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
石门小学2013秋季学期语文组教师听(评)课教研心得
杨大华
土生土长在农村,求学在农村,小学教学沉默在农村的我,自我感觉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课改的大潮。以往总是自哎自怨:“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吗?不是。还是出自我……?感到迷茫、困惑的我,不知语文教学的路在何方?
2013年11月26-27日我校举办的语文听评课活动,能够与语文组老师一起研讨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实在是机会难得。我与语文组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研讨教学,面对面沟通,有几位老师的教学让我切身感受到他们在语文教学上的深厚功底和对语言文字的独特理解,特别是他们的治学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和他们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无拘无束。在语文教学上,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陆老师先用国家总理温家宝的小诗把我们领进课堂的大门,接着是未来10年的全民上大学让我们知道未来竞争更强烈、优质生源抢夺更激烈,所以我们做为教师的从小学开始就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再接下来的“四讲”更是让教师开阔了眼界,让我要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以住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已深深的知道,我现在所走的是弯路,包括我们学校的老师,现在都是在走弯路。难怪平时老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确实是在努力的在教学,可就是教不好。听了陆老师的讲座,我已体会到教育理论指导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就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教学了。
首先陆老师让大家懂得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教育。
想想我们现在的农村小学,很多家长根本就不重视这个小学教育。很多家长们都是为了钱外出打工、做生意……于是很多小孩就成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里爷爷奶奶,或叔叔、伯伯等只能管孩子吃、住,却不能像父母亲一样教育孩子,于是很多小孩子在平日就过着“放羊式”的生活,他们没人管也就没自觉性,在家习惯了,在学校也就难管了。但不管怎样我们做为老师的要给学生们更多的爱,尽可能让他们自主、自觉、有志向,让他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陆老师还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诵背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是静止的字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足可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阶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第二三阶段诵读优秀诗文;第四阶段诵读古代诗词。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计一些简单的课件,利用多媒体中的优美画面、诗一般的意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优美的音乐在学生的耳畔萦绕,让学生陶醉在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此种情境中诵读,能够达到“以美育情”的效果,使他们感受到诵读之美,从而激发起诵读的兴趣。还记得几年前在镇小举行的那个"千人诵"那场面,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在那种情景下,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来。书读多了,才能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
《推行精细化管理,扎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镇小2011年春季期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大会上燕岭小学的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总结。燕岭小学的精细化管理,使他们的学校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好成绩。管理如此,在学习上也是如此。陆敏荣老师也谈到了精细学习教学这个问题。他还阐明了精细学习通道:“读好书,讲出来;
抄一抄,默出来;
想一想,会运用;
勤整理,建体系”。我们在教学上也要让学生认识这通道,并没着这一通道走,走上成功、成才之路。
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好,陆老师也强调了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以读书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一笔重要“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作为教师,必须也要有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活到老,学到老。同时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宽容、理解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
陆老师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永远的舞台。学习,教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我要多读书,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让学生乐学、善思。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心得体会
一直在农村小学沉默教学的我,自我感觉是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了。以往总是自哎自怨,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吗?还是我……?我感到迷茫、困惑,不知语文教学路在何方?2我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能够与老师一起研讨语文教学,机会难得。老师与我们在座的老师们进行交流互动,研讨教学,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就像他的小学生,他让我切身感受到他在语文教学上的深厚功底和对语言文字的独特理解,特别是他治学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学习。他像老师、像朋友,让我们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却无拘无束。在语文教学上,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我们做为教师的从小学开始就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再接下来的“四讲”更是让教师开阔了眼界,让我要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以住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已深深的知道,我现在所走的是弯路,包括我们学校的老师,现在都是在走弯路。难怪平时老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确实是在努力的在教学,可就是教不好。听了陆老师的讲座,我已体会到教育理论指导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就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教学了。
想想我们现在的农村小学,很多家长根本就不重视这个小学教育。很多家长们都是为了钱外出打工、做生意……于是很多小孩就成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里爷爷奶奶,或叔叔、伯伯等只能管孩子吃、住,却不能像父母亲一样教育孩子,于是很多小孩子在平日就过着“放羊式”的生活,他们没人管也就没自觉性,在家习惯了,在学校也就难管了。但不管怎样我们做为老师的要给学生们更多的爱,尽可能让他们自主、自觉、有志向,让他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老师还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诵背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是静止的字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足可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阶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第二三阶段诵读优秀诗文;第四阶段诵读古代诗词。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计一些简单的课件,利用多媒体中的优美画面、诗一般的意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优美的音乐在学生的耳畔萦绕,让学生陶醉在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此种情境中诵读,能够达到“以美育情”的效果,使他们感受到诵读之美,从而激发起诵读的兴趣。还记得几年前在镇小举行的那个"千人诵"那场面,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在那种情景下,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来。书读多了,才能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
《推行精细化管理,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老师也强调了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以读书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一笔重要“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作为教师,必须也要有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活到老,学到老。同时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宽容、理解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
老师们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永远的舞台。学习,教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我要多读书,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让学生乐学、善思。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管理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管理研究注重理论方法/路线的设计和研究,目标是对某行业某项目等等通过市场调研/调查/信息收集等方式进行理论研究,依据一定的研究路线,形成理论研究方法/成果的研究,比如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等等;管理实践则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某行业某项目的实施/推进,比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一种管理实践的形式.两概念挺广泛,综合起来一句话,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以上两概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公共管理或者行业或企业组织有宏观指导作用.
管理大师韦尔奇对管理的要求是“沟通--沟通—再沟通”。现实中沟通因人而异,会沟通的人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十岁孩童都能说得进去,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沟通在企业管理上至关重要。管理者应该积极和部属沟通。优秀管理者必备技能之一就是要有高效的沟通技巧,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向更上一级沟通,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必须重视初级管理。下面就学习《管理实践研究》谈三点小感悟。
一、管理--班子团结是前提
班子团结,是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础,是班子及成员完成任务的保证。实现班子团结要做到四点。
要做到班子团结一是领导干部识要广。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广博知识和通情达理是维护班子团结的重要条件。凡是小事计较、不顾大局,常常为一些非原则问题互相猜疑,大多是知识缺失或个性缺失者。班子成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培养超脱的心境和浩然正气,正确对待自我、正确对待工作、正确对待“小事”,班子的团结自然就会搞好。
要做到班子团结二是位要准。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虽有分工侧重,但对整体工作都有领导责任。位置摆平了,大家才有动力,具有积极性,领导系统才能高效率运转。要有一种多干事情,多担责任,淡化权欲,少揽权利,避免陷入谁大谁小,谁高谁低之争。同时要让员工参与管理决策,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
要做到班子团结三是事要公。班子成员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应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为本单位的工作殚精竭虑,谋求发展,这是一个领导班子的全局和大事。如果每个班子成员能够始终想全局、顾大事,处处把发展摆在首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既干好事业,又搞好团结。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和落实目标责任制,使大家忠诚于事业,专心于事业,不因争个人的名、位、权而记小帐,结恩怨,让大家的心思始终集于公事、谋于公事。
要做到班子团结四是胸要宽。历史上凡有所成就的人物多为胸宽度大者。一个领导班子成员的胸怀是否宽阔,既是其自身素质、修养和品德层次高低的综合体现,也是吸引和团结大家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在领导工作实践中,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允许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无关紧要的小缺点,非原则性的小毛病,在小事小非问题上得理也饶人。要从本单位工作的实际分析利害,冷静客观
处理各种问题。同志之间以支持、友谊、谅解为重,真诚合作共事,以减少内耗,增强工作的推动力。
二、管理--做好沟通是基础
管理者应该积极和部属沟通。优秀管理者必备技能之一就是要有高效的沟通技巧,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向更上一级沟通,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必须重视与部属沟通。许多管理者喜欢高高在上,缺乏主动与部属沟通的意识,凡事喜欢下命令,忽视沟通。管理者“挑毛病”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切不可走极端,“鸡蛋里挑骨头”,无事找事就会适得其反,挑毛病必须实事求是,在责备的过程中要告知员工改进的方法及奋斗的目标,在“鞭打快牛”的过程中又不致挫伤人才开拓进取的锐气。管理者有权利也有义务主动和部属沟通,而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简单布置任务!
