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迹材料 >

2024年材料写作九字真言(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3-12-03 17:36:28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材料写作九字真言(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材料写作九字真言(完整文档)

材料写作的九字真言

九字真言,每三言一个阶段,分别是写之前的谋篇构思、写之中的句句斟酌以及写之后琢磨审校。 

大家看下面这个“九宫格”。 

可以看到,九个字,理在正中,代表着它的中心地位,意思就是材料是说理的文章,没有道理的材料就是“懒婆娘的裹脚布”,除了臭还有脏,影响空气、污染环境。 

另外,前三言中,纲居中,代表思、学围绕纲来进行的,思和学的过程都是为了拿出纲来。有个词儿叫“意在笔先”,我理解,意思就是在动笔前,必须先动意先思考,找到路列出纲来。 

后三言是修改润色文章的过程,读居中,因为读是灵魂,琢和校都是为读服务的,雕琢的成果、校对的结果都通过读来检验。 

下面,概略聊聊九字真言思、学、捋、法、理、实、琢、读、校这九个字。 

第一言:思  

三思而后行,下笔才有神 

思,思什么?思量,思绪,思路。 

也就是要把材料的头绪在哪里,给想清楚、理明白,不要让乱七八糟的念头缠绕在一起,像被小猫玩儿过了的毛线团一样乱糟糟的。 

有很多人写材料写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这第一步没做好,心里头一团麻,然后就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 

磨刀不误砍柴工,三思而后行,下笔才有神。 

我接到材料任务后,不管是给领导写,还是自己用,除了那种特紧急的第二天便要用的,我都不会捉急,依然饭照吃,步照跑,澡照洗,歌照听,觉照睡,甚至还会特意离开办公室,玩儿两把王者荣耀,或者刷会儿抖音。 

但这个时候,我并不是单纯的吃饭、跑步,我的脑子是飞转的,我会放电影般在脑子里思考这一篇材料,会像走迷宫般一遍遍试不同的路,去找突围的灵感。 

我就经常有这种经历:有时候,正洗着澡,莲蓬头的水突然变凉,就那么一激灵,方向就对了,思路就出来了。 

这种灵感是瞬间的迸发,不记下来,很可能转头就忘掉了。 

所以我会马上光着身子滴着水,跑出淋浴间拿出纸笔或者打开手机的便签或者一个叫浮墨笔记的APP给记下来。 

第二言:学 

临时抱佛脚,现学再现卖 

学,学什么?怎么学?学资料素材,学各种范文,学自己能找到的跟自己写这个材料相关的东西,广学博览,“邯郸学步”。 

你看啊,学而思,思而学。老话又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方向搞清楚,走上正确道路之后,还得去找沙子、找石子、找水泥、找沥青,把路给修平整了,甚至还要找树木、找花草,把路两边的绿化搞好。 

学习的过程,正是筹措材料、前期施工、铺路修路,以确保那路更平坦,能够更顺畅更快速的通到目的地的过程。 

虽然说学在平时,但领受材料任务、清楚明白思路之后的针对性学习,也非常重要。 

所谓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抱佛脚,现学再现卖。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 

这种针对性的找资料、找素材、找范文进行学习,然后现学现卖,正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基础一步。 

至于怎么找资料、找素材?怎么做到“邯郸学步”而不闹笑话?怎么做到“天下文章一大抄”让人不觉得你抄了?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言:捋 

纲目先捋清,活鱼分道行 

捋什么?捋之前的思路,捋学到的资料,捋出纲目来。 

也就是要让网状的思考、树状的结构能够呈线性展开,形成写作提纲。 

纲举才能目张,纲目先捋清,活鱼分道行。 

怎么捋出纲目来?包含三个步骤, 

其一把路给捋直,也就是在前面思而学、学而思后所确定的思路再捋一捋、走一遍,脑子里过一遍电影。 

就像修路,路铺好了、绿化给搞好了,在通车前,也需要找上一辆车试跑一下,把没有捡干净的石子给清理掉,把不是太必要的红绿灯和岔路口给减掉,避免耽误速度、走错岔路。 

其二把料分好类,也就是要把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梳理,按照写这篇材料所需,采取适当的标准进行分类。 

