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考试 >

基于联通主义的SPOC构建及其教学交互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4 17:54:25 | 来源:网友投稿

总结、反思,并制定相应决策,如“国外脑洞大开广告TOP10”点评分享、“记一门独特的SPOC选修体验”博客文章、期末作品拍摄主题确定;87个意义单元归属创生交互阶段,占总数的6.6%,具体表现为组织整合已有资源或创作新资源来逻辑清晰地、系统地表达新观点,如引发广泛讨论的“未来影视发展之我见”博客文章、形式或内容新颖的期末微视频作品等。由此可见,本门SPOC的教学交互涉及基于联通主义教学交互模型中的各个层次,其中绝大部分交互位于寻径交互层和意会交互层,少数交互达到创生交互层,联通主义学习得以发生。

2.教学交互与教学空间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的教学交互数据分布在微信小组、讨论区、博客、作业及互评区这四个教学空间中,各教学交互模式在不同教学空间中的分布为:操作交互发生在微信小组、讨论区、博客、作业及互评区的比例分别为72.4%、24.8%、2.8%、0;寻径交互按序发生在上述空间的比例分别为16.9%、73.4%、3.3%、6.4%;意会交互按序发生在上述空间的比例分别为13.5%、47.8%、8.5%、30.2%;创生交互按序发生在上述空间的比例分别为0、0、36.8%、63.2%。由此可见,不同层级的教学交互在各教学空间中的分布差异很大:操作交互绝大部分发生在微信小组,在作业及互评区未发生;寻径交互绝大部分发生在讨论区;意会交互较多发生在讨论区、作业及互评区;创生交互大多发生在作业及互评区,少部分发生在博客,在其余教学空间未发生。可能的原因是,微信小组中由于信息反馈和流通的及时、迅速,更支持最基础、迫切需要的操作交互;讨论区是学习者集中区域,在此可以按照不同主题划分讨论内容,因此能较容易地寻找学习伙伴,进行社会交往,聚合资源、讨论协商、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这为寻径交互和意会交互的发生提供了保障;博客由于强调文字创作的逻辑性、系统性,更为支持创生交互的发生;作业及互评区里,学习者会反思总结,将具有逻辑性、创造性的想法整合进作业中,将赞同或反对的观点及意见添加到对别人作业的评价中,由此为意会交互和创生交互的发生提供了更多支持。

3.教学交互与教学时段的关系分析

本门SPOC每5周为一个主题学习周期,第3周、第8周、第13周分别开展一次面授活动,第5周、第10周、第15周分别上交和互评一次作业,第16周、第17周创作期末作品,第18周上交及互评作品。各教学交互模式随教学时间的分布大体情况为:操作交互基本集中在前4周发生,在第3周达到峰值,此后在每个面授周零星发生;寻径交互在前16周均有发生,在第4周达到峰值,此后发生频率逐步下降,但在每个面授周、作业提交和互评周、期末作品创作周出现周期性小高峰;意会交互在第3周开始发生,随时间推移逐步增多,并在期末作品创作开始周达到最高峰,但在每个主题学习的开始周均未见发生;创生交互较多发生在每次作业提交和互评周,并在课程开设的最后一周达到峰值。由此可见,操作交互作为低层级交互,集中发生在课程开始阶段;寻径交互作为低层级交互,在课程前期陆续发生,几乎贯穿整个课程周期,且在面授、作业提交和互评、期末作品创作时发生较多;意会交互属于较高层级交互,大多在各主题学习的后半周期(尤其是作业提交和互评时)和期末作品创作时发生;创生交互作为最高层级交互,其开始发生的时间较为滞后,在作业及期末作品提交和互评时大规模发生。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第一,本门SPOC的教学交互水平良好,实现了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即学习者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建立和他人之间的连接,并能对此进一步精确和优化,获得深刻的认识、理解、决策和反思,并能系统地、逻辑清晰地、创造性地建立和表达自我观点。

第二,不同教学空间对不同层级教学交互的支持能力存在差别:微信小组更支持操作交互,讨论区更支持寻径交互和意会交互,博客更支持創生交互,作业及互评区更支持意会交互和创生交互。

第三,不同层级教学交互的发生时段存在差异:基本呈现为低层级交互先发生,高层级交互后发生;各层级教学交互的数量在面授时段有较大增长,寻径交互、意会交互和创生交互的数量在作业或作品提交和互评时段有较大增长。