员工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优秀企业都有一个很显着的特征,企业从上到下都重视沟通管理,拥有良好的沟通文化。员工尤其应该注重与主管领导的沟通。一般来说,管理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杂,许多时间并不能为自己主动控制,因此经常会忽视与部属的沟通。更重要一点,管理者对许多工作在下达命令让员工去执行后,自己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因此没有切实考虑到员工所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总认为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导致缺少主动与员工沟通的精神。作为员工应该有主动与领导沟通的精神,这样可以弥补主管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
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一定不要忽视沟通,沟通是双向的,不必要的误会都可以在沟通中消除。
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有主动与部属沟通的胸怀;
作为部属也应该积极与管理者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大家都真诚的沟通,双方密切配合,那么我们的企业才可能发展得更好更快。
三、管理--抓好执行力是保证
近年来许多人都在讨论并思考“执行力”这一抽象而具体的问题。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是能简单地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等“没有任何借口”的宣传所能解释的了,也不是通过大力宣扬“自动自发”、“无条件执行”的概念所能彻底解决的。在企业里,常常有这样的现象:高层怪中层没有执行力,中层怪员工没有执行力,员工又会怪高层没有魄力。其实,我们认为是一种组织行为,不是抽象出来的个体行为。
我们在谈企业管理问题时,只能从组织角度来讲,抽象的谈论个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组织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组织的表征行为只是冰山一角,背后必然有其行为根源。如组织凝聚力差,它只是一种表象,可能是组织长期形成的价值观问题,可能是群体的满意度问题、可能是个体期望长期得不到满足的问题等等。如果孤立的谈论执行力,企图通过大幅宣扬一些口号性质的东西来解决问题,只可能是无劳而获。
从组织行为角度来看,执行力分为三个层面,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及组织层面。个体的职业化是组织执行力的基础,团队的执行力是关键,组织的执行力是重点。我们需要的是组织表现出强大的执行力,而不仅仅是个体,但在实现组织执行力中团队的执行力则是关键。没有团队执行力的支撑,组 织执行力只可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个很有能力的员工,放在一起却一盘散沙。一个个平时积极主动的员工,在一起工作却会并不积极主动,甚至异常保守。群体的行为怎么会与个体行为表现出这么大的差异,这恰好就是团队执行力是关键的原因了。只要是群体,必然有群体的行为特征,表现出来群体思维、从众等现象。是群体,就需要管理,就需要管理者运用合适的管理工具将群体 。
塑造成组织期望的团队。个人认为,执行力不足必然是有其管理者行为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动力不足,也就是不愿管理。这样的管理者往往是“脑袋随着屁股转”,一切是为权力,为了权力给自己所带来的利益。在短期内八面玲珑,以维护关系为目的,以履行所谓的职责为目的,面对不同的层级领导可以有同的表现。从长期看,是思维僵化,官僚主义作风。“只要该说的话说了,该读的文件读了,读强调的强调了,该骂的人骂了,该表扬的人表扬了,也就与自己无关了”。正因为不愿管理,企业中才会出现管理者对管理时热时冷,不能持之以恒;
也出现了囿于条款或执行僵化的官场习气。
二是管理理解欠缺,也就是不懂管理。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特别包括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很难转过弯来用管理解决问题。这部分人,用做技术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在内心深处认为团队理所当然应该按自己设想的方式运行。只要每个人都是业务能手了,整个团队就是业务能手了,却发现不了团队成员的期望与需求,发现不了成员之间微妙的心理博弈。公司出台了政策,参加了无数次会议之后,自己知道也就知道了,信息到此中断,根本不知道团队层面关键作用在于承上启下,在于将组织层面的精神有效传达。
三是管理能力不足,也就是不会管理。这些管理者往往比前两类要好一些,希望用管理来解决问题,但往往对管理的科学性及关系理解不清。由于缺乏管理能力,虽然也知道企业要制度化,不能总依靠人治化,但是在实际中却不会灵活运用管理知识。例如,企业中出了些问题,管理者很积极地让秘书或文职人员起草些制度,于是企业就匆匆出台了很多制度,甚至看起来非常科学的制度,但是更多的看起来很美,用起来却很累,最后只能是束之高阁。对此,管理者常常气馁,甚至抱怨员工素质太差。管理的科学性要求管理者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的根源,运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又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艺术。如果管理行为常常失效,则有必要重新考虑自身的管理能力。不会管理将导致责任与权利、执行与监督、行为与动机的错位,从而导致管理的失效。执行力不只是员工的事情,更重要的则是管理者自身的问题。
初中语文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宁县铁王初级中学
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困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两大因素:其一,受语文界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理解、轻阅读感悟这种大气候的影响,多数学生家庭读书环境差,缺少读书必需的物质条件。其二,学生作文水平不高,“老师一命题,学生扯头皮”现在的学生最怕的可能并不是高难度的试题,而是看起来容易,提起笔来却叫苦连天的作文吧!就现状来看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在阅卷场上就已经很能够打动阅卷老师的法眼了。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之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结集编印学生优秀作文集《雏鹰》,教师经验总结、论文集能够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
3、全体语文组教师能够得到专业引领、在语文教学上能够得到更快速的成长。
4、我校学生作文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课题领导小组
行政主持:陆鹏程
专家指导:李建荣(陇东学院副教授) 组长:周立锋
组员:郭 龙 刘富海 豆海斌 郑会霞 冯永奇 王刚宁
五、具体分工:
陆鹏程:负责课题管理,专业引领及工作协调。
周立锋:负责课题前测、后测工作;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雏鹰》的组织;
档案管理。
郭 龙:撰写本小组阶段小结,协助开展全校性作文比赛活动;
刘富海:主持一至三年级各项具体实验工作,撰写本小组阶段小结,协助资料整理;
各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年级读书活动的策划、组织与资料整理工作。
其它实验教师:负责完成课题组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所任教班级的实验工作,与组长一起完成结题报告的写作。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原则。
2、独立写用与平台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3、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调查法
通过调查和问卷,对家长、学生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解,摸清现实状况,观察课外阅读的实际动态,做出详细记录,根据这些发展变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获得初步结论,指导计划,并加以实施。
2、行动研究法
即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验证指导效果,及时调整指导内容和方法,以求得更好的指导效果。
3、比较法。学生作文水平前后的比较。
4、评比激励法。对积极参与写作,取得良好成效及明显进步的同学、班级,给予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树立典型,激励其他学生多写作。
八、课题研究对象 全校学生、老师
九、课题研究步骤及预期成果 主要计划及预期成果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1、了解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的状况。 (前测)
2、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实施方案。
3、申报课题,制定符合实际的年级组实施方案。
4、聘请专家李建荣老师专业指导、开题可行性论证。
5、开办我校作文集《雏鹰》。
6、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二)研究阶段(一)(2011年9月——2012年1月)
1、学校建立《我行我秀》校园网上作文展。
2、努力办好作文集《雏鹰》争取上一个档次。
3、组织全校学生假期写成果展评活动。
4、借助网络开展“每周美文”评比活动。
5、邀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6、班级周记活动检查。
7、向各大杂志推荐学生优秀习作。
8、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研究阶段(二)(2012年1月——2012年7月)
1、表彰读书活动优秀作品、各类积极分子。
2、制定新学期研究工作实施方案。
3、邀请专家指导研究课题工作。
4、争取能够采用这种模式在我校上一节县级公开课。
5、优秀家长经验介绍。
6、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三)结题研究阶段(2012年8月——结题)
1、实验后测工作准备;
2、整理课题研究各类材料。
3、撰写经验总结、论文及阶段性总结报告。
4、结集编印学生优秀习作集。
5、进行后测。
6、形成校本教材。
7、申请结题。
8、进行后续性研究。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语文新课程实施五年来,经过艰苦摸索与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课堂阅读教学的状貌也大为改观。但教材编写中写作这一块存在不足,不成系统,并难以操作,致使作文教学不能有序进行,作文教学发展比较滞后。有必要对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一番分析,寻找对策,走一条弥补教材不足,符合写作教学规律、振兴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