就像是要准备好几个筐子,把不同的资料放到不同的筐里面,并且做好标记。 

这样,一方面是为列标题进一步做准备,另一方面能提高写正文的效率,确保要哪方面材料就到哪一个筐里拿,避免打乱仗。 

其三把词用鲜活,也就是大小标题里面的用词要鲜活、要吸睛。 

画龙点睛,写材料是画龙,列标题就是点睛,点睛那就必须有神,必须生鲜水灵、活灵活现。   

第四言:法 

万事皆有法,得法文易成 

什么法?得法、方法。 

意思就是写材料要遵循材料的内在规律、遵循写作的一般套路、遵循不同类型公文对文体的要求。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有,万事皆有法,得法文易成。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循法得法,按照规律办事都非常重要,也都会事半功倍。 

比如说,材料所具有的“事性”,决定了材料必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必须是为工作服务的,必须盯着事情的规律、盯着工作的规律去下功夫。 

找规律,这是一种“法”。 

还比如,材料框架结构的设计,哪些地方该凸,哪些地方该收,哪些要详细说,哪些要概略讲,对这些的把握也是一种“法”。 

就像人体胖瘦一样,要匀称才好看,如果该胖的地方瘦不拉几,该瘦的地方长好几坨肉,是不好看的。 

再比如,不同文体有不同文体的套路和要求,按着套路来,这也是一种“法”。 

像一个调研报告,无非就是调研经过、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体会建议,再写你也逃不出这几点。 

还有,老经常说的一句话,“无三不成文”,写材料,一般都要有三点,四点、五点也可以,但一般是三点,如果是两点,那就显得很怪,总会感觉缺点什么。 

这也是一种“法”。 

当然,需要强调的,说要得法,意思不是要拘泥于“法”里面出不来,不能创新,不能有例外,而是说创新风险比较大、很有可能费力不讨好而已。当某一篇材料,限于某一方面原因,必须突破所谓“法”的限制,那就突破呗。 

我就曾写过一篇给上级机关的汇报材料, 

因为第三块儿写起来难度实在太大,也难于把握好度,并且时间比较紧,就只写了两点, 

主官看了说了四五遍需要再加一点,还想带着我推材料,我坚持自己的意见,说服了他。 

后面向上级大领导汇报,也得到了认可,大领导提出了表扬。    

第五言:理 

有理走天下,无理乱弹琴 

理,讲理,道理,理论,还有理解。 

正所谓,有理走天下,无理乱弹琴。有理通达人心,无理对牛弹琴。 

讲理,首先要有理论性。 

材料的“公性”,决定了材料的理论性。每一篇材料,无论何种文体,都必须符合大政策大方向大标准,而且通读全篇材料,能够隐隐感觉到指导它的理论脉络,然后,再去溯源能揪出它的理论源头,那就到位了。 

其次,讲理要讲清道理。 

材料的“理性”,决定了写材料过程中必须把讲道理时时挂在心上。 

你的这一篇文章,要讲什么道理?怎么讲这个或者这些道理?这么讲能不能把这个或者这些道理讲清?讲出来会不会引起受众的误解?等等。 

这些问题,在列提纲的时候要思考,在正式写的时候更要思考。 

思考清楚了,道理自然能讲清楚,自然有理走遍天下;
没有思考清楚,你的材料肯定会道理混乱,其结果,自然会让人觉得是在耍流氓,是在乱弹琴。 

讲理,还必须讲得要让人理解。 

真正的道理,并只有晦涩难懂的字眼,更多的是琅琅上口,能够让人会心一笑、热血沸腾的金句。 

意思是讲道理,要让人能够理解,要使人知、使人信、使人乐。 

人们知了、信了、乐了、理解了,自然就通达人心了。否则的话,这篇材料就是在对牛弹琴,根本没毛线用。 

第六言:实 

沃土生高枝,实事要求是 

实,也就是实在,实际,要符合事实,有实际使用价值。 

正所谓,沃土生高枝,实事要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诞生真理的肥沃土地。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讲到,“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 

所以说,研究事儿、实事求是,应该是材料的生命所在。 

一方面,要盯着事情、盯着问题去写,不讲废话、不讲自己没弄懂的话、不讲大家看不懂听不懂的话,保证它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要从广阔的实践沃土中寻找养分,挖掘鲜活的例子、积累可靠的数据、总结经典的句子充实到材料中,保证它的实践性。 

这两个方面,都比较难,需要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长期的亲身实践,需要做个耳朵长眼睛尖的有心人,在调研和实践中去慢慢积累各种典故、事例、数据和金句。 

第七言:琢  

不琢不成器,不磨不圆润 

琢,雕琢,琢磨,琢炼。 

所谓是,玉琢不成器,文不磨不成稿。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修改、润色材料,就是要像工匠雕琢玉器一样,对胚子进行反复雕琢、反复推敲、反复打磨,给它润上色包上浆,使它更有神、更精炼。 

