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六篇
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六篇
【篇一】
几年来,通过扶贫资金和争取项目,**村累计投入各类资金 1000 余万元,新建了水泥道路 13.8 公里,解决了群众阴雨天农作物出田难的问题;新建了 60 千瓦村级光伏电站 2 座,为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三大革命”工作的开展及环卫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使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另外,电网升级改造、自来水入户项目、水利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等惠民工程的实施惠及到每一位村民,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村曾是无产业、无项目、无规划、无集体经济的“四无”村。经过集思广益,村“两委”明确了“以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发展思路,成功打造了四百余亩的设施蔬菜基地,不仅每年增加 10 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更直接提供数十个就业岗位。**村又先后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村级供销社、种养殖家庭农场和蔬菜合作社。
经过不断努力,**年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过 25 万元,实现全村贫困户脱贫 211 人,截至目前,未脱贫仅剩 6 户 13 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曾被评为**县**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篇二】
**市民政局机关第二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不断创新党建载体,丰富党建内容,教育引领支部党员干部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量化党员干部党建考核机制。以开展“双争”活动为抓手,真正将服务群众作为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点,凸显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引导支部党员干部为民政工作对象提供高效、便民、人性化服务,争当民政“孺子牛”。
细化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清单。为支部所辖科室“量身定制”个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现了“一科室一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落地有声。
【篇三】
**县**镇**村党总支成立于**年 4 月,隶属**镇党委,在建设美丽庄台期间,村“两委”班子始终把农民增收发展规划建设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联系农学专家对农作物种植规划进行调整,合理开发农业技术,实现了农民增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投入资金 27 万元用于修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购置文化器材;从**年以来,投入资金 180.5 万元修建新路三条,全长共 4.8 公里;为改善医疗环境,投入资金 5 万元改造村卫生室;在淮柳站投入资金 36 万元用于新建泵站;**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做为行蓄洪区贫困村为庄台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入 950 余万元建设新村部、信号塔、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村庄环境明显改观,面貌焕然一新。**年底,**村顺利实现脱贫,从无人管理的粗放式庄台村已经变成了精细化的生态型村庄。
**年被评为“零**村”“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示范村”。**村党总支**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篇四】
**镇**民族村总人口 1769 人,回族人口 682 人。村党支部通过发展苗木产业,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美好乡村示范村、**省一村一品专业民族示范村、**省百名民族团结进步之星等荣誉。
整合资源,集聚发展合力。把特色村寨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先后整合各类资金 750 万元,完成为民服务中心、村庄绿化等项目。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借助文化乐园和旅游示范村项目,建设伊斯兰风情园,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筑巢引凤,力促产业发展。引进**市绿生园林有限公司,投资 1.5 亿元,一次性流转全部 5000 亩土地,种植红叶石楠、红枫、海棠等苗木,吸纳 15 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再就业”,帮助他们实现了稳定脱贫。
倡导团结,回汉和谐共处。实施“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文化乐园项目,引导回汉两族党员群众开展广场舞、篮球赛等文体活动,组建了 30 人的民族舞蹈队和 5 人的**小乐队,让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回汉民族团结相处,回汉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氛围日益浓厚。
**年被评为**县“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年被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年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篇五】
**市**街道**社区党支部成立于**年,现有党员 32 人。
共筑红色联盟,精准服务民生。创新社区治理,与市委办党支部、国税局机关党委等组建**社区“联合党委”,市委书记任第一书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基层党建、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进行统筹调度,推动资源、服务、管理进一步向社区下沉。实施“大网格”管理,把“联合党委”党员力量充实到网格中,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
建设红色家园,升温党群关系。整合各种资源,投入 500 余万元,建成 700 ㎡“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党员活动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科普活动室、健身舞蹈室等功能室,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最多跑一次”服务,将基层阵地由“办公楼”变成“服务楼”。
设立爱心驿站,打造暖心港湾。打造“爱心小课桌”特色服务,周一至周五义务托管放学后不能及时回家的学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质量等,每周五下午还安排一名专业辅导老师和党员志愿者,走进爱心小课桌,帮助孩子们辅导作业、温习功课,开展心理咨询、琴棋书画等专业辅导。
**年被评为**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
【篇六】
**镇**民族村总人口 1769 人,回族人口 682 人。村党支部通过发展苗木产业,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美好乡村示范村、**省一村一品专业民族示范村、**省百名民族团结进步之星等荣誉。
整合资源,集聚发展合力。把特色村寨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先后整合各类资金 750 万元,完成为民服务中心、村庄绿化等项目。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借助文化乐园和旅游示范村项目,建设伊斯兰风情园,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筑巢引凤,力促产业发展。引进**市绿生园林有限公司,投资 1.5 亿元,一次性流转全部 5000 亩土地,种植红叶石楠、红枫、海棠等苗木,吸纳 15 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再就业”,帮助他们实现了稳定脱贫。
倡导团结,回汉和谐共处。实施“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文化乐园项目,引导回汉两族党员群众开展广场舞、篮球赛等文体活动,组建了 30 人
的民族舞蹈队和 5 人的**小乐队,让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回汉民族团结相处,回汉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氛围日益浓厚。
**年被评为**县“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年被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年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