二、研究内容与步骤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材缺少写作系统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编排单元,单元选文配合人文主题,侧重于阅读。虽有写作内容的安排,以“综合性学习”带动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实现了写作教学的开放,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语文活动范围,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学生围绕主题活动有感而发,这样编排有其特点。但从整体安排来看,明显缺少一个写作的系统,无写作知识,无写作技巧,无文体要求,无阶段作文侧重点要求。各单元、各年段只解决了写什么,没有按写作的规律指导学生怎样写,怎样有序渐进地写。这是教材编写的明显缺陷。
2、缺少各类文体的典范例文
新教材编写只考虑阅读教学,不兼顾写作教学;
只考虑人文主题,不兼顾写作范例。学生写作难以仿效,作文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是为难的事,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写作,结果是文体感不强,写出的是“四不像”作文。我们说开放“以吾手写吾心”的作文理念是正确的,想打破传统的束缚的创意也是理想的,但学生心理、思维特点,写作基础、生活实际也应该考虑,目标的实现要从基础做起。如果初中学生没有典型的例文,写作不入门,基础没打好,创新当然也无从谈起。
3、话题作文消极影响下的套借作文泛滥
为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倡导个性发展,避免考试中的偏题现象,推出了作文的新题型——“话题作文”,一用就是十年,操作上由于曲解了原意,宽泛的话题提供了套借作文的便利,而功利的动机推助了套借作文的盛行,抄袭作文、改头换面的作文、注重语言形式的文化散文大为流行,扎实而费力作文教学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功利的准备作文与作文嫁接,作文教学被边缘化,导致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严重退化,学生的作文能力明显弱化。
4、开放作文不利影响下的自我心绪宣泄
由于过分地强调“以我手写我心”,由于教材编写的开放性,由于家庭社会生长环境,由于自主选择题材与文体,由于综合性学习因开展的实际难度而不能有效实施,由于缺少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与学生思想的锤炼,由于教师布置作文的随意性,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现实的审视、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对人事的较全面、深刻的认识,抒写一己患得患失的文章,或是宣泄不健康的心绪,作文缺少思想深度与审美情趣。
(二)写作序列教学的构想
为改变当今作文教学的滞后现状,推进写作教学的规范、有序有效地实施,让写作教学符合规律,切合实际,形成系统,特作如下构想并付诸于实践。
1、建立一个写作序列教学指导体系 文体序列
依据初中作文教学目标分年段、分册编排出写作常见的文体序列,主要是两类:记叙类和议论类。记叙类包括一般的记叙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小说、童话、寓言,民间故事,以及新闻(报道、通讯)。议论类包括一般议论文,读后感,“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杂文,文艺评论(文学作品、影视剧)。并分别穿插到每册的单元中进行写作教学。
范文序列
七年级语文
罗康健 因教材中缺少写作教学可借鉴的经典范文,教师可结合教材,参照上述记叙类和议论类文体序列及每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选文分类排列,对选文作指导性评点,供学生阅读赏析仿效。
指导序列
指导序列指的是分阶段对记叙类和议论类的文章写作作序列指导。
记叙类:
(1)写作知识:记叙的中心与材料、记叙的顺序、记叙的详略,记叙中的 描写、议论与抒情。
(2)写作要求:记叙完整、具体;
中心明确、深刻、新颖,语言流畅、生动。
(3)记叙类几种文体写法的指导方案 议论类:
(1)写作知识:论点、论据、论证。
(2)写作要求:观点明确,观点与材料统一,论据新鲜充分,分析透彻,论证符合逻辑、有力,语言准确、严密。
(3)议论类几种文体写法的指导方案 素材序列
素材序列指平时帮助学生渐进积累写作素材的学习活动安排。主要有以下活动:
观察 介绍观察途的方法和途径。(做卡片,作记事本,课前五分钟说事等)
阅读 推荐书目、推荐报刊、杂志,做读书笔记,举行读书鉴赏交流会等。
积累 介绍积累的方法(背记诗歌、名言等)。记录素材并作检测。
锤炼思想 通过平时说事与作文的评点,指导学生从平凡生活,深切感悟;
从小事中挖掘深意;
逆向思维,推陈出新,创出新意。
与综合性学习相机结合的指导序列
将综合性学习专题进行梳理、归类,并纳入记叙类、议论类作文指导序列。
初中写作教学分段安排序列
初中六个学期分大作文、小作文两个系列,确定写作文体,训练重点、要求, 写作内容与时间,并配有范文与相应的指导方案。
2、研究几类写作序列教学范式课型 指导课型
指导课型指的是作文指导课,一般包括明确作文范围与要求,赏析借鉴经典范文,写作知识与技巧的指导,构思打腹稿或拟写作文提纲,反馈、交流评点等几个环节。也可根据作文训练的侧重点,设计有独创性的指导课型。
活动课型
作文是语文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有助于学生收集素材,旁征博
引,亲历亲为,有感而发。常见的活动型的作文课,如阅读赏析,参观访问,成果汇报,探究辩论,经验交流等等,活动设计科学合理,收到的效果就大。我们可根据作文训练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以及本地资源设计好活动课型。
讲评课型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作文成功与否的一次检阅。学生抱有很大的心理期待,有成功被表扬的愉悦,有失当被评点醒悟;
有个性再现的鲜活,有文章似曾相识的尴尬。讲评的精准与巧妙,能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与创作的欲望,并爱上写作文。讲评课一般分为三种:
教师讲评 根据作文的要求,将具有共性的作文分类分批讲评,分析作文的得失成败。其特点是顾及面广,话题集中,讲评全面,分析透彻,修改方向明确。
学生互评 根据作文要求,学生互评作文得失,其特点是参与面广,体悟深,评点能力得以提高。弱点是讲评不够准确,教师应参与其中进行调控与指导。
师生面评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作面对面的评点。其优点是针对性强,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重视,激励作用大。由于工作量大,可选择用之。
升格课型
作文升格是指对不同类别的作文,通过教师或学生讲评后进行修改,使学生的作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提升,达到学生比较满意的一种作文教学方式,是实践操作中最为行之有效的课型。
3、打造一批写作序列教学经典范例
1、优秀写作教学设计
2、优秀写作教学课堂实录
3、优秀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4、优秀写作教学论文
(三)写作序列教学实施要则
在教学调研时发现,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作文教学的定位、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序列的设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安排,作文的指导与评改。如果处理不当,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提出以下作文教学的要则,供实际操作中借鉴。
1、作文教学要有指导序列,循序渐进
作文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为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教研组、教师应对初中的作文教学有整体筹划,各年段,每册应有作文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的重点文体、写作知识、写作要求,训练范围与题型,作文训练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大小作文的配合,以及每次作文的指导方案。各单元的作文教学应有训练的侧重点,扎实、有序渐进,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作文教学要凸现学生的个性
作文是学生的个性再现,这是作文的本质特点,让学生依据生活有感而发,抒写心灵,再现思想。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搜集写作素材,提炼思想观点,构思作文。学生根据作文要求,通过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与议论,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看法,表达有此引发的思想与情感。最高境界是学生鲜活的个性跃上纸面,
读其文而见其人。
3、作文教学要注重素材积累与思想锤炼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厝而就的,重在基础,重在积累,要两手抓,有素材可写、有观点可说。因此,功在平时,要按照上述“素材序列”中提到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积累素材;
采用“平凡生活,深切感悟”、“以小见大,挖掘深意”、“逆向思维,创出新意 ” 等方式,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 ,在作文讲评过程中,锤炼思想,不断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能力,写出
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文章来。
4、作文教学不是作文讲座,要有到位的训练
教师的作文指导要讲求实际效果,我们应端正作文教学的认识,作文需要方法的指导,更应注重方法的运用与有效性,只讲不练,只说不写,不是最佳的写作教学。说实在的又有哪个学生听了教师的写作讲座就写出好文章的。所以,作文前的指导要简明,而根据写作要求进行到位的写作训练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将写作知识转化为作文能力,尤其在课堂教学的训练中,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请教或讨论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可通过反馈及时纠正,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
5、作文教学要有整文意识
作文课难施教,在于作文教学涉及面太广。于是教师就选点突破,但问题又凸现出来,如“审题立意”仅训练立意,如“精彩的开头”仅写开头,没有整文意识。如果有了立意,那么怎么选材,怎么拟题,写什么文体,总要考虑吧,有此才可能写成文章。又如精彩的开头写好了,又怎样?文章表述的内容不同开头就不一样,学生的文风不同开头也不一样,即使是不精彩的开头,如平实的、直截了当的,又何不可呢?各写作要素的教学,各作文重点的训练要与整篇的作文写作相联系,与相关的主要写作要素相融合,不能单打独斗,相互割裂。否则,将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6、作文教学要注重写文显魂。
写作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成文,而是要让学生亮出观点,表达思想情感,做到文中有魂。一是所选材料要为表达观点服务,二是语言表述要传情达意。尤其是片段、短文训练,或语言的训练时,操作中往往侧重语言形式,忽视语言内涵的表达。如“语言表达的生动传神”专题教学中的扩句训练:“一个硬币落在地上”。学生给这个主干句加上了许多修饰语,很是具体形象,语言形式上的训练目的达到了,可它的魂呢?不同的人对待“一个硬币落在地上”的心态是不同的,如生活奢侈的大款,如生活节俭的老农,如天真无邪的孩子,如穷困潦倒的乞丐……如果提供这样的背景,写出来的文字才有内涵,才可能写文显魂。
7、作文教学要注重讲评与修改