这个过程,是一个很磨精神、很耗气血、很损元气的过程,所以才会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说法,由此也就有了那种让新同志闻之色变的“推材料”活动。 

“推材料”很有必要,但那种只是纸上谈兵、玩文字游戏、众人皆醉领着推材料的那个人独醒的推法却不可取。 

真正的“推”,是根据夜访友人的实际情景把“僧推月下门”改成“僧敲月下门”的“推”,是用心、用情、每个人都抱着“文心雕龙”“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的态度的“推”。 

琢磨、推敲材料,需要付出心血,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才能提高修改的效率,毕竟,当下机关的工作非常繁杂,根本不可能给你“两句三年得”的时间。 

我推敲修改材料,主要有这么几条做法或者说比较可行的经验,比如说朗读式修改、散步式修改、笔写式修改、删减式修改,还有过电影式修改、头脑风暴式修改、搁置式一段时间不管它式修改等等。 

像笔写式修改,意思就是不要在电脑上改,而是把材料打印出来,在留白上写字,在原文上修改。 

不要嫌这办法原始,也不要嫌弃自己的字写得丑,即使字再丑,写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跟用电脑敲字完全是两个世界。 

之前读一篇文章, 

说是胡乔木分管《人民日报》期间, 

编辑送他审阅的稿子,一般都用八开新闻纸,在当中排印三栏长的文字,周围留有很大的空白, 

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往往布满密密麻麻的清秀的钢笔小楷。 

这就是笔写式修改,琢磨本来就是一个慢动作,边琢磨边写字、边写字边琢磨,很有效果。 

第八言:读 

文章读三遍,圆缺自凸现 

读,怎么读?要像中小学生读课文一样,诵读,朗读,读出声来。 

前面也说了,材料有着“初性”,初稿出来后,必须反复琢磨、多次修改,而读材料,是琢磨修改的一种方法,也是检验修改得通不通、顺不顺的一个步骤。 

读的目的就一个,就是找感觉。 

光看不读不行,那样感觉不深;
边看边读,边读边听,才能找到感觉,才能找到那些读起来拗口的词句,才能找到与全文立意不太搭的段落,才能定位那些让人感觉膈应的地方。 

文章读三遍,圆缺自凸现。不仅要自己读自己听,还要自己读给别人听,或者别人读给自己听。不仅要读初稿,在每改完成一稿之后也要读,甚至修改完某一段、某一章也可以读。 

读的过程中,要拿上纸笔,有任何疑问、任何闪念、任何点子,都需要及时记下来,以防止转眼就忘。 

在读的过程中,需要记得换位思考,也就是自己读的时候,要把自己换位到材料使用者的站位和时空;
别人读的时候,要把自己换位到倾听者或的角度和场景。 

只有换位换到地方了,才能真正找到感觉,才能查究到这篇文章里面不那么对味儿的地方。   

第九言:校 

三审再三校,领导不咆哮 

校,校对,校正,校补。 

也就是要在反复琢磨、修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正和补充。 

这个字,贯穿修改的全过程,也是修改的最后一个步骤。 

出版社出书有三审三校的说法,写材料也要这样严谨的审校过程。 

所谓是,三审再三校,领导不咆哮。在机关工作时间长的同志,应当都听到过脾气稍暴躁的领导因为材料中的错字、因为材料的格式等低级错误而发出咆哮式批评。 

为什么会犯低级错误,正是审校工作不认真、没到位。 

审校,是一项细致性的工作,需要细心、耐心、专心,切记不要着急分心。像墨菲定律一样,一旦着急分心了,可能会犯的低级错误必定会犯。 

审校材料也有其方法,比如先清样再校对,比如校写人员不能是同一人,比如材料呈送领导之前或发文前必须再校对一边,比如越是急的材料越要沉住气认真校对等。 

校对过程中,有几个重要关口要把住,先整体通览校,看政策把握准不准;
再前后对比校,看逻辑通不通;
最后再逐句默读校,看格式对不对、引用准不准、说法准不准,看有没有漏点、有没有错字等等。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快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以上九个字、九字真言,是我这个材料界的“前浪”结合自己近20年的机关工作经历,从“道”和“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从思路思想、思维脉络的角度所整理总结的一些写材料的小经验小体会。 