2.发展建议

第一,丰富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空间与教学交互的最佳匹配。基于联通主义的SPOC是开放化和分布式的,其课程内容以碎片形式散布于无限的教学空间中,课程参与者需要学习更多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工具,纳入丰富的教学空间,如资源推送空间、知识管理空间、学习进度追踪空间、自评互评空间和社交网络空间等,才能更快速地达到多层级教学交互,更全面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聚合、分享和创生。此外 ,课程组织者应根据各教学工具、空间的特性,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利用合适的教学工具或空间开展相匹配的教学交互行为,如指导学习者在微信、QQ等时效性较强的社交网络空间中发布和回应迫切需要的低层级交互话题;在讨论区等具有较强聚众能力和明确的兴趣、方向、主题划分性的知识管理和社交网络空间,发布和回应更利于社会交往、协商探讨、决策制定的中层级交互帖子;在博客、作业及互评区等强调逻辑性、系统性和原创性的知识管理空间,发布和回应更能激发高层级交互产生的话题。课程组织者还应通过侦测各教学空间中的交互情况,将被忽略或较少关注的话题移至更为匹配的教学空间。

第二,了解不同阶段学习者的交互需求,适时提供不同层级的交互引导。基于联通主义的SPOC属于在线开放课程,绝大部分学习行为都在网络中进行,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网络技术、软件工具等的操作交互是课程得以开设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开始阶段,组织者应引导学习者发布与回应有关学习环境创设、测试和维护的话题,提供教学软件、工具、空间的使用指导,以高效的操作交互为课程的下一步开展做好准备。基于联通主义的SPOC也强调连接性和社会化,它要求学习者尽快通过路径寻找达成人与人、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等节点之间的连接。因此,在课程早期,组织者要创造良好的社交网络氛围,如组织学习者每日签到、开展自我介绍、分享学习社区和课程活动状态,并且提供寻径指导,如发布标签、推送、过滤、帘幕等便捷达至信息节点技术的应用策略。在操作交互和寻径交互的基础上,基于联通主义的SPOC还要求学习者随着课程的深入对连接的节点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反思,且能够系统地、逻辑清晰地、创造性地创建新节点。因此,在课程的中后期,组织者应促进学习者对不确定、复杂、变化环境中信息及问题的响应与参与,如抛出非良构的话题引导学习者深度聚合和分享知识,产生观点碰撞;布置探究性作业引导学习者展开协商讨论和制定决策;注重学习者逻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鼓励博客文章写作、视音频创作等支持网络扩大和发展的学习制品制作。与此同时,面授活动应有规律地穿插开展且贯穿课程始终,为在线学习提供适度监控和多样化的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SIEMENS G.MOOCs Are Really a Platform[EB/OL].(2012-07-25)[2017-10-27].http:///p-59110168103.html.

[7]SIEMENS G.Connectivism:Learning as Network-Creation[EB/OL].(2005-08-10)[2017-10-31].http:///p-1002768225.html.

[9]MERRILL M D,LI Z,JONES M K.Second Generation struc-tional Design (ID2)[J].Educational Technology(S0013-1962),1990,30(2):7-14.

[10]GILBERT L,MOORE D R.Building Interactivity into Web Courses:Tools for Social and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J].Edu-cational Technology(S0013-1962), 1998,(38):29-35.

[11]MOORE M G.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S0892-3647),1989,3(2):1-7.

[12]LAURILLARD D.Rethinking University Teaching:A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M].London:Routledge,2002.

[13]陳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5):24-28+78.

[14]王志军,陈丽. 联通主义学习的教学交互理论模型建构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5):25-34.

[15]SIEMENS G.Orientation:Sensemaking and Wayfinding in Complex Distributed Onlin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s[D]. Aberdeen:University of Aberdeen,2011.

[16]王志军,陈丽. cMOOCs中教学交互模式和方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49-57.

(责任编辑 孙志莉)

Abstract: Based on the view of learning theory of Connectivism,this paper constructed SPOC as well as its basic development mode and carried out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four links:defin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dea,confirming method and technology, designing development mode,and carrying out teaching practice.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teaching interaction level of SPOC is good,and the learning of Connectivism has been achieved. Different teaching spaces have different supporting abilities to different levels of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 in terms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For example,the WeChat group is more supportive of low level interaction,and the discussion area is more supportive of middle level interaction.Blogs, assignments and peer evaluation areas are more supportive of high level interaction.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occurrence time of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 on different levels;low level interaction occurs before high level one,and the number of interaction on each level grows massively during the period of face-to-face teaching,assignments submission and peer evaluation.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we put forwar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SPOC.

Key words: Connectivism;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SPOC;curriculum development

推荐访问:交互 联通 构建 主义 教学

本文标题:基于联通主义的SPOC构建及其教学交互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jiaoxuekaoshi/2023/0704/27121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于联通主义的SPOC构建及其教学交互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