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鉴赏 >

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

发布时间:2023-06-14 19:0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审美鉴赏”是指学生体验、欣赏、评价和表现美的能力及品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导读”“意读”“情读”“美读”四个环节来引导学生体验、欣赏、评价和表现美,让学生感受写景散文的诗情画意,还语文课堂以文学气息。

关键词:审美鉴赏;导读;意读;情读;美读

在以核心素养为纲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被确定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审美鉴赏是指学生体验、欣赏、评价和表现美的能力及品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精选了一批高质量的现代写景散文。这类散文文质兼美,具有诗的韵味、画的美感,想象丰富,情思切切,意境悠远,余味无穷,正是学生品味语言艺术、体验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审美想象,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的良好载体。

在写景散文的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导读”“意读”“情读”“美读”四个环节来引导学生体验、欣赏、评价和表现美,取得不错效果。导读激发兴趣,意读通体纯熟,情读有声有情,美读如吟似诵,一遍比一遍读的入味,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逐步达到自然通透的境界。

一、导读精心设计,引导主动学习

“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则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单向的“授—受”格局。而我则通过导读单的形式让学生课前完成导读环节。导读单由导读词、导读问题组成。导读词营造诗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读问题巧设悬疑,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记下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疑问。

在《江南的冬景》中,我设计这样的导读词:

中国文人心中,都有个永远割舍不掉的江南情结。“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白居易心中,江南是明丽如画的回忆;“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心中,江南是劫后栖息的港湾;“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王安石心中,江南是无比眷恋的家园。今天,你将走进郁达夫冬日的江南。晴日碧空,漫步东郊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雪莱的诗句“若是冬天来了,______”;暮雨蒙蒙,信步村外的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唐朝那位诗人做的“_________,绿林豪客夜知闻”的绝句;瑞雪飘飘,临窗把盏的你会吟出“晚来天欲雪,_________”;会神往“寒沙梅影路,_________”;会联想“柴门闻犬吠,_________”;你会发现“前村深雪里,_________”。

我精心选择一批有关江南的著名诗句,及课本中相关或引用的诗句,通过强烈抒情色彩的串联词,唤醒学生心中沉寂的江南情结,营造情境,让学生获得或悲或喜的审美感受,从而激发其强烈的阅读兴趣。

随后设置这样的导读问题:

1.既然是江南的冬景,为何要写北方的冬天、北方的夏夜、闽粤的冬景?想知道原因,请阅读1—4段。

2.画家刘海粟曾说:“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请阅读5—9段,看看生活在杭州的你,能发现几幅优美动人的画卷。

3.请阅读第10段,这篇散文清新隽永,明朗真挚,但作者却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无聊的杂文”“不再想写下去了”,为什么?请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思考。

导读问题不宜过多,且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能更好地写出感受和提出疑问。

二、意读以画入文,感受诗情画意

意读,即是集中全部意念去朗读。课文中语句的音韵、节奏、语调及所附色彩将直接刺激大脑,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读者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从而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意读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眼、耳、口、脑多种感官;二是在学生意读没有多少感觉时,教师能否巧妙加以引导。

在《江南的冬景》意读环节中,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来增强学生的画面感。

郁达夫对江南的冬景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描绘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请同学们怀着诗情画意去默读第2段、第5段、第7段、第8段和第9段,并为每幅画卷配上一个文雅的名字。再用一个词语概括它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画面感,在意读指导时,我着重从构图用色和意蕴两方面启发学生。如第5段,我提醒学生关注“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赭色的野草”“带着绿意的草根”“风和日暖”“青天碧落”这样的词语,指导学生借鉴色彩学原理感知作者心情。越暖越亮的色彩,画面越热烈,动感越强;而越冷越暗的色彩,画面越沉闷,就越显得静。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郁达夫以色彩入文,注重细节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副色彩亮丽、生机盎然的工笔细描画。

第7段,我则提醒学生关注 “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这样的词语,引导他们参照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感悟写景的妙处:作者利用色彩点染造成的远近虚实的层次,寥寥几笔使得自然景色有了一种若隐若现、氤氲流动的朦胧美,如同一副淡笔勾勒的山水画。