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后浪们”的深入思考。

九字真言,每三言一个阶段,分别是写之前的谋篇构思、写之中的句句斟酌以及写之后琢磨审校。 

大家看下面这个“九宫格”。 

可以看到,九个字,理在正中,代表着它的中心地位,意思就是材料是说理的文章,没有道理的材料就是“懒婆娘的裹脚布”,除了臭还有脏,影响空气、污染环境。 

另外,前三言中,纲居中,代表思、学围绕纲来进行的,思和学的过程都是为了拿出纲来。有个词儿叫“意在笔先”,我理解,意思就是在动笔前,必须先动意先思考,找到路列出纲来。 

后三言是修改润色文章的过程,读居中,因为读是灵魂,琢和校都是为读服务的,雕琢的成果、校对的结果都通过读来检验。 

下面,概略聊聊九字真言思、学、捋、法、理、实、琢、读、校这九个字。 

第一言:思  

三思而后行,下笔才有神 

思,思什么?思量,思绪,思路。 

也就是要把材料的头绪在哪里,给想清楚、理明白,不要让乱七八糟的念头缠绕在一起,像被小猫玩儿过了的毛线团一样乱糟糟的。 

有很多人写材料写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这第一步没做好,心里头一团麻,然后就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 

磨刀不误砍柴工,三思而后行,下笔才有神。 

我接到材料任务后,不管是给领导写,还是自己用,除了那种特紧急的第二天便要用的,我都不会捉急,依然饭照吃,步照跑,澡照洗,歌照听,觉照睡,甚至还会特意离开办公室,玩儿两把王者荣耀,或者刷会儿抖音。 

但这个时候,我并不是单纯的吃饭、跑步,我的脑子是飞转的,我会放电影般在脑子里思考这一篇材料,会像走迷宫般一遍遍试不同的路,去找突围的灵感。 

我就经常有这种经历:有时候,正洗着澡,莲蓬头的水突然变凉,就那么一激灵,方向就对了,思路就出来了。 

这种灵感是瞬间的迸发,不记下来,很可能转头就忘掉了。 

所以我会马上光着身子滴着水,跑出淋浴间拿出纸笔或者打开手机的便签或者一个叫浮墨笔记的APP给记下来。 

第二言:学 

临时抱佛脚,现学再现卖 

学,学什么?怎么学?学资料素材,学各种范文,学自己能找到的跟自己写这个材料相关的东西,广学博览,“邯郸学步”。 

你看啊,学而思,思而学。老话又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方向搞清楚,走上正确道路之后,还得去找沙子、找石子、找水泥、找沥青,把路给修平整了,甚至还要找树木、找花草,把路两边的绿化搞好。 

学习的过程,正是筹措材料、前期施工、铺路修路,以确保那路更平坦,能够更顺畅更快速的通到目的地的过程。 

虽然说学在平时,但领受材料任务、清楚明白思路之后的针对性学习,也非常重要。 

所谓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抱佛脚,现学再现卖。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 

这种针对性的找资料、找素材、找范文进行学习,然后现学现卖,正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基础一步。 

至于怎么找资料、找素材?怎么做到“邯郸学步”而不闹笑话?怎么做到“天下文章一大抄”让人不觉得你抄了?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言:捋 

纲目先捋清,活鱼分道行 

捋什么?捋之前的思路,捋学到的资料,捋出纲目来。 

也就是要让网状的思考、树状的结构能够呈线性展开,形成写作提纲。 

纲举才能目张,纲目先捋清,活鱼分道行。 

怎么捋出纲目来?包含三个步骤, 

其一把路给捋直,也就是在前面思而学、学而思后所确定的思路再捋一捋、走一遍,脑子里过一遍电影。 

就像修路,路铺好了、绿化给搞好了,在通车前,也需要找上一辆车试跑一下,把没有捡干净的石子给清理掉,把不是太必要的红绿灯和岔路口给减掉,避免耽误速度、走错岔路。 

其二把料分好类,也就是要把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梳理,按照写这篇材料所需,采取适当的标准进行分类。 

就像是要准备好几个筐子,把不同的资料放到不同的筐里面,并且做好标记。 

这样,一方面是为列标题进一步做准备,另一方面能提高写正文的效率,确保要哪方面材料就到哪一个筐里拿,避免打乱仗。 

其三把词用鲜活,也就是大小标题里面的用词要鲜活、要吸睛。 

画龙点睛,写材料是画龙,列标题就是点睛,点睛那就必须有神,必须生鲜水灵、活灵活现。   

第四言:法 

万事皆有法,得法文易成 

什么法?得法、方法。 

意思就是写材料要遵循材料的内在规律、遵循写作的一般套路、遵循不同类型公文对文体的要求。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有,万事皆有法,得法文易成。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循法得法,按照规律办事都非常重要,也都会事半功倍。 