学生作文写完了并不是写作教学结束了,要进行批改与评点,要组织课堂的讲评。因为学生经过写作实践,有体悟,有感触。教师又不像先期指导时那样的“纸上谈兵”,可选择作文实例,按作文要求分类评述,学生容易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教学效果就好。因此,教师要注重作文后的精准评点,讲究讲评方式,通过分析本次作文的得失,以深化对本次作文要求的认识,让学生明晰修改的方向,严格按作文要求及讲评的要点修改作文或重写,以实现本次作文的目标。
8、注重文字的书写与语言的表达
这实际是对学生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作文的基本态度。电脑的推广与普遍使用,文字的书写被忽视,遗忘写错别字,所以,要倡导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文字。由于学生的作文态度不端正,语言的表达很随意,因此,也要作为作文的基本功加以训练,做到文通字顺,准确地表情达意。
三、课题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推行“在研究中行动、为行动而研究,行动者开展研究”的思路。并拟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加以辅助,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以新课程理念为思想引领,以第一课堂作为研究基地,进行区域性的写作序列教学研究,凭借我区各层面学校原有的教研基础与教学经验进行实证研究。力求在多向维度,不同层次初中学校通过实践和探索,建立科学的写作序列教学体系,探求实施写作序列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
3、课题研究的总体操作措施
全体课题组成员将在教研室的统筹规划、主持下,组织集体讨论确定有关主课题与子课题及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并开展研究工作。并根据阶段性的实践结果对课题设计作适当调整,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更务实,更具有实践与借鉴意义。
4、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
1、课题研究方向确定及论证
2、课题方案制定与修改完善
3、组建课题组
4、课题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2年6月)
5、课题研究的系列活动
6、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总结与反思
7、根据中期反思与总结调整方案,并进一步实施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月
8、搜集与整理课题实施的相关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初稿
9、约请专家进行书面评议,修改课题报告
10、修改定稿,组织鉴定
四、课题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两种:课题成果报告与资料汇编
1、课题成果报告:(1)总课题报告 ( 2)子课题报告
2、教案、案例研究汇编
3、写作课堂教学录像
周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最为困惑的一项工作,耗时、费力,又收效甚微。学生不爱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唉”声一片。为此,我将作文训练转变成自由写作——写周记。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发现写周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表达力求有创意。”
叶圣陶在给《学作文报》的题词中也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而周记本就成为了展示学生真实生活的大舞台,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轨迹,真正做到了“我的周记我做主”。
每届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上,周记是我必留的一项马拉松式作业,一写就是三年。作业要求如下:每周至少写一篇周记,内容自选,文体不限。只要将眼之所见,耳之所听,心之所想,情之所感,诉诸笔端,自由灵活的表达真情实感即可。“情动于中,理思于外”。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写作的天空中,他们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面对生活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一篇篇精彩的周记层出不穷,现择录几位学生周记如下:
恰在金秋
当萧瑟的秋风带走最后一片梧桐残叶,我们无需悲伤,那是它接受了秋风共舞的邀请;
大地也张开尚有余温的胸怀,拥抱它回家。看,它充满激情地曼妙的舞姿在秋日的凄凉中飘转回荡。最后,瘫软在松软的大地上,静静地,任时光将自己化为尘土,埋葬在母亲的身下,只待呼唤万物复苏的第一缕春风吹起,生命再现勃勃生机。
就在这棵梧桐树旁,曾有一个满眼噙泪的女孩,她看着亲手栽下的玫瑰日益枯萎。夏日慵懒时,玫瑰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仿佛每朵花掰间都有热烈的火苗雀跃。
仲夏夜之梦转瞬即逝,大地间奏起哀转悲凉的乐曲——落叶坠地的脆弱声响。玫瑰花瓣上早已泛出枯黄,褶皱取代了饱满。女孩每早来这丛中,满地已不可计数的花瓣,因坚持不了昨晚的西风,飘零而落。
萧瑟败落取代了似锦繁华,女孩实在难以接受。望着满目萧然,忆着暖水夏花。
“只是它们累了,要休息了。”不知何时,女孩已擦干泪水,望着飘扬的雪花,露出夏日的笑靥。
“四季终将轮回,冬天也盛开了漫天雪花。再说花儿自己都不怕,坚信明年散发更幽远的香,那我又怕什么呢?坚定的目光从女孩的眼眸中折射出来。宛若玫瑰瓣火焰。”这都是安琪儿告诉我的,她笑着补充说。
是的,或许一冬的小憩,只为孕育明年春天更富有活力的生命。
初春遐想曲
融化的雪顺房檐轻盈的滴下,溅在窗上,霎时在我眼前开出清明透亮的小花。聆听,是谁触动了琴键,清脆空灵;
伸出手,是涌心头的温热柔和了风,抬望眼,空中一片晶莹!
已是初春了!
云层很厚,缠绵蔓延。它活泼而调皮,太阳也与它一起游戏,时而将脸颊深埋于云的袖中,时而探出个头,窥视云的去向。
已到黄昏了。
一只毛笔蘸上淡墨,把云画为一条长痕,通向远方。远处,一团云遮住西沉的夕阳。云的边缘是绯红的霞光。余晖啊!它奋力挣扎,云层间的一道道光柱,宛若它的视线,在凝视着家乡。我伫立于黄昏中,受之感染,我也豪情万丈。云,你知道我的心声吗?你可愿做我的翅膀,带我直冲云霄?你令我不禁遐想,你的身后是否隐蔽者另一国度,等着我去探求?
天空宛若荧屏,一晚晚地倾心演绎,在观众的惊叹挽留和心潮澎湃的赞美中悄然落幕。天幕闭合的一瞬,最后一丝光亮也骤然消失。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大雁也该北归了吧!天空中又一轮的新月,是最童真的微笑。
这就是令人折服的自然啊!在漫漫长夜前给了短暂绚烂的黄昏,在瑟瑟严冬后,给了人永恒温暖的春!
我的同学——老陈
老陈,我们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呢?这不仅因为他在实验中学勤奋苦读了三年书,而且他还老实憨厚,乐于助人。
这周我们和老陈一组值日。
不知是谁把茶叶倒进下水道里,堵住了水流。这时我和李悦正在洗抹布,悦悦就去叫男生。这时,老陈和几个男生来了,老陈观察了一下“形势”,二话不说把手伸到下水道口,把垃圾掏上来,下水道一下就通了。乌黑的脏水全部涌流出去。这时,我听见有人说老陈傻,干啥用手掏?心中猛然一颤,老陈,你的心比天上的白云还纯净。
学校的水是地下水,冰凉刺骨,不一会儿就冻得通红。我和悦负责洗抹布。其实,今晚值日已经不需要男生了,只要我们洗完抹布就可以了。这时,老陈走入水房帮我们洗抹布。旁边一人说,老陈不是你值日,还在这洗抹布,你傻啊?老陈却说:“反正我一会儿才走,帮她们洗抹布怎么了?”老陈啊,你的话那么朴实干脆却令人自愧。
真正的美,源自心灵。
那天看到板报上的雷锋头像,咦?怎么这么像老陈呢?
看着同学们用真情凝聚而成的文字,我越发觉得这种训练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而且在写作诸多方面都是潜移默化的。
1、写周记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周批阅周记时,我都会及时的反馈给学生。适时点拨指导,表扬他们的长处,学生也备受鼓舞,会拿起笔写下饱含真情的文字,读了欣慰又感动。小贾同学的周记真切的表达了这种心声。
致丁老师
这是最后一次在小本上写周记了吧。
近一年来,周记是我最喜欢的一项作业。这个小本成为了我畅所欲言的小天地,也见证了我成长的足迹,而伴我一路走来的就是您——丁老师。
还记得第一次写周记的那个晚上,我突然有了灵感,写下了一首小诗。第二天,老师找了几个同学读周记,其中就有我。那次,我站在讲台上,不知为什么声音在打颤,脸也发烫。从那以后,就愈发爱写周记,把自己一周以来的想法记录下来,看着小本越来越厚,心中非常高兴!
然后,上语文成为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虽然自大复习以来,我们常埋头于试卷中,但一篇篇阅读在老师的讲读下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也就是在阅读中,感受到思维的作用,从阅读的理解中,得到启发,并因之受益。
在这一年中,我觉得长大了,在周记中,我发现自己一些偏激的想法而反思自我。写周记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也是得到心灵启迪得过程。
什么“我要好好考,报答老师”都是一些小口号,这里我就不喊了,不过这份师生情俺会铭记心中,老师,感谢这三年的悉心指导!我敬爱您!
“写作其实就是运用文字来满足交流的需要”,而周记恰是满足学生交流的最好倾诉对象,读着他们的周记,你仿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了一次心交心的沟通。
2、周记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如果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生活,动脑思考,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引导学生平时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学生就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将散落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尽收眼底,纳于作文之中,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周记随之产生。请看一菲同学的周记。
初春
满枝的繁华被浓浓的绿色代替。一场春雨一场新,春雨,淋湿了大地,浇绿了草坪;
淋出一枝的斑斓,又浇出一片幽幽的绿色 。
好想回到漫天飞雪的时候,好想回到满树银花的时候,只可惜回不去,回不去,我们只剩回忆。
窗外再没有雪了,被雨替下了。雨点,稀疏,却一颗颗大得很。豆子一样,敲在头上,溜进发间。不经意间,地上出现一条条“溪流”,汩汩的涌向前去。太阳费力地划开乌云照下来,雨却未停。傍晚的橘色斜阳就洒在雨上,洒在叶上。
云的使命是落雨,雨落下后就消逝了;
雨的使命是滋润,藏进土中后就再找不到了。那么多的物,还有人,匆匆完成自己的使命就不见了。我的使命又是什么 呢?
能张扬了,只有这几年了,只有这几年,才能考虑所谓的使命与意义,同样,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了,要抓紧,要珍惜,不是用来低调,而是用来绽放。
“喂!我凭什么输!”……
记春日看到的最后一朵小花
数日来的阴雨绵绵,让我几乎忘却了春日已经降临。望着天边惨淡的阴云,“秋天漠漠向昏黑” ,脱口而出。不由把手缩入袖中,透过厚厚的阴云,寻找太阳的影子。
天空,是大自然的一项杰作。以令人无言的完美淡蓝色为主调,不时加衬几朵纯白柔软的云。太阳高悬于天空,它也不停地表达着对大地炽热的爱。就连阴天亦是如此。云被染上墨色,大自然挥出大笔,不加修饰,水墨中有浓有淡,一点点变幻。。。。。。那我们伫立在此 ,也就成了画中人,自有一种淡定与从容 ,但那种与生俱来的,对阳光的迫切期待,让我不得不再去寻觅阳光的影子。愁云以它惯有的 阴冷将太阳层层包裹,又以它惯有的专横 包揽了一切阳光。只要再临近黄昏时,太阳才跳出它的包裹,照耀西方的一角。太阳如烛火般照亮了黑暗,虽然只有一角,虽然只是拇指般长短的烛 ,但人们总算可以心安了,巴西杨绚丽的景致收藏于心——有希望,不是吗?明天就是个晴朗的天气,不是吗?