第8段,我提醒学生关注郁达夫引用的四句诗,借“踏花归去馬蹄香”的典故启发学生:“画家不画花却画蝴蝶,避实就虚,让人从追逐马蹄的蝴蝶联想到马蹄踏花生香,产生无穷的想象空间。”从而引导学生感悟郁达夫写景的妙处:引用诗句,避实就虚,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如同一副高明的写意传神画。

三、情读批情入文,领悟人文情怀

情读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时,与其说是用声音读课文,不如说是在用心感悟语言,感悟内容,感悟作者。情读过程是“情”“文”“声”三者的循环互发,不断地碰撞、发现、融合的过程,是走进作者、深入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是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塑造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在情读时,我们要意识到:情读是高层次的朗读,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对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刚接触文章,没有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基调时,要求他们有感情朗读,则是不切实际的,是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必然徒劳无功。

在《江南的冬景》情读教学环节中,我听到部分学生用低沉的声音朗读“微雨寒村图”和“江南雪景图”,并振振有词地认为:这两幅画面,一幅暮雨潇潇,一幅是雨雪霏霏,显然是情感低沉。对此,我反问到:照你这么理解,不是和全文“明朗”的基调矛盾吗 ?接着引导学生从“红黄”“ 灯光的月晕”“昨夜一枝开”等词句中感受到景物之暖,从“三五人家”“喧哗的酒客”“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能饮一杯无”“微雪酒香村”“风雪夜归人”等词句中感受到人情之暖。这些“明朗”的暖色调让学生终于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有明朗的心境,也就拥有明朗的“微雨寒村图”和“江南雪景图”。并进一步意识到:江南不仅是郁达夫居住的家园,更是精神的家园,郁达夫先生深深爱着这片土地,于是深雪中有了浓浓春意,寒雨中飘出暖暖人情。

我们知道,情读的过程是走进作者,深入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知人论世是情读的有效途径。在《江南的冬景》一文的情读环节,我向学生出示了郁达夫同时期的作品和日记:“恶人的世界,塞尽了我的去路。”“碰壁,碰壁,再碰壁! ”“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朝市而今虽不是秦,但杭州一隅,也绝不是世外的桃源。”让学生走进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一个现实中处处碰壁,无奈回到家乡隐居的郁达夫,一个用明丽闲适的江南来安放自己那敏感、躁动而痛苦的心灵的郁达夫。然而家乡虽好,却非久居之处,郁达夫并非寄情山水的旧时文人,受伤的心灵在家乡获得慰藉之后,他又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真正斗士,又斗志昂扬地投身改造旧世界的斗争中去,由此才会说出“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之类的话。

四、美读配乐吟诵,提升审美境界

美读环节成功的关键在于配乐的选择。配乐作为对语言的一种渲染,是反映作品情意与表达内容的载体。它可以把音乐与声音更好地融合一体,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呈现出作品的美感。在写景散文的教学中,我异常重视配乐朗读,并搜集了一批与散文格调意境相契合的音乐。如美读《听听那冷雨》,我选择纯净清新又暗含如梦似幻般惆怅的钢琴曲《雨的印记》作为配乐;美读《江南的冬景》,我则选择了古筝曲《望江南》。《望江南》格调明快,通过音乐表现了江南如画的风光,古筝的各种演奏技巧表现得十分出色,颤音的技法使整个乐曲动人心扉,像怀念江南的激动,也像江南美景未能尽收眼底的轻微的幽怨,泛音悠长空远,意味无穷。轮指更是诉说着江南一幅幅画卷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乐曲推向高潮。

示范配乐美读,是感染学生、展示教师风采的绝佳途径。如果教师朗读水平不高,也可以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情感激励学生,从而达到了让学生“想读”“乐读”“爱读”的目的。

古人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但在写景散文教学中,单純的一遍又一遍的枯燥阅读是难以带给学生愉悦的审美体验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披情入文,知人论世,品味文中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让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

作者简介:吴军(1980— ),男,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七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推荐访问:写景 鉴赏 审美 散文

本文标题: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shigejianshang/2023/0614/26430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5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