比如说,材料所具有的“事性”,决定了材料必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必须是为工作服务的,必须盯着事情的规律、盯着工作的规律去下功夫。 

找规律,这是一种“法”。 

还比如,材料框架结构的设计,哪些地方该凸,哪些地方该收,哪些要详细说,哪些要概略讲,对这些的把握也是一种“法”。 

就像人体胖瘦一样,要匀称才好看,如果该胖的地方瘦不拉几,该瘦的地方长好几坨肉,是不好看的。 

再比如,不同文体有不同文体的套路和要求,按着套路来,这也是一种“法”。 

像一个调研报告,无非就是调研经过、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体会建议,再写你也逃不出这几点。 

还有,老经常说的一句话,“无三不成文”,写材料,一般都要有三点,四点、五点也可以,但一般是三点,如果是两点,那就显得很怪,总会感觉缺点什么。 

这也是一种“法”。 

当然,需要强调的,说要得法,意思不是要拘泥于“法”里面出不来,不能创新,不能有例外,而是说创新风险比较大、很有可能费力不讨好而已。当某一篇材料,限于某一方面原因,必须突破所谓“法”的限制,那就突破呗。 

我就曾写过一篇给上级机关的汇报材料, 

因为第三块儿写起来难度实在太大,也难于把握好度,并且时间比较紧,就只写了两点, 

主官看了说了四五遍需要再加一点,还想带着我推材料,我坚持自己的意见,说服了他。 

后面向上级大领导汇报,也得到了认可,大领导提出了表扬。    

第五言:理 

有理走天下,无理乱弹琴 

理,讲理,道理,理论,还有理解。 

正所谓,有理走天下,无理乱弹琴。有理通达人心,无理对牛弹琴。 

讲理,首先要有理论性。 

材料的“公性”,决定了材料的理论性。每一篇材料,无论何种文体,都必须符合大政策大方向大标准,而且通读全篇材料,能够隐隐感觉到指导它的理论脉络,然后,再去溯源能揪出它的理论源头,那就到位了。 

其次,讲理要讲清道理。 

材料的“理性”,决定了写材料过程中必须把讲道理时时挂在心上。 

你的这一篇文章,要讲什么道理?怎么讲这个或者这些道理?这么讲能不能把这个或者这些道理讲清?讲出来会不会引起受众的误解?等等。 

这些问题,在列提纲的时候要思考,在正式写的时候更要思考。 

思考清楚了,道理自然能讲清楚,自然有理走遍天下;
没有思考清楚,你的材料肯定会道理混乱,其结果,自然会让人觉得是在耍流氓,是在乱弹琴。 

讲理,还必须讲得要让人理解。 

真正的道理,并只有晦涩难懂的字眼,更多的是琅琅上口,能够让人会心一笑、热血沸腾的金句。 

意思是讲道理,要让人能够理解,要使人知、使人信、使人乐。 

人们知了、信了、乐了、理解了,自然就通达人心了。否则的话,这篇材料就是在对牛弹琴,根本没毛线用。 

第六言:实 

沃土生高枝,实事要求是 

实,也就是实在,实际,要符合事实,有实际使用价值。 

正所谓,沃土生高枝,实事要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诞生真理的肥沃土地。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讲到,“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 

所以说,研究事儿、实事求是,应该是材料的生命所在。 

一方面,要盯着事情、盯着问题去写,不讲废话、不讲自己没弄懂的话、不讲大家看不懂听不懂的话,保证它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要从广阔的实践沃土中寻找养分,挖掘鲜活的例子、积累可靠的数据、总结经典的句子充实到材料中,保证它的实践性。 

这两个方面,都比较难,需要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长期的亲身实践,需要做个耳朵长眼睛尖的有心人,在调研和实践中去慢慢积累各种典故、事例、数据和金句。 

第七言:琢  

不琢不成器,不磨不圆润 

琢,雕琢,琢磨,琢炼。 

所谓是,玉琢不成器,文不磨不成稿。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修改、润色材料,就是要像工匠雕琢玉器一样,对胚子进行反复雕琢、反复推敲、反复打磨,给它润上色包上浆,使它更有神、更精炼。 

