个板块的内容。专业素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以及专业认同感;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实验设计、心理测量与数据分析、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人才测评等方面;社会服务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的能力;科研创新与综合设计能力主要培养学生进行科研设计、社会调查、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小学期实践教学是对长学期实践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可以按照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习年级有计划、分层次安排内容。大一的学生安排以实现专业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大二大三学生安排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如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心理干预技术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训练;大四学生安排以培养社会服务能力以及科研创新与综合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如实习、见习、论文写作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二)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实施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课程教学、社会服务、实习、见习、论文设计等多种途径实现,在小学期实践教学实施中,我们可以在已有形式上进一步延伸和创新。对大一学生,邀请专业领域内相关专家来做学术讲座,拓宽他们的专业视角;带领他们参观医院、学校、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让他们了解心理服务的开展方式,产生专业和职业认同感。对于大二大三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在内容上体现丰富性,除了最基础的专业技能训练,还可以将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治療方法引进来,如沙盘游戏治疗、绘画治疗、认知行为催眠疗法、意向对话、催眠等;在方法上体现实践性和情境性,如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会话中形成实践性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组织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如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大赛、心理情景剧比赛等,通过真实的活动来训练、展示专业技能。对大四学生,安排他们到实践基地去实习、见习,或带领他们参与到社会心理服务活动中,提升他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运用的综合能力;开设毕业论文专题指导课,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来,指导学生自己申报一些创新创业项目,以此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与综合设计能力。
(三)小学期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第一,完善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是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保障应用心理学专业相关实验、实训课程的开设。根据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不仅要有基础心理学实验室,还需建设一系列的专业实验室。目前,我们心理学专业已建有基础心理学实验室、心理测评实验室、ERP 实验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治疗室、团体辅导室、个体咨询室、家庭治疗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小学期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扩充资源,加大开放力度,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面向社会开展心理服务的平台,这对小学期实践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第二,多样化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可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相应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建设一批行业覆盖面广、专业指导能力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能为本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还能根据实践单位的需要培养人才,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目前,我们围绕专业培养方向,已经建立了一批包括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学校、监狱、企业、专门的人力资源公司等在内的校外实践基地,在小学期实践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去参观、见习、实习,了解本行业的实践模式以及所需要的技能,并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师资是实践教学最核心的因素,在许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中,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是制约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瓶颈。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要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进行。在校内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学院鼓励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心理技术的培训,大多数教师通过培训掌握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沙盘游戏治疗、催眠疗法、企业EAP培训等技能;邀请专业人员来学校就 ERP 脑电仪、眼动仪等心理实验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提升实践能力。在校外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建立了一支包括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等多行业的校外指导队伍,他们有的还被外聘为本专业教师,直接给学生授课。我们既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师资,又要发挥校外指导老师的作用,将他们请进小学期的课堂中,增强实践教学的力量和效果。
实践教学小学制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模式上的一种新的探索,这种模式能否改善传统实践教学的一些弊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校教育和就业更好地衔接,提升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效果还需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欧贤才,刘惠珍,杨晓玲.应用心理学专业“345”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3).
[2]周永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4(15).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小学期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