天空是大自然的杰作,传承了它的灵性。就在母亲节那天,太阳战胜了阴云,独霸整个天空 ,这就是天空献给母亲的礼物,一切感恩之情都融于天空的湛蓝,用这种广袤的天空去表达一切的话吧!
中午出门时,看到草地上绽开几朵 嫩黄色小花,走近一看,是蒲公英开了,它熬过数日来的阴凉,在此刻悄悄绽放。蒲公英,它开的花不娇艳,甚至可以说不起眼,它开的花不香,甚至可以说散着苦味,但它所结的种子是它用尽毕生心血孕育而出的。风中,它柔软的茎被摇动,它的孩子被风全部带走,它光秃秃的站在那,然后枯萎……
牡丹惊艳了整个盛夏,秋风中花瓣凋落。老蒲公英 ,在秋风中静静阖目,令人心安的是,明年春天,会有更多的小黄花同时绽放,回馈它的爱,就像它自己却离开母亲后飞到这里一样……
周记写作更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将自己观察思考的精彩生活真切的表达出来。
3、周记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甩掉机械作文的包袱,将瞬间所见所闻化作文字,真切的表达出来。请看舒茗的周记:
雪,初生的孩子
打开窗子,看到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不由得伸出双手,迎接她的到来,顾不得,已是隆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无疑的成为北方的冰雪世界中最富有活力的生命,霎时间开满枝头。而我,不禁怜惜这雪。与大地相吻得那一瞬间,失去了生机。娇小的身躯在行人的脚下碾压千百次,零落成泥,愿她能够香如故。难怪观雪的人都是仰面望天,地上的雪只有忧伤过时的美。伸出双手,挽留。雪花她顽皮呀,和风共舞,有一朵疲惫了,落在我的手上,刹那间,如没有水分的花瓣,凋谢枯萎,失去了生命,只剩下一颗晶莹的泪珠残留在掌心。
我惊呆了,这不是我的原意。
雪过天晴,我望见远处山峰上的雪,折射着七彩光芒,化作心间的彩虹。
雪,是初生的孩子,用最自然的面貌呈现在天地之间,无拘无畏。因为那是好奇而努力的探寻。你怕,你怕她落入沟壑之中,玷污了一身洁白;
所以,你伸手挽留,可你的爱太炽热,只能让她瞬间融化。你任由她飞去吧,欣赏她的曼妙舞姿吧!若是不幸,被人碾过,她也绝不悔此生。是生命的消逝?不,是生命的升华。若是有幸,与另一点的洁白邂逅,骤放光芒!
这时,我已从窗户缩回了手,她已冻得冰凉。仰头而望,对飞雪微笑。我任你飞翔,愿你能找到岁寒之友,初生的孩子从此成长!孩子,我爱你的飞舞清扬!为梦执着!重获新生!
请尊重飞雪并非是没落的选择。
周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①周记可以随时的书写内心的独特感受,以我手写我心。学生的想象力总是那么丰富,如果等待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再写,灵感可能早就跑到爪哇岛去了,周记更方便了学生的写作训练。
4、周记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及时反思自我,树立正确的三观。
苏霍姆林斯基断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是语言脱离思维。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维是流动的水,可以让一个人变得灵动、聪慧。“思维是作文的第一要素,是作文的前提。我们不反对作文技巧,但我们必须明确,诸多作文技巧其实都是思维的外化。”②
无题(一菲)
阳光四射,把地上照得暖洋洋的,渐渐变成烫手的灼热。我随手摘下一个野果,扔进嘴里去了……,身边白眼四起……
回想这一周,表现有些失常。照这样下去,两周后的期末考试不砸才怪。我对着月亮发誓,我要努力了。
——少年宫,我放开了“爪子”玩,放开了“蹄子”跑,最后疯狂两天,我就要回归正常了。
天空很蓝,上面的云一小团一小团的,出奇的白。我以为我躺在草坪上看天,这时正坐在路边,很堕落的大口灌着饮料。天太热了,连风都是热的,整个人都像是处在一个用塑料膜盖住的房间里,盯着周围的一切,四周的草坪落上了白色,阳光越来越暗淡,树上的叶子一点点缩小,融入地面,那是上一次的景象了吧……
“喂,我真是服了你了,这么都能睡觉?”,“撞到脑袋了啊!”
我支起身体,呃……好险啊!头离矮松树就差五毫米。阳光太热,风太暖,我就容易困。
那个梦真温暖呢,什么时候回到了半年前,我一定倍加珍惜,不会让它转眼间流掉,像指缝中的沙子一样流掉……时光太窄,指缝太宽,我们怎样握紧,都是无用的,不是吗?
当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迷惘时,可以在周记中一吐为快,让自己压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起来,更快找到正确的人生航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努力前行。
5、周记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借鉴名家名篇的写法,学以致用,写出优秀的佳作。
好文章本身就告诉你怎么写。学完王鼎钧的《那树》,佳蓉同学就迫不及待的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经历感受。
那树(佳蓉)
在还没有搬家之前,我家是一幢老房子,那条街上的房子都是老房子,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年头了,同这一排房子年纪一般大的,大概就是房前的一排老树了,树很粗壮,倘若看着它们的年轮,该是也有三十多圈了吧,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房子正对着的那棵树。
和其他树一样,这棵树也有着苍翠的绿叶,有浓绿的枝干。夏天,绿得像玛瑙、翡翠,绿得惊心,茂盛,郁郁葱葱,若日头足也就罢了,可碰上哪天日光少,那这树正好挡在我家的窗前,晒不到太阳,这也让我有些气恼,但是我记忆深刻的,确是那树给我带来的欢乐。
小学的时候,功课不多,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做什么呢?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自然也不会有诸如“王者荣耀”的手游霸占人们的时间,甚至连电脑都不那么普及,同现在相比,那仅仅只有电视机的时代还是显得有些落后啊,可即便那样,妈妈也不许我总看电视,说是伤眼睛,哪怕她不说,大概我也不会看了,那时没有网络电视,还用着大大机箱的电视,不过就那么几个动画片,那时最熟悉的是“一休”和“葫芦娃”,似乎还没有“喜洋洋”和“熊大”“熊二”呢,爸爸妈妈要上班,邻居家的小姐姐要做功课,爷爷奶奶不在我家住,姥姥年纪又有些大,爸爸妈妈不让我“折腾”姥姥,我只能自娱自乐,那树,就是我最好的玩伴。
树木茂盛,挡在窗前。暖融融的阳光透过叶的缝隙斑斑驳驳的洒在窗台上,我用手指描着光的轮廓,有的时候再拿一张白纸铺在窗台上,用铅笔描出来,再用彩笔上色,五颜六色的圆,千奇百怪的形状,就这样印在了纸上,偶尔兴起,我还会在描好的轮廓上加两笔,形成一个小动物,玩儿这个能消磨我大半个下午的时光呢。悠闲,惬意,舒适,自在。
也还是夏天,走到那树下,采一片最低的树叶,按照爷爷教的方法,自己尝试着,做个书签,虽然不是很成功,但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搬家之前,每个夏天我都采一片,做个书券,几年过去,看着每年做的书签,手法一年比一年精湛,看着那叶片书签,看到自己的过去,不过遗憾的是,搬家时,那几页书签不知被我遗忘在了哪个角落。
春秋时节,邻居家的小姐姐总在那树下教我读诗,写字,做题。她极爱读书,尤其是诗词,常在看书时,喃喃的念出来,别有一番滋味啊!春秋之时的午后,太阳还是很刺眼的,搬出小板凳,在那树下,正好有一片绿荫替我们遮了刺目的光,使我能在小姐姐宛如温柔的江南小调的话语中寻得诗词的奥秘,开启学习的大门。
那树,像一位老人,像我的父辈,看着我降生,看着我成长,看着我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成为知书达理的新世纪少年。那树啊,愿你苍翠常青 ,愿你远离纷扰琐事,谢谢你给一个孩子带来的快乐与喜悦,谢谢你陪伴着这个孩童成长,谢谢你为这世界带来绿色,更谢谢你那一片浓荫。
生活是创作之源,能从平凡中感受到生活的善恶美丑。通过观察思考,将感人场面、美好瞬间,记录下来。引导学生作文时能独立的思考,、尽量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才会多点灵性,多点深度。
6、周记更利于教师抓住个体写作中的优缺点,及时点拨指导,让学生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悟出写作真谛。
听听那冷雨(小万)
窗外还在下着雨,下得小而疏,下得悄无声息。
虽然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晚,但周二的时候终于下了一场纯纯粹粹的雨——一场安然的、干净的、连绵的冷雨。雨从早上就开始下了,把空气下得空蒙迷幻,把天色下得昏沉幽暗。坐在教室里,眼望朦胧的山色,耳听雨滴打在窗玻璃上的声音,我觉得自己仿佛沉入了梦境,一个雨网织成的梦境。
我想起了一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真的有点那种感觉了!雨声总是给人一种古典的,怀旧的感觉,就像上个世纪的黑白电影一样,朴素而有风味。有时在晚上,关了灯,躺在床上,屏住呼吸,细细地听雨打在屋上和树上的声音,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如鸣珮环,亦如鸣金石。每到这时,我会不禁地想起曾经的那些迁客骚人,想起他们的悲悲喜喜,起起落落,浮浮沉沉。黄梅蛙声与棋子灯花不再,破碎的山河,浮沉的人生不再,渭城的轻尘柳色也不再,剩下的只是那亘古不变的冷雨,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敲打着每一个沉浸于梦里人的心。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雨声总能给人一种凄苦之感,飘零之感。即使是从未离开过家乡的人,也会产生一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萧瑟心情,也会由彼及己,产生一种似乎不可理喻的忧虑。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仍旧对雨有着很深的好感,或许这是源于小时候常看的武侠小说,似乎在每部小说里,都会有那样一个片段,清酒一杯,孤灯一盏,空山一座,潇洒一人。不知道小说里的那些是否曾真实地存在过,但是逍遥自在的剑客确实是我童年的幻想。但是如今我已经好久不再翻那些书了,似乎只有冷雨才会唤起我的记忆。黄老邪的萧声在哪里?杨改之的叛逆的长啸在哪里?令狐冲的剑与酒又在哪里? 多少不羁能不为世事磨折?多少豪情壮志能不为时光沉淀?可怜青衫湿!
