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鉴赏 >

短篇小说鉴赏例谈

发布时间:2023-05-25 14: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了许多名家经典篇目。小说的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十分重要内容。下面,本文将以鲁迅先生的名作《药》为例,浅略谈谈如何运用“四步法”,把握文体特征,引导学生鉴赏短篇小说。

一、读前知背景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在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让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故事发生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民情风俗、人际关系等构成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离学生生活实际久远、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更应指导学生了解,否则无法读懂作品。

如鉴赏小说《药》,就必须认识辛亥革命失败之原因及其后中国社会状况,了解作者家庭变故、求学经历和思想轨迹,乃至了解作者父亲病逝原因与小说中小栓病情的相似关系、“鉴湖女侠”秋瑾的故事等等,这些对理解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它是鉴赏作品登堂入室的钥匙。当然,认识背景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程度灵活处理,适当点拨,以调动学生探究课文的积极性。切忌喧宾夺主,舍本逐末。

至于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如《药》开头,结尾部分都有精彩的笔墨,可在精读环节中结合人物形象分析重点理解。

二、初读理情节

鉴赏小说的第二步是理清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绘的艺术世界,理解和认识人物性格、命运,与作者逐步产生艺术共鸣的过程。抓住了情节结构线索,就能把握住人物性格的生成过程。只有单一线索的作品,学生不难理清;而相对复杂的有“双线”的小说,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如《药》就有明暗两条情节线索:明写华家的故事一一老栓买药(入血馒头)给儿子治病;暗写夏家的故事一一夏瑜因革命而流血牺牲。明暗双线交叉发展,构成完美的结构形式。这样,它们互相映衬、对比揭示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辛亥革命的失败结局表明,革命要成功,必须发动广大人民。教学处理时,可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指导学生分别讲述毕家的故事、夏家的故事,再辅以板书,找出两条线索的交汇点(刑场、坟场),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理清的脉络、把握情节了。

三、精读析人物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情节和环境均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知晓背景、把握情节的基础上,便可进入鉴赏的第三步、也是主要环节——分析人物形象上来。短篇小说人物形象集中而鲜明,生动而立体。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应着重分析小说刻画人物使用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文本中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部分的精读细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鲁迅先生是写人的大师,《药》中写人的精彩句段随处可见。如对康大叔的描绘:“浑身黑色”的衣着,“散着纽扣”的打扮,“满脸横肉”的面容,“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抓过洋钱”的动作,把一个凶暴、专横、贪婪的刽子手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分析康大叔就应主要从其外貌、动作上入手。反之,华老栓在拿人血馒头时踌躇的神情,“不敢去接”的窘态,在众茶客前小心谨慎的举止,活现出他的胆小怯懦和善良。分析华老栓应主要从神态、心理方面进行。之后,还可将这两个人物形象加以对比,揭示形象的社会角色和典型意义。

四、研读质疑问

引导学生认识了作品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把握了小说的情节、分析了小说的人物形象之后,基本完成了对小说主要内容的鉴赏。最后还要指导学生研读作品,自主探究,质疑问难。限于篇幅,短篇小说对人物命运及性格的描写刻画往往留有较多的空白,在鉴赏时,还需要学生主动调动和运用自身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储备来补充、丰富作品的艺术留白,以获得最大的鉴赏价值。

《药》就有质疑探究的极好素材:最后所写的夏瑜坟上的花环到底从何而来,整个坟地为什么充满鬼气等。让学生讨论探寻作者这样结束小说和这样的场景描写的用意,对加深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柳其林,教师,现居湖北保康。

推荐访问:短篇小说 鉴赏

本文标题:短篇小说鉴赏例谈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shigejianshang/2023/0525/25695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短篇小说鉴赏例谈》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5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