这个过程,是一个很磨精神、很耗气血、很损元气的过程,所以才会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说法,由此也就有了那种让新同志闻之色变的“推材料”活动。 

“推材料”很有必要,但那种只是纸上谈兵、玩文字游戏、众人皆醉领着推材料的那个人独醒的推法却不可取。 

真正的“推”,是根据夜访友人的实际情景把“僧推月下门”改成“僧敲月下门”的“推”,是用心、用情、每个人都抱着“文心雕龙”“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的态度的“推”。 

琢磨、推敲材料,需要付出心血,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才能提高修改的效率,毕竟,当下机关的工作非常繁杂,根本不可能给你“两句三年得”的时间。 

我推敲修改材料,主要有这么几条做法或者说比较可行的经验,比如说朗读式修改、散步式修改、笔写式修改、删减式修改,还有过电影式修改、头脑风暴式修改、搁置式一段时间不管它式修改等等。 

像笔写式修改,意思就是不要在电脑上改,而是把材料打印出来,在留白上写字,在原文上修改。 

不要嫌这办法原始,也不要嫌弃自己的字写得丑,即使字再丑,写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跟用电脑敲字完全是两个世界。 

之前读一篇文章, 

说是胡乔木分管《人民日报》期间, 

编辑送他审阅的稿子,一般都用八开新闻纸,在当中排印三栏长的文字,周围留有很大的空白, 

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往往布满密密麻麻的清秀的钢笔小楷。 

这就是笔写式修改,琢磨本来就是一个慢动作,边琢磨边写字、边写字边琢磨,很有效果。 

第八言:读 

文章读三遍,圆缺自凸现 

读,怎么读?要像中小学生读课文一样,诵读,朗读,读出声来。 

前面也说了,材料有着“初性”,初稿出来后,必须反复琢磨、多次修改,而读材料,是琢磨修改的一种方法,也是检验修改得通不通、顺不顺的一个步骤。 

读的目的就一个,就是找感觉。 

光看不读不行,那样感觉不深;
边看边读,边读边听,才能找到感觉,才能找到那些读起来拗口的词句,才能找到与全文立意不太搭的段落,才能定位那些让人感觉膈应的地方。 

文章读三遍,圆缺自凸现。不仅要自己读自己听,还要自己读给别人听,或者别人读给自己听。不仅要读初稿,在每改完成一稿之后也要读,甚至修改完某一段、某一章也可以读。 

读的过程中,要拿上纸笔,有任何疑问、任何闪念、任何点子,都需要及时记下来,以防止转眼就忘。 

在读的过程中,需要记得换位思考,也就是自己读的时候,要把自己换位到材料使用者的站位和时空;
别人读的时候,要把自己换位到倾听者或的角度和场景。 

只有换位换到地方了,才能真正找到感觉,才能查究到这篇文章里面不那么对味儿的地方。   

第九言:校 

三审再三校,领导不咆哮 

校,校对,校正,校补。 

也就是要在反复琢磨、修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正和补充。 

这个字,贯穿修改的全过程,也是修改的最后一个步骤。 

出版社出书有三审三校的说法,写材料也要这样严谨的审校过程。 

所谓是,三审再三校,领导不咆哮。在机关工作时间长的同志,应当都听到过脾气稍暴躁的领导因为材料中的错字、因为材料的格式等低级错误而发出咆哮式批评。 

为什么会犯低级错误,正是审校工作不认真、没到位。 

审校,是一项细致性的工作,需要细心、耐心、专心,切记不要着急分心。像墨菲定律一样,一旦着急分心了,可能会犯的低级错误必定会犯。 

审校材料也有其方法,比如先清样再校对,比如校写人员不能是同一人,比如材料呈送领导之前或发文前必须再校对一边,比如越是急的材料越要沉住气认真校对等。 

校对过程中,有几个重要关口要把住,先整体通览校,看政策把握准不准;
再前后对比校,看逻辑通不通;
最后再逐句默读校,看格式对不对、引用准不准、说法准不准,看有没有漏点、有没有错字等等。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快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以上九个字、九字真言,是我这个材料界的“前浪”结合自己近20年的机关工作经历,从“道”和“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从思路思想、思维脉络的角度所整理总结的一些写材料的小经验小体会。 

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后浪们”的深入思考。

推荐访问:材料写作九字真言 真言 写作 材料

本文标题:2024年材料写作九字真言(完整文档)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shijicailiao/2023/1203/31708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4年材料写作九字真言(完整文档)》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5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