何处觅知音!俞伯牙鼓琴,有钟子期同他欣赏,但谁和我一起听雨呢?街道上有一把把张开的伞,伞下是步履匆匆的行人;
对面麻将馆里的人们玩得热火朝天;
楼下超市的阿姨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做着正经事,有时间听雨的怕是只有像我这样没有踏入社会,没有太多正经事要做的人吧。
听不见嵇康的琴声了,听不见屈原的怒吼了,只听听那冷雨吧。
周记是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比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更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处于自由状态下写作,也是一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都比较容易找到最想写的内容。”③
写周记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脱去浮华的外衣,让作文走向本色,走向生活,走向心灵,在生活中感悟,在细节中蕴含丰富,在心灵中展现个性,这应是作文的追求” ④
写周记有了写作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每到九年级的综合复习,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学生作文已经是胸中有万壑,笔下出千言。
每当中考成绩发布时,学生们会欣喜若狂,教师们也会送上祝福:你班语文考得真好,均在年部名列前茅。每到这时,我都会窃喜:多亏平时的周记训练帮了大忙。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⑤只有经过长期的扎实的周记写作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我坚信:周记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怎么写 | 心得体会格式
20XX年9月20日,xx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潘莅临xx师专学术报告厅为小学语文置换脱产班学员做了题目为《语词的惊异入口与文本的八种解读》的专题讲座,该讲座分上、下午两场进行。
潘教授从七大主题开展他的讲座,分别是:
一、儿童视角与符号世界;
二、消除心灵惊异的课堂;
三、语文本体的哲学思考;
四、阅读教学的解读要求;
五、文
本解读的八个维度;
六、对话式语文教学设计;
七、传统语文课堂的回眸。
潘教授由顾城的《杨树》、《星月的由来》等作品的普遍人性和道德的评判为切入点,引出对语词惊异力量的发掘和拓展这一命题,指出语言不是一种单纯的交际符号和思维工具,而是一种独特的民族(个体)精神架构和文化历史(生命体验)的存在与表达方式。它要求研究者(执教者)从人的存在的角度,展开与作者、文本和世界的对话,去感悟和挖掘语文的历史与文化空间。他指出把语文作为知识这只是结果,把语文理解为符号、激发人的潜能,“景在途中”,语文就是一路走来的风光与体验。教育教学有法可循,然而确无定法一成,为人者需要活道,从教者更当如此。教育之道在“四达之衢”而不在“一达之道”,在“环中”而不在“圆周”。所以,听讲座也好,阅读也罢,都需要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血液,然后再外化成自觉主动的行为。
潘教授还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
“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他希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从语文工具论中解脱出来,引领儿童区去感受语言的美,体验作者创造的神奇独特的审美世界,去触摸世界本身的复杂微妙和变化万千,进行无限、自由想像力的锻炼。我们该去发现学生的高明,理解文章就是与上帝的对话是对物的表述。语文教育的使命就要唤醒人自身。人是符号的动物。
潘教授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解读提出了三点要求:尊重文本的运用,精确定位教学的解读目标,要从指向性、背景性和梯度性上把握。避免割裂文本的整体语境,遵循作者文脉情思的自然发展,要发现文章的脉络,需要对文本背景材料的拓展。避免抽象的、机械的概念化的图解,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和想象,不要钻进各种修辞格的墓地,要打开修辞背后的心理世界,要用最少的言辞表达最多的事情。
他还以《采莲》、《木兰辞》、《十八
岁出门远行》、《背影》、《荷塘月色》等古代、现代和当代的作品文本为例,详细阐释了阅读教学的解读要求:唤醒感觉、解放物象、移情入境、剖视社会、钩沉历史、洞悉文化、抽绎人性、沉思存在等八种解读维度。鼓励教师的感官打开、引起学生的感觉;感觉的唤醒文本才能丰润;还指出教学需要深度,对简单物象的剖析;没有社会的视觉,文学就根本读不懂。
潘教授是霍英东教育基金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奖获得者,山东省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统一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科目研制专家组组长,江南大学、西南大学“国培计划”主讲专家。他的讲座给予学员所思考的是:语文教师不要成为符号的奴隶,要永远在路上领略思想的美,领略语文的美;语文教材是语言的世界,因为语言,人不仅是短暂现实性的存在,也是永恒历史性的存在,不仅是自然生物性的存在,也是文化价值性的存在,
而且也是自由意志的存在。潘教授的寓意深刻、妙语连珠,告诉我们语文教师要对词语有新的感悟,对语言文字这个符号所存在的的内在生命力有了新的认识,只有把握“语词的惊异”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20XX年10月18日至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第五期“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活动。本次大会由教育部语用所指导,由语文出版社主办,以媒体推广、专家引领、交流互动、培训提高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语文名师和名校的典型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让我有机会与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名师、教授等零距离接触。我钦佩于他们那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成就;感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
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研修日志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
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首先的一条是爱,一个不懂的爱孩子的人不配当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把孩子当成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学会包容、原谅孩子,孩子在不断跌撞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意味,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放弃,更不要挖苦。
有些老师看不起差生,从语言、行为上,贬低嘲笑差生,首先这种行为和表现,就违背作为老师道德标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更好的做好自己,体会生命和人生的意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思想道德模范,以思想唤醒思想,以生命影响生命,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学习快乐语文教学研究专题心得体会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福民小学 刘建和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中的“乐”能有如此之高地位并不难理解,因为要做好一件事情,有兴趣做向导是尤为重要的。探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它关系着语文的教学质量,涉及到多学科的吸纳。
“愉快教学”就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愉快、和悦、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获取成功的快乐,在愉快中求得发展。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愉快教学”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酝酿和谐气氛,让学生步入愉悦情境。
情感是语文的灵魂,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原动力。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心理学表明,当学生处于压抑、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学习兴趣大为降低,智力活动将被削弱,从而破坏了学习的原动力,自然,就影响了学习效率。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的教学,本身就是知识和情感的统一体,教学教程也就是情感传递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挖掘。从而,在课堂上酝酿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师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快感。
教学教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这个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他们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来自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愉悦。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尊心、主动性、求知欲大大提高,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面对现代代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大环境,更使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不再是被动地屈从,而是具有高度的敏感度和反应力,大有“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过程”之势。(权威语)
教师要善待学生,特别是不要歧视学生,要善于观察、倾听,给学生以鼓励,哪怕是细微的进步,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有疑难时,给他们以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探索,引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设疑点拨,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狐狸摘不到葡萄就会说葡萄酸。当知识的果子高挂在树上,我们的学生跳一跳也够不着的时候,,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架“梯”铺“垫”,指点他们攀摘的途径与方法,使他们尝到“果子”的鲜美。
巧设铺垫,适时点拨,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并获得成功。“果子”如果挂得不高,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只有把“果子”挂在站着够不着,跳起来摸得着的地方,让学生处在“山重水尽疑无路”之时,教师适时铺垫,指点迷津,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让学生获得豁然开朗的喜悦。
四、着力于美的课堂设计,优化教学教程。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因素组合成的交响乐。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让“教”与“学”和谐统一,以“教”引“学”,以“学”促 “教”,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美的设计。
1、教师要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引导他们积极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时期的大脑最容易疲劳。要学生45分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并积极思维这不大可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各个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要动静结合、张驰相济,创造高效低耗的教学效应。
2、美的课堂设计也离不开美的板书设计。简约、美观有序的板书设计,是课文思路、都是教路、学生学路的三者结合体。
3、美的课堂设计还需教师的“身态语言”、多种教学媒体和谐配合。手势、眼神、语调、投影仪、录音机等等。它们可以让学生的各种器官调动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中得到成功的愉悦。
总之,语文课的愉快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活动,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的目的。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爱好,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目前教学模式构建中的重点话题,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摸索索的课题。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鼓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因此,在教学进程中,我们要善于仰仗教材,顺应儿童心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创设情境的含义: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进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采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性能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起学生的情感。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利用没有固定的方法,它不是教学进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设施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恰当的创设情境的途径。那末,如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爱好呢?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途径。1.语言描绘情境。即教师应用语言的渲染、描写和感化作用,创造出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情绪环境,以拨动或震动学生的心弦。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随着低沉悲痛的哀乐响起,教师以沉痛哀伤的语言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场景,让学生心灵与十里长街上的人们产生碰撞,从而领悟到人们对总理的非常爱戴和深切吊唁,为后文作了铺垫。另外,教师的示范朗诵,学生的感情朗诵也是借助语言来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和体会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如教学《荷花》第四自然段,我作了以下的设计:师(导读):我忽然觉得自己恍如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我看到了生(补足读):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飞舞。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我听到了生:蜻蜓飞过来,告知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知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样,在师生共创的情境中,学生情感的火花被点燃,丰富的想象被激活,不知不觉地沉醉在文本描绘的美好风景中。以语言描绘为主的情境创设,可以给学生创造性思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要请教师语言正确、简练、生动形象,能引发学生在头脑中构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感知所学的文本材料。2.实物演示情境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熟悉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熟悉规律动身的。如教学《画杨桃》一文时,针对本地孩子不熟习杨桃这类热带水果的实际,我特地把杨桃带到课堂并指导学生观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不同有了感性熟悉,在豁然顿悟中理解了文中的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事实就是的做法,同学们嘲笑我是错误的道理。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而艺术教育是与美育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美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说,“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做好学校美育工作呢?在小学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抓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教育是主渠道,是做好美育工作的切入口。我们认为,小学艺术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修养的基本素质,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技巧的培训教育。但是,小学艺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艺术素质?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是小学艺术教育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的提出,我们在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中,应该给予回答和解决。很明显,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得于我们对小学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促进小学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假设
小学生的艺术素质是由艺术兴趣、艺术基础知识技能、初步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基本要素构成,如果遵循小学艺术教育基本原则,抓好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并与艺术活动课和校内外艺术活动等途径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本艺术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研究小学生艺术素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确定小学生艺术素质的评价标准。
2、探索提高小学生艺术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确定了反映小学生艺术素质水平的基本构成因素
目前,我们的艺术教育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教育是培养“会什么”的技巧人,还是培养热爱艺术、欣赏艺术、表现艺术的审美人,从我们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重心应该是后者,如果要使全体学生都成为艺术特长生,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可能,那也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教育为沉重的代价。小学艺术教育应该体现儿童艺术素质的基本内容。
1、艺术兴趣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直观性很强,因此儿童大多都能对艺术产生兴趣。就普通艺术教育而言,只有把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具有浓厚的艺术兴趣的基础上,前者才有价值和可能。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地,兴趣也是确保艺术教育过程的愉悦性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当学生离开学校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兴趣都能陪伴他的一生;
而技能对那些不从事艺术职业的人来说却随时都有可能被丢掉。可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小学生艺术素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2、艺术知识
知识的积累是由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艺术知识则使人通过视觉、听觉等,更快地获得理性知识。小学生年龄小,虽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她们获取的艺术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这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分解到小学艺术各学科教学中,体现各门类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特征。如果教师将这些知识寓教于乐,学生便能较好地掌握,为艺术欣赏和创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3、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的水平如只停留在对线条、造型、色彩、音律的直观感受上,只停留在“象不象”的感受上,那么,他们的艺术素质是不高的。能进行初步的艺术欣赏是儿童重要的艺术素质组成。艺术教育中,还要超越感知,要凭借情感和认识的力量,调动心理上的联想、想象、移情等活动,深入艺术对象的内部,达到一种新的体验和感受。
4、艺术创造能力
在当前提倡“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素质是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我们把艺术创造作为儿童的基本艺术素质,艺术创造是以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对小学生来讲,艺术创造主要体现在具有一定的艺术创作和摹仿的基本技能。
如美术活动课《水族箱的制作》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海底生物的丰富,了解到海洋生物的形是千姿百态的,有菱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梭形;
海洋生物的色是五彩斑斓的,有蓝色、黄色、红色、还有透明的;
海底鱼类的花纹是千变万化的,有由点状组成的、有由线状组成的、有由块状组成的等,这是孩子们对美术知识中基本形和色的认识,海底世界是孩子们兴趣浓厚的主题,特别是游动的形形色色的鱼类,种类丰富的海植物,以及水族箱这一特殊的手工装饰都可以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向往。
(二)确立了小学艺术教育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学规律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桥梁,它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理论性,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一般的课堂教学原则相比较,艺术教育活动的教学原则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我们认为,在艺术教育的课内和课外,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思想的启发性原则、形象的感染性原则、情感的体验性原则。
(1)思想的启发性原则
艺术美具有永恒的魅力,是美的最完善、最理想的体现,它所负载的思想、观念、伦理、精神、情感都具有教育意义。“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能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这种“最高级的东西”正是我们教育、影响儿童的精髓。在艺术教育中,我们应向儿童展现艺术所表达的内容,启发他们对艺术内容的理解,加深他们对艺术内容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说,思想的启发性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所表达的内容和象征意义。如在小学美术课上,学习有关动物的画法,教师就出示徐悲鸿的《奔马》作品,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感受到那刚劲奔放的笔触,粗犷有力的线条,奋蹄欲飞的形态,勇往直前不可遏止的气势,同时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正是41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表达了作者抗日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有“思想启发”的目标,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信息,这种“思想”信息的增多,也能反映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2)形象的感染性原则
形象的感染性是艺术美的重要特点,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知道,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必须“寓教于乐”,通过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陶冶,得到享受,离开了美的形象也就无所谓艺术教育。为了使学生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我们就应运用艺术美的形象,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艺术美的规则和显现方式。如小学音乐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就通过蒙族音乐的旋律、通过其音乐语言,调动学生的想象,使儿童感受到了草原、羊群、风暴、博斗等形象,使儿童感受到英雄小姐妹的乐观、勇敢、坚强的性格,进而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3)情感的体验性原则
艺术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一点,使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在情感上产生兴趣、产生共鸣,不仅要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还要悦神悦情,使感知、感受、感动三者统一,使悦形、会心、畅神三者统一,因为“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
情感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情就没有艺术,人们的情感,一方面是一种本能,人有七情,这是天性。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培养,特别具有社会性质的情感,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如使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平时人们的情感是处于相对平静、抑制状态,在艺术教育中,学校和班级就要创设优美的艺术环境和氛围,做到以境育情,影响和熏陶儿童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我们从艺术美的角度,搞好校园雕塑、园林绿化、壁画绘制、橱窗布置、景点设计、教室美化等一系列的活动工作,使学生赏心悦目,养性怡情。
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虽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我仍然记忆犹新,对于王老师上课的教姿教态、个人观点都印象深刻,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一、别样的课堂方式,启发式教育
尽管如其他课程讲解一样放映着课件,然而绝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对着ppt念一遍,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接受、消化,王老师悉心地与大家分享他自己的观点,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王老师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发现的社会现象和感兴趣的社会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调研实践,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使我们深深认识到:日常生活中需要练就自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会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同时,团队里成员与组长之间的相互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组员和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集体调研,都离不开事先计划的制定,只有严谨的计划和有组织的调研相结合,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预设的问题,有所成果。
二、独到的见解,精辟的总结
王老师课堂上的很多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以国家安全为例: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我国国家安全问题,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他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他进一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新概括新论断新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回应了人民重大关切,对于应对我国国内外安全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与其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中国赶上和超过他们,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力度,加紧策划“颜色革命”,千方百计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
我国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更加凸显,在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
各种敌对势力遥相呼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有所抬头,不断向内陆地区滋生蔓延,范围不断扩大;
我国长期形成的外向型经济还没有根本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经济摩擦日益增多;
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状况极不乐观;
我国能源消耗较多,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对外依赖度不断加深,能源安全风险加大;
我国是世界上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而且周边几个国家都拥有核技术或核生产能力,核威胁阴云重重;
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面临的境外网络攻击和威胁十分严重,已成为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多发,影响着社会稳定和谐,等等。国家安全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确保整个安全机构能够协调高效运转。
王老师认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自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王老师强调:要树立系统辩证、统筹兼顾的国家安全理念。坚持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辩证、统筹兼顾的国家安全理念,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统揽国家安全的全局,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尤其要注意克服只重视个人或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安全,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等短视行为,不断深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觉,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
王老师指出:健全集中统
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建立集中统
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目的就是要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协调各方面资源,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下好国家安全战略“一盘棋”,努力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强大合力。
王老师这些观点,让我收获颇丰,对我们党和国家目前的形势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我们必须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要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以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经常学、反复学、持续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讲话精神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切实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正铺展开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一蓝图、这个梦想。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更加美好的中国将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变为现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HYC—BUCT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该课程并未局限于书本,而是结合了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新内容,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等,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于一九八四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抓紧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反思苏联的倒塌,根本上来讲是忽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点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能重蹈苏共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覆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的改革之路,是成功之路,是光明之路,具有强大的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由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环境会发生迁移与变化,中国特色改革道路必然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更能反映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
解决业已积累的矛盾,还是要靠改革;
保持未来健康持续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当前,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历史赋予了中国未来改革更加丰富的内涵。诚然,经济体制改革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是,总揽全局,统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阶段,则是新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个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党内建设制度的改革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构建了未来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未来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对于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后, 向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 您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 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 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
当然,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 我也是有所不足的, 比如未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 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 这将是一个长期的, 复杂 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 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HYC—BUCT 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爱国思想的青年有着重要的意义,于个人而言,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修为,另一方面扩展了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验研究》课程并未局限于书本,而是结合了十八大的内容,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才能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其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先进性的建设是最重要的保证。
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抓紧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反思苏联的倒塌,根本上来讲是忽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点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能重蹈苏共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覆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作为工科生,以前提起政治课就会心生厌烦,所以对政治几乎没有任何的认识与自我见解,对自己的国家,对我所生活其中的社会鲜有评价。也时常以爱因斯坦的那句“政治是短暂的,方程式才是永恒的”做一个自我安慰。但这学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与体会。高老师的讲解非常精彩且很富激情,课前的名人名言,课后相关著名书籍的推荐。不只是课本内容的灌输,更多的是书本知识与时政的结合,还有自己带有哲理性的独到见解与我们分享。
听完了高老师精彩的讲解后,我受益匪浅,虽然本科时也学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都只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并且好多东西都随时间的消逝渐渐地淡忘了。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解决了我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许多困惑,比如说中国为什么不顺应潮流走资本主义道路?现在也有部分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又与之不同呢?以前上诸如此类 的政治课时我都觉得书本上的冗长的文字让人乏味,但这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老师启发性的生动的授课方式,让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每节课我都从头听到尾。我觉得这门课开设不仅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让我学会了去思考问题。下面就是我学完这门课后的一些体会。
新中国成立65年,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gdp持续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从经济规模方面评价,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如此庞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已快实现全面的小康建设,九年义务教育也基本普及。近几年国家在医疗方面的投入也使得长久以来的看病难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城市化建设也令发达国家都惊叹,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半数。我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神州系列火箭已经将十多位宇航员送入太空,蛟龙号也屡破记录,歼二十和歼十五战斗机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有这些全球顶尖技术都有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身影,这都离不开祖国的支持,祖国自由的文化环境和对科研的足够重视。
这几十年的快速进步以及其中的一些波折和探索尝试,都在说明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所有这些功绩都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伟大的邓小平同志带领我们打开国门,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走上了富强之路。真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目我们已经可以想象的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参照目前的形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全面现代化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而且不会很遥远。
这门课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都始终是围绕着中国特色主义理论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系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和基本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之所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缘出无由的,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便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 系统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
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现代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旳时代特色。当今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紧密联系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联系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当前中国虽然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必须还得立足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抓紧眼前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好地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需求、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是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其次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接下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最后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文明发展、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
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青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个人而言,开设这门课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修为,另一方面扩展了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虽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学习结束了,但是其理论精髓与实践方法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研究生不管是在科研上还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需要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指导自己的未来之路,为自己也为社会不断发展自己、获得进步。
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收获
在学习了王老师所讲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后,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做科研,同时也要加强对政治领域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做一名与时政俱进的有思想的在校学生。就课堂知识而言,我对我们国家的特色社会主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该门课程的第一堂课,王老师就给我们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形成过程等,让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领导人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人民生活与发展,国家繁荣与富强,而探索出的一条适合我国发展与进步的独一无二的理论制度。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和其制度的“优”,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其道路、理论、制度上的三位一体,这有效的实现了实践的路径、行动指南与制度保障的内在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还讲解了我国仍是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对于判断战略机遇期存在与否的问题上,我有了新的认知。要判断我国是否还处于战略机遇期,不是看它取得了多少的伟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所带给国家的发展上的帮助等,而是要看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变化与否,世界的国际环境是否允许,我国的内部环境是否足够稳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动力存在与否。只有准确把握好这四个方面,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战略机遇期不是沉迷于所取得的成就而停止不前,也不是被所面对的挑战和风险吓倒,而是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后,使我原本存在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错误观点得到了解决。首先,在我以前的理解中,要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之处那么就是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分析它的特点。谈谈在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这些方面所呈现的境况,这就是中国国情所表现出的独特之处。当透过王老师的讲解后,才明白我所想的只是在中国国情表现的某一方面,不能体现整体特色,而且也没有深究到它的根本。看问题,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其本质。其次,对于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标准问题上,我主要就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在我看来,国际和国内都有这个环境让中国在机遇期大展身手的话,那么我国就是处于战略机遇期。我只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就是在本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实现的,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我在这种思考问题不全面、不细致的误区上得到了提高,凡事多考虑它的根源。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门政治课的学习既是研究生增长才能、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未来我们走入社会进行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习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我们的政治观点更加明确,思想更为活跃,使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更加敏锐,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会让我们游刃有余,灵活自如。因此,政治学习对于研究生来说既是学习也是对未来工作能力的一大要求 。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在参加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同时,也要善于学习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成果,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为学习而学习,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与不学习知识只是形式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我们要学以致用,把所学运用得淋漓尽致,并会举一反三,因地制宜。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气质、谈吐、学识和风貌,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才不辜负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悉心培养和照顾。
对于我自身的诸多不足之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一:我对一直以来所学到的知识不会很恰当巧妙地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每次遇到问题总爱以以前一贯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不会换一个新的角度。知识还只是理论上的,并没有将其与实践结合。这也就连锁导致我对某些东西的掌握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遗忘,这就是无实践的巩固的后患。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其实是我对自己所学得的成果并没有持一个很自信的态度去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支撑点。作为一名研究生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着眼于实际所学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第二:我思考问题的角度过于局限,思考的深度过于浅显。这是我作为一名在校硕士研究生亟待提高的认知问题。给你一个问题,你不能只就其问题的本身来思考,而是应该运用人所具有的无限的抽象思维能力来看待它,能从人人都看得见的表面现象看到仅有少数人能发现的本质。就如一瓶奶酪,一些人看它就只是奶酪,而另一些人看它却是一种奖励,一份礼物等等。通过听王老师本期的课堂讲解,我深深感受到他思考问题时的点非常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而且以他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为背景,他给我们讲解的无论是政治观点还是对人生的哲理,都不会让学生觉得纯粹是课本上的理论东西,而是一种经过老师深思加工过的宝贵财富,让人听了很容易接受并易于印在脑海中。老师总能把你带入他的语境中,这体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谢王老师授于我们这么多的来自课本中和课本外的信息和经验,这将指引我们持以更加积极、乐观而坚定的态度与信念去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挑战,努力将自身塑造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有志青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经过了一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探索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从而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一方面要坚持从国情出发积极推进民主,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一
民主政治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在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地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多数人的意愿进行决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形式的民主,尽管这些民主的阶级实质、实现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具有共性的东西,比如,按照多数人意志进行决定的原则、程序化的原则、权力制约的原则、选举的原则等。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民主都是同自己的国情实际相联系的。中国国情的实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发展民主还是实行法治,都不能离开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历史告诉人们,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建立了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样,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领导人民积极稳妥地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现实昭示人们,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内部各个阶层的利益要求通过平等协商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达和集合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运行过程中,社会各个阶层、团体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协调各个方面、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核心在中间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健康顺利地发展。在中国,这个政治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具有坚实保证。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体现。这样一种民主具有独特优势。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能够动员和组织人民作为主人翁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有着根本不同。西方的议会主要是立法机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则是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国家权力机关。西方的议员是职业政客,我们的人民代表则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各个阶层,能够更好地代表和维护人民的利益。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发扬民主、活跃国家政治生活,又有利于增进人民团结、维护国家政局稳定,有利于加强、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从而实现统一领导与广泛民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个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加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第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又一个基本政治制度,能够保证广大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实现途径。
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自觉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邓小平早就说过:“我们在宣传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2卷第176页)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同样,没有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民民主。
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地要求实行人民民主。同时,我国的国体客观地要求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制度下,民主的性质是不同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根据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进行决定的国家制度和运行机制。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是绝大多数人对颠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这就为实现人民民主提供了保障。与社会主义民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不管在形式上如何变化,它的实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少数人的民主,是以财产的多少来决定民主程度的民主。西方政治学家自己也承认:金钱是资本主义政治的母乳。所以,社会主义民主就其实质和发展前途来说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得多,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九周的课程,但每位老师都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每一个专题的内容都变得生动而充实,使我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政治教育,但政治课给我们的印象更多的是“枯燥的、乏味的”,本学期的课程却让我体味到了别样的政治课。一改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即每个专题都由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通过观看老师为我们精心挑选的与专题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我不仅更好地掌握了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开阔了视野,这为我们成为一个“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的人打下了基础;
通过课堂上畅所欲言的讨论、交流,我不仅看到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更看到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总之,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不仅让我收获了课程相关的知识,更开阔了视野。
作为一名党员,我也曾因为社会及网络上的各种言论而动摇,但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了解了苏东剧变的悲剧,我幡然醒悟:如果连一名大学生党员都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被一些言论所误导,就会陷入到西方“和平演变”的巨大阴谋中。因此,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也使我深深的明白,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后,向本次授课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你们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不仅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也使我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收获了很多知识,拓宽了眼界,为我今后在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引了方向。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6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心得体会(共6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心得体会(共8篇)
研究生教学 社会 实践评语(共17篇)
研究生农业工作实践心得体会(共10篇)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